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以素食为美

在宋代,吃得上肉是地位和生活富裕的象征。那时候,还没有骟猪的技术,猪肉的味道不是很好,所谓吃肉,可能主要是吃羊肉。有一句俗谚可以佐证:苏文熟,食羊肉;苏文生,食菜羹。意思是说,熟读了苏东坡的文章,便可以登第做官,吃得上羊肉。据说那时京城官员有一种福利待遇,每月可以领取一份羊肉钱;否则,就只能终身为民,以菜羹度日。俗谚说的是北宋的情况。其实,南宋也是如此,也崇尚食羊肉。羊肉被视为上品,不是轻易能吃得到的。

与当时社会崇尚肉食的主流饮食观念相异,陆游则开风气之先,坚定地以素食为美,以田园菜蔬为美。

陆游把素食和田园菜蔬写进诗里,用诗的手法、诗的语言进行讴歌,抒发自己的感悟,表达素食和菜蔬更有利于人的健康的新理念。陆游一生写了60 年诗,保存下来的诗作有9300 多首。其中赞美素食和田园菜蔬的诗究竟有多少首,尚无具体数字,但表述一个相当多的模糊概念,应当没有夸大之嫌。读者可以翻翻陆游的《剑南诗稿》,品一品那些清新的脍炙人口的素食诗和田园菜蔬诗,就会觉得我所说的相当多并非虚言。

陆游一生都喜遊寺院,好交僧徒,也许是受佛教的影响,他对饮食一直比较节制,主张少食、素食、清淡;上了岁数特别是进入老年以后,更是以粥品、素食和蔬菜为主,并以此为乐事、美事。陆游有一首题为《素饭》的诗就着重表现了吃素菜时的生动情趣和欢喜心情: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松桂软炊五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时招林下二三子,气压城中千百家。缓步横摩五经笥,风炉更试茶山茶。诗人作这首诗时已81 岁。他为了保养脾胃,多年来已不吃肉食,但所用的餐具却仍然是美器。他常常在松树桂花之下用文火烹煮五粒子饭,用醋酱自调茄蔬,并邀两三个饱学之士同食,那种清爽之气是城里千百人家所不能比的;吃罢饭大家以手交错摩腹,缓缓散步后再点起炉子煮茶品尝,情调是何等的高雅。

陆游还亲自开辟菜园,种植菜蔬。在他看来,种菜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劳作,更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它既能自给自足,又能放松心情、活动筋骨。且看他那首《种菜》诗所表现出的悠闲:菜把青青间药苗,豉香盐白自烹调。须臾彻案呼茶碗,盘箸何曾觉寂寥?种上各色蔬菜和可食用的药苗,加之豆豉香盐,精心烹饪,不仅美味可口,也可在操作过程中尽享无穷的乐趣。有这样好的心态,有这样美味的食品,人怎能不健康长寿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老板办公桌摆件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摆的 这些常用的物品就不行

老板办公桌摆件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摆的 这些常用的物品就不行

自古以来,风水布置就是世人所看重的,有人希望通过办公室风水布置增加财运,有人希望该改变运气、有人则希望步步高升其实对于办公室来说,有些绿植并不适宜摆放在办公桌上,而老板办公桌摆件风水也值得注意,搞不...

星云法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三天,也是本次讲座的最后一天,今天我所要讲的题目是:‘佛教对知见的看法’。我们对很多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对于大千世界,乃至整个宇宙人生,也都别有一番不同...

素瓜仔鸡

素瓜仔鸡

材料:罐头花瓜、素鸡、姜片、乾香菇作法:1、素鸡先炸过,让表面紧实,煮起来会更有口感,慢慢的炸到表面都酥硬的程度,如果不想起油锅也可以找现成的材料取代2、油捞起后,用锅内残余的油爆香香菇,这次用乾香...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一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一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一弟子弘永记在念佛道场,有的道场早上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有的道场早上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应懂得为什么我们念阿弥陀佛,不然人家看到我们和尚就说你们是念阿弥陀佛的。为什么要念阿弥陀...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生命最后的请求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生命最后的请求

生命最后的请求山林里,一个猎人的母亲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整天疯疯傻傻地说胡话,各种药物都无济于事。他去请教一位长者,长者告诉他说,怕是中了邪了,只能用猩猩的血镇一镇。尽管猎人并不相信这种方法真能治病,...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爱欲品·第二十四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爱欲品·第二十四品

爱欲品第二十四品口臭的金鱼放逸人的贪爱,如同蔓草到处增长(攀缘),他们不停地生死轮回,一如林中的猿猴不停的寻找水果。(偈334)在此世间,如果为恶欲所缠缚,苦痛增长如同雨后的毘罗草(注)。 (偈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