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为人处世:过度的敏感是一种负担

负担

察言观色的功夫当然是要有的,但不能过于敏感,敏感过度往往会给自己套上枷锁,对办事和处世是没有半点益处的。

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心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卑感在作怪。有些人总希望自己是生活的强者,是别人心目中的优秀分子,可往往事与愿违,想象与现实之间有距离,这种距离促使他们更加敏感紧张,随时捕捉任何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信号。结果很有可能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心理循环:你越紧张兮兮的神经质,就越容易成为别人的话柄或笑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你的猜疑与敌意,这样就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

小莫到多年不见面的同事家去探望。这位同事已是商界的知名人物,每天造访他的人很多,十分疲劳。因此,对来家的客人,只要是一般关系的,一律不冷不热待之。

小莫以为自己会受到热情款待,不料到那里后,发现同事对他不冷不热,心里顿时有一种被轻慢的感觉,认为此人太不够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离去。他愤愤然,决心再不与之交往。后来才知道,这是此人在家待客的方针,并非针对哪个人的。他再一想,自己并未与人家有过深交,自感冷落,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于是又改变了心态和想法,并采取主动姿态与之交往,反而加深了了解,促进了友谊。

有一种敏感过度心理就是人们常说的心虚气短,他们都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心里却常发虚,他们过分发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态度的微小变化,其实别人并没有拿他们怎么着,但他总会以为大家在同他过不去。

前不久,单位的杨姐与马姐来朱某家串门,朱某热情款待,俩人走后突然杨姐来电话,说她的金戒指不见了,是不是掉在她家了。朱某四处寻找也没有发现戒指,就回电话说没有。可是杨姐却语气坚定地说:你再好好地找一找,这个戒指是24k金的,很贵重的。听了杨姐的话,朱某顿时感觉自己好像做了贼似的,脸上感到火辣辣的,好像姐妹们的眼睛都在盯着她。在单位看到姐妹们小声说话,怀疑是在议论她贪污杨姐的戒指。从此,朱某再也不愿意与同事们打交道了。

朱某的这种行为表现就属于过分敏感的心理,生活中确实常常有类似现象,别人丢钱丢物,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但自己却感觉不自在。这种人的感情比较脆弱,别人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往往会引起他们的过分恐慌与不安。

人都会长大的,然而年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童心的完全消失。事情经历得越来越多,才发现在我们这个不相信眼泪的社会里,敏感并不是最好的处世方法,尤其是不分场合、地点的敏感会给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在准备求人之前,自以为对方会给以热情接待,可是到场却发觉,对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比较冷淡。这时,心里就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其实,这是自己对彼此关系估计过度,期望太大而形成的。

不要让坏事影响自己的心情。过度敏感的人都有一种自贬自责的倾向。一个小小的挫折都往心里去,随即开始怀疑自己的全部。于是,所有外界的批评都是有道理的,应该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换一句话就是:我自己一无是处,太平庸了,是个傻瓜其实,搞清楚敏感的根源之后,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稍微进行一个自我反省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检讨继而全面否定。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指责很过分,那么你也要懂得回敬那个指责你的人,不要让别人自以为有权利无端指责你。碰到让你伤心的事,要努力寻找一个解脱的办法,比如你可以向朋友倾诉。跟别人交流得越多,就越能从相对化的角度看问题。原本认为很严重的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原本天大的事其实也很渺小。有了一次经历,下次就能够轻松地面对,要让自己从内心里接受正在发生的一切。这样,你的敏感心理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朋友,放弃那些敏感的包袱吧,以一颗轻松的心去面对我们的人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目犍连尊者与舍利弗斗法  神通不及智慧

目犍连尊者与舍利弗斗法 神通不及智慧

有一个国家国境邻海,海中龙王时常兴云作雨,致令水患时闻。须竭长者为消灾祈福,恭请释迦牟尼佛至国内应供。龙王虽明知佛陀莅临,却依然故我,大肆发威,水淹国。慈悲的释迦牟尼佛,护念众生性命,斋饭用毕随即施...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玄琬 (盛世律师)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玄琬 (盛世律师)

玄琬 (盛世律师)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宫内的大殿里挤满了人,可大殿里的气氛却无比庄严肃穆。这些人中,有身穿黄袍的太子,有头戴王冠的众王爷。另外一些人,却是平时...

达真堪布:在路上念百字明需要观想吗

达真堪布:在路上念百字明需要观想吗

达真堪布:在路上念百字明需要观想吗 问:在路上念百字明需要观想吗? 答:需要啊,尽量去观想,就是心里去想。金刚萨垛佛无处不在的,哪里都有:路上也有,地铁里也有,公共汽车里也有。自己一念,降下甘露,沐...

马尔康·坎培尔爵士的故事

马尔康·坎培尔爵士的故事

世界第一的赛车选手,最热衷的兴趣是找寻宝物。提及美国空军最杰出人物艾迪。里肯贝克,就不禁令我想起马尔康。坎培尔爵士。某次的晚餐会上,我坐在他们二人之间,他们的态度是那么的沉静,说话的语调也极为温和,...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五、正知正念、正观、正念与正智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五、正知正念、正观、正念与正智

三十五、 正知正念、正观、正念与正智˃第57 (60) 经﹙上p90﹚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善哉比丘不乐于...

佛教名词:【健康】-佛教的健康观

佛教名词:【健康】-佛教的健康观

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