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是不是一种迷信?

皈依是不是一种迷信?

问:皈依是不是一种迷信?
索达吉堪布答:今天讲的主题,是“佛教的人生教育”。或许有人会问:“佛教跟学校教育的理念和方向,会不会背道而驰、完全相反?”
实际上绝对不会。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很长时间。就拿佛教的皈依来说,皈依是皈依三宝——佛、法、僧,这是佛教的基本行为,也是佛教徒的入门标志。一个皈依了的人,不论是老师、学生,会不会就成了一种迷信?皈依对他会不会有什么损害呢?肯定不会。对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一、皈依佛:所谓的佛,假如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只是人们在脑海中虚构的,那皈依他肯定不合理。但事实上,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当时的印度,即现在尼泊尔的蓝毗尼花园中,确确实实降生过。

这个遗址,199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就是说,全世界对此是共同承认的。
佛陀降生以后成为王子,后舍弃王位出家,苦行六年,在印度金刚座成佛,之后到鹿野苑初转法轮,一生中传法49年,开演了八万四千法门,并于81岁示现涅槃,这是非常公认的一段历史。就像是老子、孔子等历史人物一样,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也曾实实在在地出现过。而且,他所宣说的佛法,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其实“佛”是梵语,意为觉悟者。我们不管是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一种觉悟。皈依佛的意思,就是要依止觉悟者,如同世间人依止老师一样。所以,皈依佛,跟我们的日常理念并不相违。
二、皈依法:法,指佛陀所揭示的真理,可以让人们离苦得乐。这种真理以文字形式存在,叫经律论三藏;若在人的内心现前,就叫戒定慧三学。
我们有了戒,才能生定;有了定,才能生慧。若想获得觉悟,这三者是任何人都不可缺少的。
那么,“戒”是什么呢?通俗地说,就是行为规范,用来规范人的言行举止。有些人一听到“戒”,就有点害怕,觉得佛教的条条框框特别多。其实不仅仅是佛教,就算是小学、中学、大学,学生们要守的校规也不少,乃至任何一个正规的团体,都有必须遵守的许多纪律。
其次是“定”。做任何一件事,如果心不稳定,一直处于浮躁、散乱的状态中,那什么都做不成。包括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搞课题研究,心也都需要安定下来。
最后是“慧”。有了行为规范,心也定了,才能产生取舍的智慧。否则,不知取舍、不会辨别,所作所为就是颠倒的。
所以,佛法的戒定慧三学,涵摄了人类的智慧精华。佛陀证悟并宣说了这样的真理,故而被称为觉悟者。
这一点,并非因为我是佛教徒,就在这里自卖自夸,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对此也是异口同声承认的。比如,爱因斯坦说过:“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也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既然他们都承认佛陀是觉悟者,佛陀的智慧也经得起长期推敲,那如果把信佛当成迷信,与民间的鬼神之说混为一谈,这就大错特错了。
三、皈依僧:僧,是追随佛陀足迹,修学真理、追求觉悟的人。如果想获得觉悟,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止这样的同行助伴。
可见,皈依佛、法、僧这三者,无论从逻辑上论证,还是从道理上分析,都是可以接受的。一个人如果皈依三宝、信仰三宝,对自己绝不会有任何损害。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毒心恶报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毒心恶报

毒心恶报过去有一个人,夫妇结婚好几年,他们一直渴望着有一个儿子。尤其丈夫等得最着急,为了生子,他就又娶了一个小妾。因为经过太太的同意,所以小妾是接回家里同住的。过了不久,这个妾真的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奉派去息诤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奉派去息诤

奉派去息诤在僧团里,依法修行证果的人很多,但犯戒的人也不少。像比丘中的迦留陀夷、提婆等,比丘尼中的修摩、婆颇、偷兰难陀等,都是常常犯戒的,他们的恶行、恶名声,常常让佛陀烦心,佛陀总是劝大家以优波离持...

达真堪布:为什么要在固定的时间做课?

达真堪布:为什么要在固定的时间做课?

达真堪布:为什么要在固定的时间做课? 既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固定的时间里做课呢? 达真堪布解答:一定要把佛法与生活融合到一起,把所有的修行都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但是很多人都没...

大表哥得肝腹水了,记发生在身边的杀业

大表哥得肝腹水了,记发生在身边的杀业

01今天听说大表哥得肝腹水了,他才50出头的人,得上这个病,听到这消息,我很是震惊。大表哥家原来在乡下,前些年家境很红火,在当地的乡镇的新街上,造了一栋门面楼。只是这几年来,家境却渐见衰败了。前年孙...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放下放下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放下放下

放下放下一次,坦山禅师与一位同参外出行脚,正遇上天降大雨,一条小沟立刻被雨水冲成了一条小河。他们正准备横穿小河,发现一位身着丝绸衣服的年轻姑娘,站在一边徘徊不前。显然,她不想蹚过小河弄脏衣服。来吧,...

索达吉堪布:阿底峡尊者的故事很精彩,跟大家简单讲一下。

索达吉堪布:阿底峡尊者的故事很精彩,跟大家简单讲一下。

以前玄奘大师开无遮大法会,国王和国家的所有人一起参加辩论,有些说是大小乘的辩论,有些说是内外道的辩论,不管怎么样,最后获胜。像阿底峡尊者,十五岁时通达因明的《正理滴论》,这在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