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这句民谣里提到的,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河北四宝”的正定菩萨,就是隆兴寺的大悲阁内所供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正定当地人常把隆兴寺叫作“大佛寺”,多是因为这尊千手观音像,但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隆兴寺慈氏阁的一尊北宋木质天冠弥勒菩萨立像。


隆兴寺慈氏阁建于北宋,高二层,面阔3间,进深6架椽,3间,歇山顶,是寺内仅存的三座宋代建筑之一。慈氏阁檐柱的“永定柱”造法,是唐宋古建筑中少有的仅存大殿。殿内供奉一尊高7.4米独木雕弥勒佛。


窥觊和尚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弥勒,未来佛,意译为慈氏,是弥勒佛的姓,名叫阿逸多,意译为无能胜,合起来就是大慈大悲无能胜。


慈氏阁中央供奉的就是闻名持久的弥勒佛。北宋时期独木雕刻,其形制为佛教中正统弥勒造像。佛祖释迦牟尼曾预言56亿多年后,弥勒菩萨将入世间接替佛位,所以又称“未来佛”。弥勒佛脚踩两朵莲花,身披五彩锦衣,背部是船型背光,背光上彩绘卷草纹,四周是火焰纹。

据传说,修建这尊弥勒菩萨时,工匠一直寻不得合适的木材。一日洪水暴发山洪直下,传一根五台山神木沿滹沱河顺流直下,至正定城外为百姓捞获,就用这根神木雕刻了一尊慈祥外溢、端庄圣颜的慈氏菩萨。


《隆兴寺志》记载,此弥勒菩萨为“宋河漂木佛,系独木雕镌”。寺内三通石碑均记述北宋开宝四年(971)修大悲阁的木料自五台山顺滹沱河漂至常山,择其最大者雕制了弥勒菩萨像。

这尊弥勒佛威严慈祥,头戴佛冠,面目慈祥,穿天衣著长裙。右手上屈於胸前,掌心向外,左手下垂,造像为诸天说法状。菩萨身后为轮廓精美的全身大背光,通高9.9米。背光主题纹饰为雕制的卷草纹,内饰花卉,外沿为镂空火焰。是少有的佛教木雕造像珍品,菩萨雕刻艺术性很高,千年来保存完好。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百法无我

☀素食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五世纪北魏石雕定光佛立像碑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赏析|一幅与众不同的南宋佛画:西方三圣接引图

☀阅读
阅读|他非不足辨 己过当自修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故事
故事|被遗弃的弟弟
故事|求福的人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金色公主(上)

☀视频
视频|元宵佳节同欢乐 处处咸燃无尽灯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释教三字经|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东汉孝明帝永平三年,孝明帝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看到皇宫的宫殿上面,有一个金人,颈项有一圈圆光,而且浑身都是金光灿灿的,很自在地飞来飞去。第二天早上,孝明帝就召集文武百官询问此梦。当时朝廷...

纪念|七月初二 净土八祖莲池大师往生日——老实念佛 莫换题目

纪念|七月初二 净土八祖莲池大师往生日——老实念佛 莫换题目

七月初二 莲池大师往生纪念日初住云栖,即灭虎患。旱请念佛雨慰盼,村民咸感叹。庀材开办,道场重兴建。01出身望族  孝深识广莲池大师(1535—1615),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高度:57cm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观无量寿佛经》这尊石雕大势至菩萨像头载宝冠,躯体呈三折枝式姿,前胸及腹部微微隆起,体态优美兼具...

纪念|九月廿八 刘宋译经法师求那跋摩圆寂日

纪念|九月廿八 刘宋译经法师求那跋摩圆寂日

求那跋摩本是刹帝利种姓,他家曾世代为王,但父亲却抛弃荣华,隐遁山林。跋摩十四岁时,见解就已超出凡常,而仁慈博爱之心也日渐深厚。有一次他的母亲想吃野味,让他去备办,他对母亲说:“凡是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会法藏尊者(311)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会法藏尊者(31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禅诗欣赏——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禅诗欣赏——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这是一首访友记游诗,非但无访友未遇之失望惆怅,反而获得了畅然的禅悦。一路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