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清代天台宗弘化大德——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八)​



天台宗自明末百松真觉再兴,称为重兴天台教观第一世,幽溪传灯为第二世;以后,蕅益智旭、苍辉受晟、警修灵明被继尊为第三、四、五世。

天溪受登与受晟为同门,受登弟子灵耀与灵明继绍弘扬台教。受登(1607—1675)住杭州天溪大觉寺专弘天台三十余年。受登的弟子灵乘,字遐运,著有《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及《科注》各一卷。灵耀,字全彰,随侍受登二十余年,康熙初(1662)住嘉兴楞严寺,对《嘉兴藏》的补刻流通很有劳绩。著有《楞严经观心定解》十卷、《法华经释签缘起序指明》一卷、《四教仪集注节义》一卷、《随缘集》四卷等。

清代中叶以后,天台的学者有观竺、广昱、隆范幻人、寻源、通智、敏曦、定宗祖印、古虚谛闲等。


观竺弘教于上海龙华寺,与天童广昱、金陵妙空、杭州玉峰、嘉兴济延五人,同被称为当时法门龙象(《报恩论》卷四)。

幻人(1828—1910)名隆范、字献纯。初参大须于焦山,继至天童从广昱听《法华》,众推为天童首座。常讲经于南京及普陀山,与杨文会通信论学,累数万言。著有《法华经性理会解》一卷、《穿珠集》(禅宗语录)二卷(《天童寺续志》卷下《献纯首座塔铭》、杨文会《等不等观杂录》卷五)。

通智名寻源,同治十三年(1874)从北京龙泉寺本然出家,得法于浙江普陀佛顶山信真,屡讲《法华经》于宁波天童、南京古林、扬州万寿诸寺,于《楞严》尤有心得,著有《楞严开蒙》十卷(印光《通智法师公堂序》)。


敏曦(1827—1899)字日种,初从温岭明因寺永智受教。历讲《法华经》于嘉兴楞严、上海龙华、杭州天龙诸寺。曾与海盐张常惺同游日本,考察佛教。晚年重兴苏州报恩寺,辑有《苏州报恩塔寺志》(敏曦《苏州报恩塔寺志》)。

祖印(1852—1922)名定宗,出家于湖北当阳玉泉寺,后从敏曦、广昱学天台教义,与诗僧寄禅友善。光绪七年(1881)回玉泉寺从香山受法,盛弘天台于湖北荆宜间。光绪二十五年(1899)再游江浙,所至频开讲席(太虚《玉泉祖印宗法师塔铭》)。

谛闲(1858—1932)名古虚,号卓三,初于嘉兴楞严寺从敏曦听《法华》,后掩关慈溪圣果寺,专究天台。晚年重兴宁波观宗寺,设弘法研究社。生平讲席遍于各地,为晚近天台宗名家。遗著有《谛闲大师全集》。

中国佛教史略 · 往期回顾

后汉
佛教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

后汉最著名的两位译经家: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后汉其他译家与初期译经特点

汉地最初的佛教信仰

三国
佛教


除了英雄辈出,三国也是佛教戒律初传中土的时期

三国时期吴地的佛经翻译家与汉人西行求法的先驱

西晋
佛教


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西晋一代佛教的义学与传播
东晋
佛教


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北方的传播

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南方的传播


东晋高僧西行求法与朝廷信仰佛教

东晋时期南北两地的佛典翻译


东晋时期的佛教义学


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南朝
佛教


南北朝时南朝佛教的兴盛

南朝历代相承的佛典翻译事业


形成于南朝的佛教义学宗派雏形


摄论师与十诵律师


南朝的《涅槃经》“研究热”


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


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

北朝

佛教


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场“法难”


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北魏分裂后的佛教及北周武帝灭佛


北朝历代佛典翻译


由南朝传入北地的毗昙宗、成实宗和摄论宗


北朝的涅槃师、地论师和四论师


北朝的四分律师、净土师和楞伽师


北朝佛教之专重禅观


石窟造像在北朝的兴盛


宏伟庄严的北魏寺塔建筑

隋代
佛教


隋文帝、隋炀帝对佛教的提倡与限制


隋代佛典翻译和经录编撰


隋代佛教义学的发展及宗派的建立


隋代的佛弟子们如何修行


隋代佛教的艺术成就与国际传播

唐代

佛教


唐代三百年间佛教的兴衰

佛典翻译的兴盛与经录编撰的成熟


八宗并弘之天台宗与三论宗


八宗并弘之慈恩宗


八宗并弘之律宗与贤首宗


八宗并弘之密宗与净土宗


八宗并弘之禅宗


唐代佛教在民间的传播

唐代佛教和儒、道二家的争论与交流


唐代佛教的文学艺术与国际传播

五代
佛教


五代时期南北佛教的兴衰


禅宗与天台宗在五代时的传承


五代时北方佛教的义学与律学


五代佛教典籍的弘传与佛教艺术的发展

宋代
佛教

两宋佛教兴衰


宋代的佛典翻译与经录编撰


宋代三百余年间官私刻印的五部藏经


临济、云门、曹洞三宗在宋代的传承


南山律宗与贤首宗在宋代的发展


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争


净土法门在宋代的盛行与禅教思想对儒家的影响


宋代佛教的国际传播和佛教文学艺术的发展

辽代

佛教


辽代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辽代的寺院经济和佛教信仰


华严和密教在辽代的弘传


辽代净土、律宗及音释相关著述


辽代大藏经的刻印


保存至今的辽代佛教建筑

金代
佛教


金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金代的试僧制度与佛教管理


金代寺院的经济来源和慈善事业


禅宗在金代的弘传


金代的华严、密教、净土各宗


金代大藏经的刻印


金代佛教艺术之建筑、雕塑和壁画

元代

佛教


元廷对佛教僧众的礼敬


元代的佛教管理机构


元代寺院经济的畸形发展


元代的民间私刻藏经


元朝喇嘛教的著名人物


北方的曹洞和临济宗师


南方的禅门宗匠


元代天台、贤首二宗的代表人物


慈恩、戒律诸宗在元代的余绪

元代的佛像塑造及雕刻艺术

十一

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

明代

佛教


明太祖对佛教的整顿


明初的僧籍和寺田制度


明代诸帝对藏传佛教的优遇


明代著名禅师(上)


明代著名禅师(下)


明代教下诸宗的发展


明代律学的复兴和净土信仰的流行


明代居士对佛教的研究


明代佛教著述


明代的藏经刻印事业

十一

明代佛教的海外交流

清代
佛教


清廷对佛教的管理


清初诸帝对佛教的推崇


清代的刻经事业


清初临济宗天童、磬山二系的传承


清初曹洞宗寿昌、云门二系的传承及太平天国后江南禅宗尊宿


清代禅宗著述


清代弘扬净土的代表人物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新闻|杭州灵隐寺入选2022年省级“宗教中国化场所”

新闻|杭州灵隐寺入选2022年省级“宗教中国化场所”

近期,浙江省民宗委下发了《关于确定2022年省级 “宗教中国化场所” 名单的通知》,公布杭州灵隐寺等2022年省级 “宗教中国化场所” 。这批宗教活动场所在平安建设、政治引领、教义阐释、文化润教、从严...

法讯|2022年杭州灵隐寺水陆法会通启

法讯|2022年杭州灵隐寺水陆法会通启

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结合发展起来的。梁武帝由梦僧启示,后又得宝誌公劝说,因而披阅大藏,创立仪文,于天监四年(505)就...

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法藏 陈太建八年 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30×123.5cm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6)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6)

十六  化盐菜济公被逐却说那济癫回寺,刚进得山门,就撞见了首座问道:“你连日不见,长老甚是查问!你却在何处?”济癫道:“我被长老拘束得苦了,熬不过,故走出寺去耍子耍子,不瞒你说,我连日在升阳...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七)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七)

念佛不碍参禅古谓“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又云“不许互相兼带”。然亦有禅兼净土者,如圆照本①、真歇了②、永明寿③、黄龙新④、慈受深⑤等诸师,皆禅门大宗匠⑥,而留心净土,不碍其禅。故知参禅人虽念念...

通启|杭州灵隐寺中秋节期间开放时间

通启|杭州灵隐寺中秋节期间开放时间

中秋节期间杭州灵隐寺开放时间因中秋节游客量增大,杭州灵隐寺于9月10日至12日节日期间对外开放时间做如下调整:6:30开始售票、检票18:00停止售票18:15停止检票18:30清场18:45关门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