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2)





十二、放不下依旧再来


光阴易过,不觉已过一年。济癫忽一日对母舅道:“我在此耽搁已留步 ,想着杭州风景,放他不下,我还去看看。”

母舅道:“你说与本寺僧众不合,不如住在这里吧。”

济癫道:“这个使不得!”遂朗吟四句道:

出家又在家,不如不开花;

一截做两截,是差不是差。


母舅、舅母晓得留他不住,只得收拾些盘缠,付与济癫。济癫笑道:“出家人随缘过日子,要银钱何用!”遂别了母舅、舅母,并王全兄嫂。依旧是一个包袱、一条禅杖,乘了江船。

行到浙江亭,上了岸,心里想道:“我本是灵隐寺出身,若投别寺去,便不像模样,莫若仍回灵隐去,看看这伙秃驴如何待我?”

算计定了,一迳的走到飞来峰,望着山门,走入寺来。


早有首座看见,叫道:“济公!你来了么?如今寺中请了昌长老住持,甚是利害,不比你旧时的师父,须要小心。”

济癫道:“利害些好,便不怕你们欺负我了。”

首座道:“你不犯规,谁欺负你?”遂同济癫到方丈来拜见长老。

首座禀道:“此僧乃先住持的徒弟道济,因游天台去了,今日才回。”



昌长老道:“莫不就是吃酒肉的济癫么?”

济癫应道:“正是弟子,向日果然好吃杯酒儿,于今酒肉都戒了。”

昌长老道:“既往不咎,若果戒了,可挂名字,收了度牒,去习功课。”

济癫答应了,遂朝夕坐禅念经,有两个多月并不出门。



不期时值残冬,下起一天大雪来,身上寒冷,走到香积厨下来向火,露出一双精腿,那火工心上看不过,说道:“你师父留下许多衣钵与你,你倒叫众人抢去。如今这般大雪,还赤着两只精腿,却有谁来顾你?”

济癫道:“冷倒不怕,只是熬了这多时不吃酒,真个苦恼了!”

火工见他说得伤心,便道:“你若想酒吃,我倒有一瓶在此,请你吃也不打紧,只是恐怕长老晓得了要责罚!”



济癫道:“难得阿哥好情!我躲在灶下略吃一碗,长老如何得知!”火工见他真个可怜,遂取出酒来,筛了一碗与他。

癫接上手,三两口便吃完了,赞道:“好酒好酒,赛过菩提甘露,怎的再得一碗便好!”

火工见他喉急,只得又筛了一碗与他。他咂咂嘴又干了,只嫌少。火工没法,只得又筛了一碗。济癫一连吃了三碗,还要想吃。火工忙将酒瓶藏过,说道:“这酒是久窖的,不能多吃,这三碗只怕你要醉了。如今雪住了,你倒不如瞒着长老,出外走走吧。”

济癫道:“说得有理。”遂悄悄地走出寺来。



刚离得山门几步,恰撞见飞来峰牌楼下的张公,迎着问候:“闻你已回寺,缘何好久不见?”

济癫跌脚道:“阿公!说不尽的苦!你知道我是散淡惯的,自台州回来,被长老拘束得一步也不许出门!今日天寒,感得火工好意,请我吃了三碗酒,只是不够,故私自出来,寻个主人。”

张公道:“不如且到我家去吃三杯,再去寻别的,如何?”

济癫道:“阿公若肯请我,便是主人了。何必再寻?”



大家说得笑了一回,走到飞来峰下,那张婆正在门前闲着,看见张公领了济癫到来,千欢万喜的道:“和尚如何一向不见?请里面去坐!”

张公道:“闲话慢讲,且快去收拾些酒来吃要紧!”

张婆道:“有,有,有!”忙到厨下去,漉了两碗豆腐,烫出了一壶酒,摆在桌上,叫儿孙筛酒与和尚、张公两个对酌。



济癫道:“难得你一家都是好心,如何消受!”

张婆道:“菜实不堪,酒是自家造的,和尚只管来吃不妨。”

济癫谢了。你一碗,我一碗,大家吃了十五六碗,济癫晓得有些醉意,叫声聒噪,便要起身。

张婆道:“现今长老不许你吃酒,如今这般醉意熏熏的回去,倘被长老责罚,连我们也不好看!倒不如权在此过了夜,待酒醒了回去吧。”

济癫道:“阿婆说得是!”是夜就在张公家,同他儿子过了一夜。



次早起来,见天色晴了,想一想道:“我回去一毫无事,多时不进城,许多好朋友都生疏了,今日走去各家望望也好。”遂别了张公,一迳望岳坟大路来,忽撞见两对头踏,呼喝而来,济癫立在旁边一看,恰正是王太尉。

济癫就走到路心,拦着轿子道:“太尉何往?”

太尉看见是济癫,吩咐住轿,走下来相见了,问道:“下官甚是念你!为何多时不见?”

济癫将回天台之事细细说了一遍。太尉道:“今日下官有事,要往天竺去,不得同你回去。你明日可来我府中走一次,下官准在家中候你。”



济癫道:“多谢!多谢!”

太尉依旧乘轿而去,济癫遂走入钱塘门,一迳望炭桥河下沈提点家来。

到了沈家,早有守门的出来,看见济癫忙道:“里面请坐!我家官人甚想念你,不期他昨日出门,今日尚未回来,请师父坐坐,我去寻他回来。”

济癫道:“你去寻他,不如我去寻他。”


济癫道正要转身,不期长空又飘下点雪来,一时诗兴发作,遂讨笔砚,在壁上题了一首《临江仙》的词儿:

凛冽彤去生远浦,长空碎玉珊珊,梨花满月泛波澜,水深鳌背冷,方丈老僧寒。渡口行人嗟此境,金山变作银山,琼瑶玉殿水晶盘,王维称善画,下笔也应难。“

题完了,又想道:”这等寒天大雪,他昨夜不归家,定然在漆器桥小脚儿王行首家里歇宿,等我去雪他来。“

遂离了沈家门首,竟望漆器桥来。正是:俯仰人天心不愧,任他酒色又何妨。毕竟济癫到王行首家,又做出甚么事来,且听下回分解。

【待续】


请至杭州灵隐寺入口处右转

云林志工团】办公室咨询报名



▲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

▲第二回  来处去高僧辞世

第三回  茅屋两言明佛性

▲第四回  灵光一点透禅机

▲第五回  近恋亲守身尽孝

▲第六回  远从师落发归宗

▲第七回  坐不通前真苦恼

▲第八回  悟得澈后假癫狂

▲第九回  有感通唱歌度世

▲第十回  无执着拂棋西归

第十一回  扫得开突然而去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参访寺院:什么样的问题,佛陀也不回答

参访寺院:什么样的问题,佛陀也不回答

听经闻法,思维道理,进而修行用功,最终证得无上佛道,原本是每一个佛弟子孜孜以求的。佛陀为了度化众生,广开八万四千法门,以回答众生的种种困惑疑问。但是,即便是佛陀,对于有一些问题也是不予回答的,纠缠于这...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南梁 · 石雕阿育王佛立像成都博物馆收藏此像为红砂石雕刻而成,正面全部施红白彩后贴金,佛像残高约48厘米,头有螺状肉髻,脸型瘦削,长眉细目,神情睿智而沉静,薄薄的嘴唇上蓄有八字胡,显得飘逸而潇洒。身着...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下)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下)

前文回顾: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上)世尊告曰:“目犍连,这是它前世的业力所现。曾在人天导师、正等觉山王如来出世时,在山王如来的教法下有一位施主,受了三皈五戒。有一天,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您是一位贤妻良...

二十四节气|雨水——法雨频施 枯枝再润

二十四节气|雨水——法雨频施 枯枝再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年少的我们摇头晃脑地背诵着杜甫这首《春夜喜雨》的时候对于雨水、春天、润物无声这些概念或许还并没有太清晰地认知和这些早已铭刻在心中地诗句一样春雨也是这样,趁着我们还沉浸在梦乡便淅...

新闻|春来风暖意——云林书院明行读书会第三期结业回望

新闻|春来风暖意——云林书院明行读书会第三期结业回望

“茗得先春,仍是寒泉风味;香来破腊,依然茅屋梅花。”张岱笔下的春,正如杭州的乍暖还寒时候。伴随着满目春华和浅滩鸥鹭,云林书院明行读书会第三期结业仪式在西溪湿地公园的观音精舍内举行。本期读书会指导老师张...

百喻经故事——共相怨害(68)

百喻经故事——共相怨害(68)

共相怨害——《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共他相嗔,愁忧不乐。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