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8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5)

那烂陀寺并非单独一座寺庙,而是由一组寺庙组成的寺庙群。在漫长的岁月里,先后有六代帝王先后在此迎建寺院,不过那烂陀寺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佛教最高学府,不只是因为它建筑规模和建筑造诣,更在于它的藏经数量和学术水平。那烂陀寺有三座藏经阁,分别是宝云、宝海和宝洋,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藏经的丰富程度。

玄奘到达那烂陀寺的时候,虽然整个印度的佛教大环境正在衰落,但那烂陀寺依旧保持着全盛时期的规模,常住在那里学习的僧人就达四千多人,而且学风极其开放,古印度的各种学派,只要你有真才实学,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因此很多非佛教徒也在这里学习,数量比僧人更加巨大。

当然,衡量一座高等学府不单要看其藏书多少和学生数量,更重要的是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在这一点上,那烂陀寺在当时也能够算是首屈一指--寺内高僧大师无数,几乎云集了世界各地的顶尖佛学研究者,因而也吸引了无数留学生前来观摩学习。

玄奘不是第一个来到那烂陀寺学习的中国人,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先后来此留学的中国僧人就有义静、慧业、灵运、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灯、道琳、智弘、无行等人,玄奘则是其中名气最大、成果最多、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留学生。

正因为前来留学的中国僧人实在太多,为了方便生活和学习,他们就固定居住在了位于那烂陀寺东面五十里处的另一座寺庙里,这座寺庙的名字就叫汉寺。不过在那烂陀寺的僧人们看来,玄奘决非寻常留学生,也不存在交流困难的问题,所以没有安排他入住汉寺,而是直接将他请到了本院。

为了让这位来自东土大唐的高僧能够在寺中安心学习,那烂陀寺在各个方面都给玄奘以特殊的照顾:

作为外国留学生的玄奘一进学校,并没有和同学们一起住进普通的僧舍,而是直接入住戒日王院的四楼,也就是觉贤法师的楼上。一般来说,住在楼上要比住在楼下尊贵,玄奘一来就能住在觉贤法师楼上,可见那烂陀寺对他的重视。但是过了七天,那烂陀寺校委会觉得这样还是亏待了玄奘,于是又把他安排到戒贤法师的老师,也就是法护菩萨故居北面的精舍里,让他独自居住,以便进行学术研究。

玄奘在那烂陀寺不但住得舒服,而且吃得也好,那烂陀寺不但提供给他丰富的食物,而且每种食物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几乎可以与国王的膳食相媲美(不包括肉食)。此外,那烂陀寺校委会还专门派了一个婆罗门净人(并不一定是阉人)前去照顾玄奘的饮食起居。如果玄奘要离开寺院外出游历,学校还特地提供给了他一部专车--大象。在印度,只有最尊贵最富有的人才能乘坐大象,可见玄奘在衣食住行上享受的都是最高级的待遇。

对方给你开出的条件越好,别人对你的关注就越多,你肩头的责任和压力就越大--玄奘很清楚这一点,因此那些物质上生活上的享受对他来说根本不值一提,等待他的,将是充实而艰巨的求学之路。

从玄奘的记载来看,那烂陀寺在建设综合性国际大学上具备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管理水平高。想要维持一所高等学府,光有钱去聘请大量专家教授、维持日常开销还不够,还需要有一支出色的管理队伍去安排教学日程、打理日常事务、协调各方关系,让教学计划能够顺利落实。我们知道,文人相轻,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尤其是像那烂陀寺这样的开放型大学,从各地来的求学者,或者说是挑战者特别多,如何应对这些看似学术问题实则牵扯各方面关系的事务就显得犹为重要。但是在那烂陀寺,每天开讲的讲座有百余处,所有的僧人们都有自己选修的课程,数千人过着紧张而充实的求学生活,整座寺院被管理得有条不紊,足见其管理体系的完备和管理队伍的能力。

二、学术风气好。学术风气好又分三个部分:其一是整个学校的风气好--戒行清白,律仪严制,要求大家严格约束自己,在各方面都起到模范标兵作用。其二是使人向善--有的学校,表面上正气凛然,实际上却是制度和规矩强迫的结果,学生即便遵从了,也会产生极大的逆反和不屑心理;然而那烂陀寺却有一种让人从心底里折服的氛围,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如果你不虚心求教,你就会觉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己觉得羞愧。其三是路子正--任何拉关系走后门摆资历学术造假的行为在那烂陀寺都会遭到鄙视和唾弃,想要出人头地,就只有靠真才实学一条路。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闹的地方,往往是没有真理的。如飞蛾...

达真堪布:怎样处理亡者尸体

达真堪布:怎样处理亡者尸体

达真堪布:怎样处理亡者尸体 问:汉地人对于故去的亲人,是买个坟,然后把骨灰装在盒子里,再埋葬在坟地里。每个人故去,都会占一个地方,大家看了“坟‘ 也很害怕和厌恶。在汉地,怎样才能合理的处理这样的事...

癌症专家谈治癌:万病的根源是杀生

癌症专家谈治癌:万病的根源是杀生

 放眼望去,人类的物质享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但人类的疾病痛苦却反而与日俱增,更加沉重。生活在文明社会的现代人随时随地被各种传染病,各种恶疾所威胁,所苦恼,特别是癌症,早已成为人类的公敌,...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4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4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4】药师禅: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与年轻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与儿童沟通...

遇到困难,遇到障碍,怎么办?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遇到困难,遇到障碍,怎么办?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遇到困难,遇到障碍,怎么办?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世出世间圣贤人,我们觉得那些人都了不起。中国古圣先贤没有见到佛法,佛法传到中国才两千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四千五百年前,中国有文字,黄帝那个时候发明了文...

达真堪布:妄念断掉了,真心自然就显现

达真堪布:妄念断掉了,真心自然就显现

达真堪布:妄念断掉了,真心自然就显现 我们修持善法,不但要有信心,还要有善巧方便,这样成就特别快。 善巧方便很重要。显宗和密宗没有什么差别,主要是密宗里方便法门多,善巧方便多,所以积累善根与福德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