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道--爱语沟通

愛語溝通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需要好的人際關係,希望與別人相處和睦,能夠建立良好的友誼,彼此溝通意見,互信互助。人際關係相處得好,就是通常所謂的人緣好。人緣好是安全感的來源,是事業成功的要件。佛法認為善緣是助道的工具,是實現圓滿人生的機會,也是與別人互相影響,提昇人性的橋樑。因此,學佛修行的人應該重視如何與眾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大般若經》云:「十方世界如恆河沙等國土中,諸菩薩摩訶薩以四事攝取眾生。何等四?布施、愛語、利益、同事。

此段經文的意思是說,無論在任何地方,一切大菩薩總是透過四個基本原則與眾生建立關係,令其生起親愛之心,而引入佛道。這四個攝眾的原則,即是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也就是通過布施錢財、佛法,使雙方情誼逐漸加深,從而利於教化對方;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其心生歡喜,願意來親近,以達到度化的目的;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對方;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接近,隨眾生根性、所樂而一起共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這就是菩薩濟度眾生所行的四攝法。

許多人都想要改善人緣,但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這是因為不知道善緣永遠是建立在自己對別人的誠懇和尊敬上。人與人之間情感作用的原則即是互動,自己常關心別人,關切其生活、想法或痛苦,別人自然也會由內心對我表示關懷。人正因為能夠關愛別人,自己才變得堅強充實,也正因為與別人的關係是和好的,所以才有自在落實的感受。

在四個攝眾原則之中,「愛語攝」就是以良好的語言溝通,來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了解。語言是最普通、最有效的溝通工具,人們每天都要講話,所以學習講話技巧實在是非常的重要。

有一次,在菜市場上,兩個生意人由於爭吵互不相讓,結果打了起來,打成一團,旁邊立刻圍滿了許多觀看熱鬧的人。在市場買賣的朋友,趕緊將他們兩人拉開,但是兩個人仍然非常氣憤,彼此叫罵,咬牙切齒。為什麼他們會吵架呢?起因就是一個說薛平貴就是薛仁貴、一個說薛平貴不是薛仁貴,兩個人竟然為了這件小事而爭論起來,放下生意不做,憤怒的大打出手,破壞了彼此的友誼,說起來真是莫名其妙,是不是?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細心觀察檢討,即不難發現有許多人惡臉相向的原因,往往就是由於三句話不投機所引起的,比如夫妻的相處,語言溝通不合意,幾句話就吵起來,或親子之間的交談,略微不注意,很快就變成了代溝。

  不良的語言溝通,有幾種可能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情緒不穩定容易激怒生氣,稍不如意,就出口攻擊批評,責備別人,傷害對方的自尊。其次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顧自己的觀點,不考慮別人的立場,不允許別人插話,不耐心聽別人的意見。第三個原因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原則不敢說出真心話,作出錯誤的答應,或者勉強接受對方,委屈自己,事後反悔,造成困擾。最後一種原因就是缺乏說話的訓練不能適當表達自己的意思,而造成彼此的誤解。

當自己感覺受到別人刺激的時候,千萬不要馬上說話,一定要讓自己的情緒稍微緩和下來再開口,這樣才不會因衝動而說出激憤的話。自己要學習欣賞別人的意見,看別人究竟與自己的意思相差多遠。養成習慣用商量協調的方法與人溝通,減少爭辯逞強,避免勉強去接受別人的意見,因為這對彼此都沒有好處。此外,講話語氣要溫和,不可武斷,最重要的是要懂得隨喜讚揚別人,讚揚別人要針對事來讚揚,而且表示自己的真誠。這就是以良好的語言溝通與眾生建立善緣的方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捡拾与抓挠

捡拾与抓挠

一位禅师问他的徒弟:“这个房间里你最喜欢什么?” 机灵的徒弟指指酒杯。酒杯是以黄金和大理石制成的,价值肯定不菲。“那好,拿他走吧。”禅师说。徒弟不等禅师吩咐第二遍,立刻用右手紧紧抓住了那个酒杯。“你...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23.真正的好朋友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23.真正的好朋友

23.真正的好朋友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出家时,家中富有又有地位,结交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位名叫陀然的梵志,与他成为莫逆之交,感情有如兄弟。目犍连出家以后,他和陀然几乎没有连络,虽然偶尔也想起老友,但因...

佛教因果故事:他本天生贱相,只因做了这件事而官运亨通

佛教因果故事:他本天生贱相,只因做了这件事而官运亨通

唐朝名相裴度(765年-839年)在年轻时曾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仅以教书糊口维生。他的学问虽然非常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789年有一天,25岁的裴度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行禅师正...

意志坚定

意志坚定

意志坚定弟子问禅师:师父,该如何使身心清静呢?禅师回答说:有个人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说他眉头泛光,当天就能变成富翁,于是他就直接走到别人的金铺里,当着别人的面伸手拿柜子里的金银,结果被人抓住送进了衙门...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自求多福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自求多福

自求多福里有张媪,自云尝为走无常,今告免矣。昔到阴府,曾问冥吏:事佛有益否?吏曰:佛只是劝人为善,为善自受福,非佛降福也。若供养求佛降福,则廉吏尚不受赂,曾佛受赂乎?又问:忏悔有益否?吏曰:忏悔须勇...

有福报,钱就会追你?真的是个误会!

有福报,钱就会追你?真的是个误会!

当你有福报时,钱就会来追你?当你有福报时,钱就会来追你。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且也都能讲得头头是道:福报太重要了,当福报不大时,就算能上天入地,也搬不动几个钱。这个社会有的人所以一直失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