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9)


十九  显神通太后施钱


却说济癫将缘簿丢与毛太尉,竟自回寺。首座问道:“你出走了半晌化得些么?”

济癫道:“多已化了,后日皆完。”

首座道:“今日一文也无,后日哪能尽有?”

济癫道:“我自去化,不要你忧。”说罢,竟往禅堂里去了。



首座说与长老,长老也半信不信。到了次日,众僧又来说道:“济癫自立了三日限,今日第二日了,也不出去化,多分是说谎骗酒吃。”

长老道:“济癫虽说疯癫,论理也不好骗我,且到明日再看。”

不期到了第三日,毛太尉入朝随驾,见一个内侍寻着他,说道:“娘娘召你。”

毛太尉忙跟了内侍到正宫来,叩见太后。



太后道:“子童昨夜三更时分,梦见一位金身罗汉,对我说起西湖净慈寺,有一座寿山福海藏殿,近来崩塌,来要化我三千贯钱修造。他说缘簿现在毛君处。子童醒来,甚是奇异,故召汝来问,不知果有此事否?”

太尉听了,惊倒在地,暗想:“济公原来不是凡人。”遂奏道:“两日前,果有净慈寺书记僧道济拿一缘簿,要臣子替他化三千贯钱。臣子一时拿不出,故回了他去。不期他竟显神通来化娘娘!”



太后问道:“这和尚,平日有甚好处?”

太尉道:“平日并不见有甚好处,但只是疯疯癫癫的要酒吃。”

太后道:“真人不露相,这定然是个高僧。他既来化子童,我宝库中有脂粉钱三千贯,可舍与他去修造,但此金身罗汉,不可当面错过,你可传旨备驾,待子童亲至净慈寺行香,去认他一认。”

太尉领了懿旨,一面在宝库中支出三千贯钱来,叫人押着,一面点齐嫔妃彩女,请娘娘上了鸾驾,自骑马跟在后面,竟望净慈寺来。



这日,济癫还坐在炉前捉虱,首座看他光景不像,特来问道:“你化的施主如何了?”

济癫道:“将近就到。”首座笑着去了。

又过了半晌,早有门公飞跑进来报道:“外面有黄门使者来说,太后娘娘到寺来行香,鸾驾已在半路了!”

众僧慌了手脚,长老急急披上袈裟,戴上毗卢帽,领着合寺僧人,出了殿门跪接,恰好凤辇已到了,迎入大殿。



太后先拈了香,然后坐下,长老引众僧参见毕,太后开口道:“子童昨夜三更时分,梦见一位金身罗汉,要化三千贯钱修造藏殿,子童梦中也亲口许了,今日特地送来,命住持僧可查明了。”

长老忙同众僧一齐叩谢布施。

太后道:“子童此来,虽为布施,着实要认认这尊罗汉。”

长老又跪奏道:“贫僧舍寺,虽有五百僧众,却尽是凡夫披剃,不敢妄称罗汉,炫惑娘娘。”



太后道:“罗汉临凡,安肯露相,你可将五百僧众,聚集来我看,我自认得。”

长老领旨,命众僧抬着香炉,绕殿念佛,一个个都要从太后面前走过。此时济癫亦来在众僧内,刚走到太后面前。

太后早已看见,指着说道:“我见的罗汉,正是此僧,但梦中紫磨金色,甚是庄严,今日为何作此幻相?”

济癫道:“贫僧是个疯穷的贫和尚,并非罗汉,娘娘不要错认了。”



太后道:“你在尘世混俗各光,自然不肯承认,这也罢了,但你化了子童三千贯钱,却将何以报我?”

济癫道:“贫僧是个穷和尚,只会打筋斗,别无甚么报答娘娘,只愿娘娘也学贫僧打一个筋斗转转吧!”一面说,一面就头朝地、脚朝天,一个筋斗翻转来,因未穿裤子,竟将里面的物事都露出来。众嫔妃宫女见了尽皆掩口而笑。

近侍臣见他无礼,都赶出佛殿来,要将他捉住。不料济癫一路筋斗,早已不知打到哪里去了。



长老与众僧胆都吓破,忙跪下奏道:“此僧素有疯癫之疾,今病发无礼,罪该万死,望我娘娘恩赦!”

太后道:“此僧何尝疯癫,真是罗汉,他这番举动,乃是愿我转女成男之意,实是禅机,不是无礼。本该请他来拜谢,但他既避去,必不肯来,只得罢了。”

说罢,遂上辇还宫。



长老引众僧,送太后去了,方才放下了一块石头。因叫侍者去寻济癫,哪里见个影儿。

长老因对众僧道:“济癫要藏殿完成,故显此神通,感动太后,今太后说出罗汉,故又作此疯癫,掩人耳目。你们不要将他轻慢!”

众僧听了方才信服。


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

第二回  来处去高僧辞世

第三回  茅屋两言明佛性

第四回  灵光一点透禅机

第五回  近恋亲守身尽孝

第六回  远从师落发归宗

第七回  坐不通前真苦恼

第八回  悟得澈后假癫狂

第九回  有感通唱歌度世

第十回  无执着拂棋西归

第十一回  扫得开突然而去

第十二回  放不下依旧再来

第十三回  色迷情禅心愈定

第十四回  酒醉性大道偏醒

第十五回  施绫绢乞儿受恩

第十六回  化盐菜济公被逐

第十七回 不甘欺侮入净慈

第十八回  喜发慈悲造藏殿



编辑|慧容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赏析|北魏延昌元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赏析|北魏延昌元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一佛二菩萨造像碑北魏延昌元年(512)至太昌元年(532)砂岩 高143公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长形造像碑,两面均有造像,碑额均排列小佛龛为饰,龛侧皆刻有供养人名。碑上部铭文可见“口昌元年”,推...

禅诗欣赏——春在枝头已十分

禅诗欣赏——春在枝头已十分

嗅梅【唐】无尽藏比丘尼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学佛修道,好比找寻一片清净美好的春景,但是许多人只是心外求法,到处参名山访大师,赶道场凑热闹,不知反观自性,虽然看...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2022年11月5日契理契机  与时俱进文|小西“2022佛教论辩会”于2022年11月5日上午在杭州佛学院举行,作为一名云林志工,我有幸成为一名听众,参加了这次殊胜难得的辩论会开幕式,聆听...

禅诗欣赏——一笑还从掌握来

禅诗欣赏——一笑还从掌握来

手影戏【宋】惠明法师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诗的首两句直接描写手影戏的表演,“三尺生绡”言“戏台”之小,“全凭十指逞诙谐”,揭示手影戏的种种风趣表演都只是表演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执宝炬尊者(336)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执宝炬尊者(33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纪念|二月初十 鸟窠道林禅师圆寂日——三岁孩儿虽道得 八十老人行不得

纪念|二月初十 鸟窠道林禅师圆寂日——三岁孩儿虽道得 八十老人行不得

鸟窠道林禅师圆寂纪念日农历二月十日2023年3月1日止恶行善,婴儿亦知。八十翁翁,行之尤迟。——白侍郎参鸟窠禅师赞道林禅师(741—824),唐代牛头宗僧。禅师俗姓潘(一说翁),幼名香光,杭州富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