新闻|杭州灵隐寺组织全寺僧众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带领寺院全体僧众在华严阁集体观看实况直播,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大家纷纷表示,第一时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的报告,深感自豪,备受鼓舞。灵隐寺下一步将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学处
学处|生宏律范 死归安养——灵芝元照律师是如何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
学处|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
学处|什么是菩萨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观照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弘一法师: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素食
素食|修慈
素食|秋三月 静心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分享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赏析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赏析|清丁观鹏绘宝相观音像
赏析|观音经变图卷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阅读
阅读|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故事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
故事|戒贪得自在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视频
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防疫|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加强个人防护?

防疫|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加强个人防护?

最不能忽略的一点——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等方面仍具有良好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益最大,老年人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很有必...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正月廿一净土九祖蕅益大师往生纪念日幼即信佛,随母礼诵。入塾宗宋遂放纵,读竹窗自讼。力弘大乘,冀同出陷阱。前文回顾:纪念|正月廿一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往生日——悬知莲萼已标名 请君同上慈悲䒃八不道人传蕅...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身心健康,应当采取积极的修身养生方法,陶冶性情。春季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顶生尊尊者(358)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顶生尊尊者(358)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百喻经故事——欲食半饼(44)

百喻经故事——欲食半饼(44)

欲食半饼——《百喻经》经文譬如有人,固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释义有个人,肚子饿了...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二)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二)

前文回顾: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一)观众生业缘品第三观:梵语毗婆舍那,即是用真智去体察一切事物,对一切事物能够正确如实地了解,免去妄加忖度的过失,就叫做观。众生:或译为有情,有多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