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为人处世:过度的敏感是一种负担

负担

察言观色的功夫当然是要有的,但不能过于敏感,敏感过度往往会给自己套上枷锁,对办事和处世是没有半点益处的。

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心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卑感在作怪。有些人总希望自己是生活的强者,是别人心目中的优秀分子,可往往事与愿违,想象与现实之间有距离,这种距离促使他们更加敏感紧张,随时捕捉任何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信号。结果很有可能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心理循环:你越紧张兮兮的神经质,就越容易成为别人的话柄或笑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你的猜疑与敌意,这样就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

小莫到多年不见面的同事家去探望。这位同事已是商界的知名人物,每天造访他的人很多,十分疲劳。因此,对来家的客人,只要是一般关系的,一律不冷不热待之。

小莫以为自己会受到热情款待,不料到那里后,发现同事对他不冷不热,心里顿时有一种被轻慢的感觉,认为此人太不够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离去。他愤愤然,决心再不与之交往。后来才知道,这是此人在家待客的方针,并非针对哪个人的。他再一想,自己并未与人家有过深交,自感冷落,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于是又改变了心态和想法,并采取主动姿态与之交往,反而加深了了解,促进了友谊。

有一种敏感过度心理就是人们常说的心虚气短,他们都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心里却常发虚,他们过分发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态度的微小变化,其实别人并没有拿他们怎么着,但他总会以为大家在同他过不去。

前不久,单位的杨姐与马姐来朱某家串门,朱某热情款待,俩人走后突然杨姐来电话,说她的金戒指不见了,是不是掉在她家了。朱某四处寻找也没有发现戒指,就回电话说没有。可是杨姐却语气坚定地说:你再好好地找一找,这个戒指是24k金的,很贵重的。听了杨姐的话,朱某顿时感觉自己好像做了贼似的,脸上感到火辣辣的,好像姐妹们的眼睛都在盯着她。在单位看到姐妹们小声说话,怀疑是在议论她贪污杨姐的戒指。从此,朱某再也不愿意与同事们打交道了。

朱某的这种行为表现就属于过分敏感的心理,生活中确实常常有类似现象,别人丢钱丢物,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但自己却感觉不自在。这种人的感情比较脆弱,别人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往往会引起他们的过分恐慌与不安。

人都会长大的,然而年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童心的完全消失。事情经历得越来越多,才发现在我们这个不相信眼泪的社会里,敏感并不是最好的处世方法,尤其是不分场合、地点的敏感会给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在准备求人之前,自以为对方会给以热情接待,可是到场却发觉,对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比较冷淡。这时,心里就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其实,这是自己对彼此关系估计过度,期望太大而形成的。

不要让坏事影响自己的心情。过度敏感的人都有一种自贬自责的倾向。一个小小的挫折都往心里去,随即开始怀疑自己的全部。于是,所有外界的批评都是有道理的,应该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换一句话就是:我自己一无是处,太平庸了,是个傻瓜其实,搞清楚敏感的根源之后,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稍微进行一个自我反省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检讨继而全面否定。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指责很过分,那么你也要懂得回敬那个指责你的人,不要让别人自以为有权利无端指责你。碰到让你伤心的事,要努力寻找一个解脱的办法,比如你可以向朋友倾诉。跟别人交流得越多,就越能从相对化的角度看问题。原本认为很严重的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原本天大的事其实也很渺小。有了一次经历,下次就能够轻松地面对,要让自己从内心里接受正在发生的一切。这样,你的敏感心理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朋友,放弃那些敏感的包袱吧,以一颗轻松的心去面对我们的人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执着是非必生过患——读《世法哲言》所感

执着是非必生过患——读《世法哲言》所感

南无羌佛《世法哲言》教言:“是非由或自论,凡事之非,莫可于执,著之抗言之斗,自度非业加盛,终至入患,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挂怀”。记得佛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深山里住着一只叫善牙、一只叫善博的...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听佛号--眼镜蛇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听佛号--眼镜蛇

听佛号--眼镜蛇愚尝往某寺安居,寺中有株大杉树,上有无数鸟窝,下则有蛇穴。那回,正好蛋孵出几条小蛇,见人则速缩于洞内。亦不识为何种蛇。一日众师乘凉于树下,愚即蹲于蛇洞口,轻声念阿弥陀佛圣号。不到三声...

达真堪布:修除障法有一些觉受,如何应对?

达真堪布:修除障法有一些觉受,如何应对?

达真堪布:修除障法有一些觉受,如何应对? 问:修金刚萨埵除障法念百字明时,会有一些觉受,如何应对?答:修什么法都一样,你的心真正定下来了,有觉受是很正常的。觉受主要有明觉受、乐觉受、无分别觉受,还有...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90」“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90」“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大愿法师“开示”药师法门的健康长寿七法!健康长寿七法是:1.吃好;2.睡好;3.心情好;4.多放生;...

养生的秘诀

养生的秘诀

法云法师两位与我分别十年的友人,一朝重逢,他们惊异地问我:你怎么还是这么年轻,不减当年,赶快透露一招,有何驻颜秘诀?我不禁笑曰:不知两位仁兄有没听说过,有人探访当代寿星,望传授养生秘法,问曰:如何养...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昙猷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昙猷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昙猷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昙猷刚搬到赤城山,就遇到奇怪事情。这位自幼出家、修习禅定的僧人是敦煌人,后来云游到江东,住进石城山,边乞食边修行。再后来不知为什么,他又移到赤城山。于是怪事情就来了。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