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传)张僧繇绘《鱼篮观音图》

(传)张僧繇 鱼篮观音图
绢本设色  139.6×74.9cm
费利尔美术馆

张僧繇,画家四祖之一,擅采用凹凸晕染法写真、顼道人物,用“疏体”画法。本画线条简洁流畅,形神备至,不似《二十八宿神行图卷》等摹本线条拘谨、形象呆滞。但人物造型明显为宋代以后,故判断为后世托名之作。

画中观音如绝世美女亭亭玉立,风中侧头,关爱的目光落在篮里的红鱼上。鱼下垫着的水草更细致地表现了观音对鱼的无微不至的爱心。白净的双脚一如她白净的肤色落在尘土上,代表纯洁入世。把鱼画成红色,那是画家的绝妙构思。不仅是观音要关注鱼,画家更想看画的人注意它。鲜活的鱼,代表的是生命本身,应该活在水里——适合生活的环境中,观音正是要把鱼带到“有水”的地方去,使之得到救度。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癸卯年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普佛法会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百法无我

☀素食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赏析|一幅与众不同的南宋佛画:西方三圣接引图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阅读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故事
故事|求福的人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视频
视频|元宵佳节同欢乐 处处咸燃无尽灯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6)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6)

十六  化盐菜济公被逐却说那济癫回寺,刚进得山门,就撞见了首座问道:“你连日不见,长老甚是查问!你却在何处?”济癫道:“我被长老拘束得苦了,熬不过,故走出寺去耍子耍子,不瞒你说,我连日在升阳...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尽慈尊者(38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尽慈尊者(38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展转获胜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展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第十...

参访寺院:为佛弟子须敬经像

参访寺院:为佛弟子须敬经像

很多佛弟子刚开始学佛时,虽然有猛利的发心,但是于日常的行仪则少有注意。学佛,原本是超凡入圣的事业,有一分恭敬,即有一分道德,想要自修有得、深入佛道,则必须要行仪审慎。凡是佛弟子,见佛像时,无论塑像画像...

防疫|收藏!口罩选择和佩戴全指南

防疫|收藏!口罩选择和佩戴全指南

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不定心所有四个,即悔、眠、寻、伺这四个心所,于识、界、性等皆不定故,所以得名不定。不像遍行的触等定遍诸识,以悔等四法,唯第六识中有,余识皆无;亦不如别境的欲等定遍诸地,以悔眠唯在欲界,寻伺二禅以上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