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今日方闲——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五)


今日方闲

吾杭有曾姓者,忘其名,人以其面麻①也,称曾麻子。中年谓其子曰:“吾婚嫁事毕,尔曹亦能自立矣,吾将求闲。”于是备棺椁,凡魂轿②明旌③鼓乐皆悉营办,诸子衰绖④执杖⑤引棺,己肩舆⑥随后。至西湖之别墅,置棺中庭,遣诸子归。榜其门曰:“今日方闲”,至死不入城郭。


呜呼,亦达矣!夫俗士具有家缘,其忙宜也,脱忙而曰“今日方闲”;出家者本闲也,乃劳形苦志,奔利趋名,终日营营⑦而不知休息者,当榜曰“今日方忙”,可也。


注释


:面部因患天花或水痘留下的瘢痕。


魂轿:出葬时载死者生前服装与灵位的轿子。


明旌:丧具。旧时竖在灵柩前或敷在棺上,标志死者官衔和姓名的长幡。


衰绖:丧服。古人丧服胸前当心处缀有长六寸、广四寸的麻布,名衰,因名此衣为衰;绖,音“跌”,古代丧服所用的麻带,围在头上的散麻绳为首绖,缠在腰间的为腰绖。衰、绖两者是丧服的主要部分。


执杖:旧时父母之丧,举行葬仪时手持丧棒,谓之“执杖”。


肩舆:轿子,或抬着轿子、乘坐轿子。


营营:劳而不知休息,引申为钻营追逐。



译文


我家乡杭州有一位姓曾的人,名字叫什么我忘了,因他的脸上有痘瘢,大家都叫他“曾麻子”。这位曾麻子在中年时对他的子女说:“我将你们的婚嫁事都操办完毕,你们各自也已成家立业了,我往后想过清闲的日子。”于是备好棺材,凡死人用的魂轿、明旌、鼓乐等,全都营办齐备;让儿女们披麻带孝执杖在前引着抬棺的人,自己坐着轿随后。到了西湖的别墅,把棺材安置在庭中,令儿女们各自回家。他在大门的匾额上题了“今日方闲”四个字,自此至死不入都市。


唉!此人也真够达观了!作为一个世俗的人,为着家庭生计等种种事缘,奔波忙碌本是正常的,一旦摆脱繁忙而庆幸说:“今日方闲”;出家人本是清闲自在的,而有些人却像世俗人一样劳心劳形,为着名利奔走争竞,整天忙得晕头转向而不知休息,真应该为这些人题“今日方忙”四字才恰当啊。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观照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开示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素食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素食|为善最乐
素食|生机
素食|迁善改过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贵霜王朝浮雕:世尊涅槃像
赏析|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赏析|南宋佛画阿弥陀三尊像

☀阅读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故事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故事|悭贪的苦果

☀视频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视频|春雨沃枯 花开万卉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曹洞宗 传宝镜 定君臣 行正令

释教三字经|曹洞宗 传宝镜 定君臣 行正令

传宝镜:曹山本寂禅师本来在洞山参学,忽然辞别洞山,要出外云游。临下山的时候,洞山叮嘱曹山,说:“我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堪称穷理尽性,我今付嘱于汝。”定君臣:洞山有所谓五位君臣:一、正中偏,二、...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慈仁尊尊者(386)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慈仁尊尊者(38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在《大佛顶首楞严经》的第二卷中,有一段佛陀与波斯匿王的问答,用以显示见性不迁不灭,是“十番显见”一段经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义理颇深。但其中波斯匿王描述自己四大五蕴假合之身有生灭、迁移的文字,却并不难懂,...

法讯|2023年4月5日杭州灵隐寺放生祈福法会

法讯|2023年4月5日杭州灵隐寺放生祈福法会

时间2023年4月5日(周三)上午七时地点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前随喜方式前往杭州灵隐寺客堂办理登记。咨询电话:0571-87968665放生祈福法会杭州灵隐寺每月农历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通过提倡科学放生...

禅诗欣赏——一钵千家饭 孤身万里游

禅诗欣赏——一钵千家饭 孤身万里游

布袋和尚偈【五代】契此和尚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这首诗歌表达了契此和尚(布袋和尚)旷达潇洒、逍遥自在,不为物役的洒脱自然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如果减少对物质的欲望,自己便会生活得...

开示|憨山大师:学道十要

开示|憨山大师:学道十要

学道人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第二要办一片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不被妄想攀缘以夺其志。第三要将从前夙习恶觉知见,一切洗尽,不存一毫。第四要真真放舍身命,不为死生病患恶缘所障。第五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