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佛法心要

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云居顽庵德昇禅师,龙翔士珪禅师之法嗣,俗姓何,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德昇禅师二十岁出家得度,受具足戒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专门习讲经论。

后又放弃讲习,投礼文殊心道禅师座下,请问佛法心要。

文殊心道禅师示偈云:

契丹打破波斯寨,夺得宝珠村里卖。

十字街头穷乞儿,腰间挂个风流袋。

德昇禅师正要开口拟对,文殊心道禅师却道:莫错。

不得已,德昇禅师只好退下,专精参究,三年后方得契旨。

此后,德昇禅师礼过佛性禅师(大沩法泰禅师),因为机缘不契,不久即离开,后又前往福建鼓山,礼觐竹庵士珪禅师。

初礼士珪禅师,德昇禅师便问:国师不跨石门句,意旨如何?

[国师不跨石门之话头出自福州鼓山神晏兴圣国师之接众法语

一日,有僧问兴圣国师:如何是省要处?兴圣国师道:汝还耻么?兴圣国师接着开示道:今为诸仁者,刺头入他诸圣化门里,抖擞不出。所以向诸人道,教排不到,祖不西来,三世诸佛不能唱,十二分教载不起。凡圣摄不得,古今传不得。忽尔是个汉,未通个消息,向他恁么道,被他蓦口掴。还怪得他么?虽然如此,也不得乱掴。鼓山寻常道,更有一人不跨石门,须有不跨石门句。作么生是不跨石门句?鼓山自住三十余年,五湖四海来者向高山顶上看山玩水,未见一人快利,通个消息。如今还有人通得也未?若通得亦不昧诸兄弟;若无,不如散去。珍重!兴圣国师遂作偈曰:

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

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竹庵士珪禅师应声喝道:闲言语。

德昇禅师一听,言下大悟。

德昇禅师后出世,住江西云居开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适可而止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过去在印度有个小国叫未登伽城国,城中有个仙人,相貌丑陋的世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虽然如此,但他在山中坐禅已修得了五种神通。当时国中有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国王把她召进宫后就倍受宠爱。后来因...

佛教故事: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

佛教故事: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

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有一次,佛陀和他的弟子走在路上,那天的太阳格外强烈。到了中午的时候,佛陀饥渴难耐,便对弟子说:刚才我们不是经过一条小溪吗?你去弄些水回来。侍者于是拿着盛水的容器去了。路并...

海涛法师:梦到拜神时,神明跑到一边去,为什么?

海涛法师:梦到拜神时,神明跑到一边去,为什么?

海涛法师:梦到拜神时,神明跑到一边去,为什么? 问:有一次作梦,梦中到一间神庙,跪下来礼拜,结果神明跑到一边去,不知道为什么? 答:如果过去世有受菩萨戒,或是现世有受五戒,乃至只受一条戒,你到一般的...

放生指南:居士谈放生的几个注意事项

放生指南:居士谈放生的几个注意事项

一、放生种类的选择什么是放生?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将被捕获的鱼、鸟等生类放之于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便称之为放生。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

净土法门法语:你每天诵经念佛,所修的那点福,那点善,全从口里漏失了,怎么从口业漏失了?

净土法门法语:你每天诵经念佛,所修的那点福,那点善,全从口里漏失了,怎么从口业漏失了?

1 《无量寿经》一开端,佛就教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个道理很深。日常生活当中,喜欢批评人、随意批评人,殊不知这是最大的过失,你每天诵经念佛,所修的那一点福、那一点善,全都从口里头流出去了...

工作时的几次梦

工作时的几次梦

工作时的几次梦99年前后几年,是奶奶的坎坷岁月,真是人到老来百事哀:她先是摔伤了手臂,后面又摔倒,跌伤了腿,起居非常不便。后来又接连生了几场病,且都濒于危境。98年我毕业到外地工作后,家中频频传来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