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老做小

在佛教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个信徒到寺院拜佛,知客师招呼过后,随即对身旁的老和尚说:“有信徒来了,请上茶!”不到两分钟,又对老和尚说:“佛桌上的香灰要记得擦拭干净!”“拜台上的盆花别忘了浇水呀!”“中午别忘了留信徒吃饭!”只见老和尚在年轻的知客师指挥下,一下子忙东,一下子忙西。信徒终于忍不住好奇的问老和尚:“他是你什么人?怎么总是叫你做这、做那的呢?”老和尚得意的说:“他是我徒弟呀!我有这样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信徒来时他只要我倒茶,并不要我讲话,他只要我留信徒吃饭,并没有要我烧饭,平时寺里的一切都是他在计划,省了我很多辛苦呢!”信徒不解,再问:“不知你们是老的大,还是小的大?”老和尚说:“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有用呀!”

“敬老尊贤”,这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俗谚也说“和尚要能老,老了就是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甚至佛经里的“弃老国”,以及中国古代的“西汉四皓”,都是在说明老人智能的宝贵。

老人的智能与经验,固然是家庭、社会的一大资产;然而一个社会的发展,也不能缺少年轻人的活力与动力。现代的家庭里普遍有“婆媳问题”、“代沟问题”。其实,只要身为婆婆的不要存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心态,而能改成学习老和尚“老做小”的精神,把媳妇当成自己的女儿般疼爱,媳妇也能视婆婆如亲娘一样的尊敬、孝养,家庭怎么会不幸福呢?

父子之间的代沟问题,只要身为父亲的,不要凡事以权威性的命令,而能改以关心、辅导、协助的立场,学习老和尚的“交棒”而享“清福”的心情,看着儿女成长,儿女也能学习、尊重父亲的经验、智能,不要燥进、排斥,如此又何来代沟之有呢?

其实,人生原本无所谓的大小、高低、好坏、贵贱,完全是在于自己的观念。达赖喇嘛在荣获诺贝尔奖时说:“我还是一个不增不减的和尚!”陈水扁先生也说:“当总统和不当总统,其实都是一样的!”

俗语说:越是成熟的稻穗,头垂得越低。自古以来,越是礼贤下士的帝王,越是以贤名留芳;越是不耻下问的老师,越是能以学问传世。所以,人际之间,只要能够做到“老做小”、“小敬老”,家庭必能融洽,社会必能和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健康美味的素食比萨饼

健康美味的素食比萨饼

现在有许多孩子,喜欢尝试西餐的口味。但很多家长们已经知晓,在动物饲养阶段,使用的是添加有多种促生长激素和大量抗生素的非天然饲料,因此恐惧这些以肉食为主的西式快餐,会对孩子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危害,如早...

电视里讲述的杀生惨报故事

电视里讲述的杀生惨报故事

电视里讲述的杀生惨报故事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讲了一则造杀业得恶果的故事在江西省龙南县,有一个叫曾家围的村庄。有位名叫曾成香(化名,下同)的白叟,前些时间让人给活埋了。活埋他的是他的老同伙钟义纯,而...

【素食养生】学佛人吃素的用意?

【素食养生】学佛人吃素的用意?

学佛一定要吃全素吗? 释迦世尊当菩萨的时候,发愿要摄受五浊恶世,邪见烦恼深重的娑婆众生,以这样的悲愿广行菩萨行,最后成就佛道。所以世尊具足了方便善巧,摄受娑婆众生人天善法,以便拔除众生堕落到三恶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心司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心司钟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

资深语文老师:海量阅读是新高考语文取胜的不二法门!

资深语文老师:海量阅读是新高考语文取胜的不二法门!

资深语文老师:海量阅读是新高考语文取胜的不二法门!新高考来临,对考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光学课本,根本就无法看懂考卷的阅读材料。所以,大量、全面的阅读对每一个想在高考中取得语文高分...

知义法师:家人反对布施结缘,是否有罪

知义法师:家人反对布施结缘,是否有罪

知义法师:家人反对布施结缘,是否有罪 问:我自学佛以后,对自己的财物看得很轻,有机会就做点布施结缘的工作,但家人反对,是否有罪?答:你能把财物用来布施结缘,这是真正地得到佛法的受用,倘能做到‘三轮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