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富贵留恋人——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一)

富贵留恋人

僧之高行者,平日自分①不以富贵染心,然能持之现生,未必不失之他世。一友人以文章魁海内,直史馆②,声名籍甚③,偶游天目,谓予言:“此山中石室有僧坐逝,其故身犹存,予欲礼觐,辄心怖不敢。”予问故。答曰:“昔有人礼石室僧者,才拜下,即仆地陨绝④,而龛⑤内僧方欠伸⑥从定起。予虑或然,是以不敢。”因与予相视大笑。此公弘才硕德,智鉴精朗⑦,又雅意⑧佛乘,尚爱着其一时富贵,守在梦之身,惟恐其醒,他又何言乎?田舍翁五亩之宅,寒令史⑨抱关击柝⑩之官,穷和尚三二十家信心供养之檀越⑪,已眷眷⑫不能舍,死犹携之识田,况复掇巍科⑬、居要地⑭、占断⑮世间荣耀者,亦奚怪其爱着也。富贵之留恋人,虽贤智者未免。吁!可畏哉!


注释


自分:自以为。


直史馆:官职名。史馆,负责编修史书的官署名。直史馆是史馆中地位较高的官职。


声名藉甚:名声显赫,指人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极高。


仆地陨绝:倒地而死。


:音“刊”,原指掘凿岩崖为室以安置佛像之所,或指僧人的棺。


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智鉴精朗:智鉴,审察辨识的能力。精朗,明亮。


雅意,很留意、素来的意愿。



寒令史,低微。令史,掌文书事务之低级事务员,历代因之,位卑秩下,不参官品。


抱关击柝:守门打更的小吏,比喻位卑禄薄的官吏。抱关,指守关口的人;击柝,巡夜打更的人。


檀越:谓施主。越为施之功德,已越贫穷海之义。


眷眷:思慕向往的样子,形容非常眷恋。


掇巍科:掇,音“夺”,考取。巍,高。巍科,犹高第,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


要地:枢要地位、显要地位。


占断:全部占有,占尽。



译文


僧中有品行高尚的人,平时自信能守本分而不为富贵染心。然而能保持今生,未必不失之他世。我有一朋友文名远播,饮誉海内,如今在史馆任职。有一次偶然游天目山,他对我说:“此山石室中有僧人坐逝,他的故身还在,我想前往礼觐,可是又害怕不敢去。”我问为什么?他答道:“听说以前有人来石室向僧人顶礼,才拜下,便忽然倒地身亡,而龛内的僧人刚从禅定中起来活动身体。我担心真有这回事,因此不敢。”说毕与我相视大笑。我这位老友可称得是弘才硕德,智鉴精朗,又能敬重佛法,尚且爱恋其一时富贵,守护着梦幻般的身躯,惟恐大梦霎时醒来,其它的人又有什么可说的?田舍翁只要拥有五亩之宅,寒令史巴望能升做一名守关、巡夜的小官,穷和尚只要有三、二十家信心供养的檀越,已是眷眷难以割舍,即便死了,尚要将此意念携带于识田中,何况获得高官厚禄、位居显要地位、占尽世间荣耀的人呢?这也难怪他们爱著。富贵使人留恋,即使贤智的人也不容易避免。唉!真可怕啊!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圆瑛法师:提倡素食聚餐会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①

☀素食
素食|不须多味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 在家熬粥吃吧
素食|无事
素食|过年怎么招待亲朋好友,这几道灵隐美食安排上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赏析|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阅读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故事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故事|大龟的因缘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视频
视频|岂如凌霜叶 岁暮蔼颜色
视频|元正启祚 万物咸新
视频|红叶舞风须早觉 莫将有限逐虚华
视频|朔风吹绽腊梅华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道生法师(355—434),晋宋间高僧,东林十八高贤之一,俗姓魏,钜鹿(今河北平乡)人。道生法师幼年依从竺法汰出家受业,改姓竺,披读经文,一览能诵。法师志学之年(十五岁)便能登堂讲经,文辞流利,义理幽...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故曰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夫病死正现前时,有何我相可恃、五欲可贪,有何名可恋、古董之可携去?不恃我相,我见伏...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灯导首尊者(324)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灯导首尊者(32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这两句话,是宗门下的话,要把三藏十二部经翻破了,也找不到。宗门下的话,与教下的不同在哪里?教下的,他是不论你们的心行上如何,他是一直说下去,宗门的话要在你们当下的心...

法音宣流 舌灿莲花——2022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侧记

法音宣流 舌灿莲花——2022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侧记

2022年11月4日下午至7日下午,“2022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五场讲经活动在浙江湖州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佛学院的25位法师代表依次登台阐扬妙法。讲经法师们以“推进中国化·点...

故事|爱生则苦生

故事|爱生则苦生

有一梵志,独生一子,对他非常疼爱,视如己命。但很不幸的是这个儿子说死就死,让梵志伤心不已,每天到他的墓前哭泣哀伤,不能自已。一天,梵志来到佛住的孤独园,向佛问讯后,一副悲哀的样子在另一面坐下。世尊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