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你不生气:醒悟

醒悟

做人时时要有居安思危的态度。安逸的现状不见得稳固,如果不善加维护,随时保有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那安逸的环境便容易变成困境;反之,尽管身处非常困苦的境地,也可能摆脱困境。

自性即佛性,与自己的身体,其实是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而且可以没有内外之别,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自性,但不能因此说自性是不存在的。我们对人间世相的认识,往往如我们钻进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瓶中,瓶子是腹大口小,并且是不透明的,让许多人埋没一生,未见过自己真正的面目。

退一步海阔天空。该回头时且回头,不要执意去钻无意义的牛角尖,用一颗平和的心去看世界,你会发觉天地之广大,也会感悟纷争和痛苦如过眼云烟般不值一提。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必再去追究,过分地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和懊悔,只能徒增烦恼。要着眼于对希望的积极追求,才能把握住现在和未来。

人从一生下来,就注定要面临死亡。这个过程也许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百年。这些不同的人生,也有其相同之处,与疾病的抗争和对死亡的恐惧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磨难。

也许你的外婆会成天跟你念叨,她一点也不怕死,她老啦,很快就要死了,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她很想再活一些年。她念叨自己快死了,实际上是暗藏着一种愿望:希望在她离世之前,得到小一辈人更多的关注,她哪里舍得离开你们啊?她说她快死了并且她不在乎的时候,她是多么的害怕和绝望啊,她真是很希望时时刻刻都和你们在一起。但是她也知道年轻人们有自己长远的生活,哪里能够成天都陪着她呢?看看呀,这就是可怜的老人,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的内心是多么凄凉和绝望呢?你有没有认真地对待过他们的愿望呢?

当我们步入老年,便不再期待将来,因为在老人眼里,将来是死亡的代名词;当人类步入老年,便开始回忆过去,因为只有沉浸在回忆中,才会暂时忘却疾病的痛楚和对日益衰老的无助。对于人来说,不可知的才是令人恐惧的,人类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对死亡的恐惧,死后的一切都不可知,死亡即代表消失,即使生前视如生命的名利、财富、亲人、爱人你也一样都带不走。

面对死神的降临,即便是再高明的医师、再至亲的家人也束手无策。你可以延迟你的死期,但你却无法逃避死亡。在你的灵魂与身体分开的一刹那,你呼喊着亲人的名字,进入了不可预知的世界。从出生到死亡,人的一生注定要历经磨难,直到死亡真正到来那一刻,一切磨难才得以宣告结束。

人活一世,除了经历着生、老、病、死外,总在不停地追求着什么,财富、地位、名气、爱情它们不断地膨胀着你的欲望,拉你堕入无底的深渊。得到与得不到,都因你心中有欲念而生出无尽的烦恼,让你的心灵得不到净化和超脱。

人生不仅要面对得于失的烦恼,还要面对宽容与接受的洗礼。世上无完美之事,一味的批评和苛求只能给自己招致痛苦和麻烦。

有一位老教授非常喜爱兰花,读书之余,他最大的的爱好就是养兰花,把兰花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用心照顾。

一次,老教授要出门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保姆,要悉心照料那些兰花。在老教授不在的那段时间,保姆把兰花照顾得很好,但有一天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摔碎了,兰花散了一地。保姆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老教授回来后,向他赔罪领罚。

老教授回来后,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是希望用来养心的,同时也是为了美化家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老教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挂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同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作夫妻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

那么我们就会为我们烦恼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有你不知道的大道理~

素食,有你不知道的大道理~

一直以来,对于素食的误解之一就是宗教意义上的素食教条。那么今天咱们不讲主义,只从健康的本源上唤醒素食的清透好味~五谷杂粮制造快乐的高能量食物五谷杂粮的代表性食材有稻米、糙米、小麦、大麦、玉米、荞麦、...

吃素有什么感应

吃素有什么感应

长期吃素食是很好的,因为吃素食就是间接的放生,对于我们来说少吃肉类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我们每天坚持食用素食也是很好的,时间长了,我们可能见到肉食就感受到罪过。这对我们增加福报也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就...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在成都举行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在成都举行

1月9日晚,汇聚了众多艺术家的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在天府之国成都西南剧院如期举行。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王冲副区长、博山区民宗局于忠才局长、博山区文化局尹玉刚局长,与现场的一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禅茶音乐爱...

周安士:卷三 决疑论 欲海回狂

周安士:卷三 决疑论 欲海回狂

统论淫业类(八问答)因果析疑类(八问答)杂问防淫类(十问答)受持破惑类(十问答)胎娠差别类(十二问答)形灭神存类(六问答)中阴异同类(七问答)性学阐微类(七问答)恶道缘由类(十问答)婚嫁穷源类(八问...

如何挽回一个男人的心 90%的女人都用的方法

如何挽回一个男人的心 90%的女人都用的方法

中国的男人是内敛的,是更多沉默的,真的是这样的吗?女人像水一样温柔,男人像山一样伟岸。女人多变,而男人基本上很少变化,那女人如何挽回一个男人的心呢?下面就和你分享90%的女人都用的方法。1、男人觉得...

懂得因果与明信因果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

懂得因果与明信因果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

略说因果业报什麼叫做因果?因果即是佛法,佛法即為因果。因為佛法包括宇宙间一切有為无為的真谛,释迦佛陀在娑婆世界说法四十九年,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总括起來,不离因果二字,也就是佛法。简单的说,宇宙间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