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修学手册:茗山法师:什么叫守五戒修十善

茗山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报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逐步趋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健康长寿,受用如意,众人爱敬,善名流布,身心安康;来世不堕三途,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超凡入圣,成佛度生,其功德实不可估量。如居士破此五戒,不仅不是清静居士。而且不能进受大小乘戒,一切律仪不能护持,一切善法不能增长,更谈不到成佛度生了。出家比丘以前四戒为根本戒,应清净受持,不得毁犯。譬如一切植物,根被破坏,枝叶花果皆不得生,如人断头,不可复活,于僧团中不得共住,永弃于佛门之外,死后堕落三途,长期受苦。

因此,希望信众不要好高鹜远。要脚踏实地,先从五戒修起,戒杀、盗、淫、妄语、饮酒。

怎样戒杀呢?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被杀的众生肉都不应吃。当念众生如父母,如同六亲眷属,如同自己身体,等无差别。古人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菩萨戒中就有一条不食肉戒。因此,汉族佛教徒千余年来,一直是吃素不吃荤。已成为优良传统。不仅如此,更应对一切众生常起慈悲爱护之心,勿起贪嗔杀害之念,常护生,常放生。不打人,不骂人等等,在日常行动中多方面去修持戒律,才是真正佛弟子。

怎样戒盗呢?我们对公共财物,私人财物,寺庙和僧众财物,不能侵占,乃至一草一木,不得不给而自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违反世法偷税漏税,无票乘车,冒名顶替,贪污舞弊等。都不应为。不自盗,不教他盗。不见盗随喜。我们佛弟子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应当守护,勿起贪心。做到清心寡欲,勤俭持家,廉洁自重。

怎样戒淫呢?在家居士,唯制邪淫。除正式配偶外,不可有任何淫秽行为。出家比丘,全断淫欲,如或干犯世间一切男女,都叫破戒。经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又说:淫佚而生,不如贞洁而死。

因此,我们佛弟子应当誓守此戒,常修不净观,多多念佛,避绝犯缘,克制欲念。

怎样戒妄语呢?妄语有四:一者妄言,谓口是心非,欺诳不实;二者绮语,花言巧语,伤风败俗;三者恶口,辱骂毁谤,恶语伤人;四者两舌,向此说被,挑拨是非。还有一种大妄语。如凡夫自称圣人,说我已证罗汉等,其罪极重,更不应犯。以上四种妄语,要坚持勿犯。另有一种方便妄语,是为了救人急难,护他生命,方便权巧,说些慈悲利济的话,不算犯戒。如果为了方便自己,说假话,打妄语,应立即忏悔,不可再犯。

怎样戒饮酒呢?学佛人一切酒皆不可饮。除因重病,非酒莫疗者,所谓药酒,还应告知大众,方可饮用。无病,一滴不可沾唇,古代有一优婆塞因破酒戒,遂致五戒俱犯,种种过失,由此产生。贪饮酒者迷了心窍,失了智慧,易出事故。犯法丧生。因此,学佛人防患未然,应持酒戒。

我们将入佛门,先要皈依三宝,既进佛门,必须受持五戒,这是我们学佛成佛的基础。因此。我们应把五戒学习好,守持清净,不可有一点违犯。如果能这样,才能不失人身,不堕三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金玉良言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金玉良言

有位孤寡老人,退休金足够他的日常花销,每天吃饱了出去溜溜弯下下棋,逗逗隔壁邻居家的小孙子,生活倒也自得其乐。人上了年纪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的,这不,老人早上起来就感觉头重脚轻,想吃点药吧!家里还没有了...

人气女星小燕子赵薇:素食生活找到人生答案

人气女星小燕子赵薇:素食生活找到人生答案

赵薇说:很多人都是因为痛苦才亲近佛法,我当初也是一样。因为周围的人没法给你最好的解答,你只能自己去找。 佛法博大精深,只要你进到佛法里找,都可以找到答案,佛教里有辩经,但凡夫俗子没法辩赢,因为那是一...

皇帝饶他命,鬼神不答应

皇帝饶他命,鬼神不答应

皇帝饶他命 鬼神不答应 羊聃,字彭祖,晋朝时的庐江太守。为人苛刻粗暴,倚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姻亲,任意恣纵之极,就是有一点小怨小忿,必定施加刑戮。世上也真有见义勇为、真不怕死的人。征西大将军庾亮,用槛车...

想要长久恩爱 做和合术挽回后要记得改变自己

想要长久恩爱 做和合术挽回后要记得改变自己

男女之间有分有合,当感情出现问题后,人们就会采用各种方法去设法挽回,而其中就有不少人会求助于道教,希望借助道教中的和合术来挽回感情。倩倩和他男朋友两人以前挤在一个小单间,后来两个人生活条件变好了,就...

恒强法师:原始佛教之中道 第三章 有无中道

恒强法师:原始佛教之中道 第三章 有无中道

第三章 有无中道所谓有无,指有见、无见。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有其真实性。无见,相对于有见,又称无有见、非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没有真实性。如《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说:世间众生多堕二见,谓有见无见,堕...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善延子寿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善延子寿

善延子寿农夫陈四,夏夜在团焦守瓜田,遥见老柳树下,隐隐有数人影,疑盗瓜者,假寐听之。中一人曰:不知陈四已睡未?又一人曰:陈四不过数日,即来从我辈游,何畏之有?昨上直土神祠,见城隍牒矣。又一人曰: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