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老做小

在佛教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个信徒到寺院拜佛,知客师招呼过后,随即对身旁的老和尚说:“有信徒来了,请上茶!”不到两分钟,又对老和尚说:“佛桌上的香灰要记得擦拭干净!”“拜台上的盆花别忘了浇水呀!”“中午别忘了留信徒吃饭!”只见老和尚在年轻的知客师指挥下,一下子忙东,一下子忙西。信徒终于忍不住好奇的问老和尚:“他是你什么人?怎么总是叫你做这、做那的呢?”老和尚得意的说:“他是我徒弟呀!我有这样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信徒来时他只要我倒茶,并不要我讲话,他只要我留信徒吃饭,并没有要我烧饭,平时寺里的一切都是他在计划,省了我很多辛苦呢!”信徒不解,再问:“不知你们是老的大,还是小的大?”老和尚说:“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有用呀!”

“敬老尊贤”,这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俗谚也说“和尚要能老,老了就是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甚至佛经里的“弃老国”,以及中国古代的“西汉四皓”,都是在说明老人智能的宝贵。

老人的智能与经验,固然是家庭、社会的一大资产;然而一个社会的发展,也不能缺少年轻人的活力与动力。现代的家庭里普遍有“婆媳问题”、“代沟问题”。其实,只要身为婆婆的不要存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心态,而能改成学习老和尚“老做小”的精神,把媳妇当成自己的女儿般疼爱,媳妇也能视婆婆如亲娘一样的尊敬、孝养,家庭怎么会不幸福呢?

父子之间的代沟问题,只要身为父亲的,不要凡事以权威性的命令,而能改以关心、辅导、协助的立场,学习老和尚的“交棒”而享“清福”的心情,看着儿女成长,儿女也能学习、尊重父亲的经验、智能,不要燥进、排斥,如此又何来代沟之有呢?

其实,人生原本无所谓的大小、高低、好坏、贵贱,完全是在于自己的观念。达赖喇嘛在荣获诺贝尔奖时说:“我还是一个不增不减的和尚!”陈水扁先生也说:“当总统和不当总统,其实都是一样的!”

俗语说:越是成熟的稻穗,头垂得越低。自古以来,越是礼贤下士的帝王,越是以贤名留芳;越是不耻下问的老师,越是能以学问传世。所以,人际之间,只要能够做到“老做小”、“小敬老”,家庭必能融洽,社会必能和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宽心:空非空,有非有

星云大师宽心:空非空,有非有

星云大师宽心:空非空,有非有有个叫李大福的中年人,不务正业,每天都要上茶楼喝早茶。有一天,他从茶楼窗口向下望,看到地下有一串钱,贪心大起,急忙奔下楼去捡拾。谁知道近前一看,原来是一条死蛇,哪里有钱的...

年的回味: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年的回味: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人生如茶需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一年转瞬即逝,春节蹦着欢快的步伐而来,大家忙着辞旧迎新。哪怕一路坎坷,我们终将释怀,对过往挥手再见。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累也...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69」“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69」“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今天我还和大家分享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也就是告诉大家要非常重视这个十二大愿,因为药师佛法门的精髓就在这个愿力里面,所以今天...

54.住于专念

54.住于专念

54.住于专念有关央掘摩罗成为比丘的消息,很快便传遍城中。居民都轻松了一口气。邻近的国土也闻得这宗杀人犯被感化的消息,因而对佛陀和他的僧团更为景仰。越来越多聪明敏锐的年青人,都舍弃他们原本的教派来追...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13)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13)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辰三烦恼浊烦恼浊依想阴成。既根尘相对,便生六识。心指第六意识,忆谓追忆已往,识是分别现在,诵习以备将来。由于...

习气:残余的被积蓄的烦恼

习气:残余的被积蓄的烦恼

有一天,舍利弗与佛陀站在太阳下,忽然飞来一只鸽子,停留在舍利弗的影子上。可是在舍利弗影子里的鸽子始终处于警备、不安的状态,好像惊弓之鸟,身体不停的颤抖。过了一会儿,它飞离了舍利弗的影子,停留在佛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