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清净,是因为身不清净

古人说的,身安道隆。修行是要有基础,一个是物质基础,一个是身体基础。

先说物质基础,你要用功办道,要有物质保障,最起码的吃住都要解决。解决了吃住,还要找个风水好的地方,气场比较旺,比较适合修行。凡是风水好的地方,都有人在修行。不仅有人在修行,连山精鬼魅,老虎猛兽都喜欢在那里修行。就像佛教名山中,有凡夫也有圣人一样。也有猛虎。以前的修行人,都是猛虎皈依,甚至老虎作他们的侍者。这个故事很多,可见物质条件的重要。

第二个是身体条件。现在很多人修行上不得力,这个和身体不清净有关。比如说郁闷,或者烦躁,乃至妄想多,要知道这里面都有物质作为基础。所以修行的人,要转变身心时,一定都是身心一起改变。心改变了,身体也跟着改变。

比如说郁闷,心寒。有的人莫名其妙的就会心寒,甚至噩梦连连,这都是身体内隐藏些负面的信息在作怪。中医说的,就是淤血,浊气,甚至经络不通。就会导致这些原因。

比如有的人去念地藏经,就会想去上厕所,或者看到肉都觉得恶心。这就是代表身体内的物质在清净的过程。比如你喜欢吃肉,那也是有物质基础,就是体内不清净,会产生对肉类物质的渴望。等你体内清净了,欲望就消失了。

有个人烧山过,他就喜欢吃咸鱼,三餐不吃,就心口抓的难受。就像有的人三餐不吃肉,就感觉没有味道。后来他去念佛后,竟然不爱吃咸鱼了,也吃起素来了。这说明他体内的物质清净了。

学佛,我建议不要只会读书,你会读佛学,读了一辈子,你都无法成就。为什么,读书都是属于意识层面的。你明明知道不要烦恼,怎么就烦恼起来了?你明知道嗔恨火烧功德林,但一遇到事情就容易发火。有时候你克制不想让发火,结果把邪气藏在心里,反而自己生病了。现在女人得子宫癌,乳腺癌,就是有怨气不敢爆发出来,藏在身体内,结果转成了变异的细胞,这就是癌症。

修行一定要懂得调整身心。楞严经说的,你一动念,身体就产生变化,就变出物质来了。就像你一起嗔恨,体内毒素已经形成,你如果发泄出来,其实就是排毒的过程。你不发泄,也要通过念经来转化他才可以。你如果长期积累这些负面情绪,就导致人生病,性格怪异,甚至心地不柔软,这里面就是地狱。

再比如开智慧,你要是色身很浑浊,脑袋也浑浊,你想要开智慧,那也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修佛还是修道,都注重饮食的清淡,人吃的清淡,精神清爽,智慧就容易开发。念经也不容易昏沉。以前志公禅师说的,喝酒吃肉后去念经,犹如吐血喷经,不仅没有功德,而且有罪过。

我常劝人,要多念经。念经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佛经不是用来理解的。某部经讲什么道理。如果你觉得经是用来讲道理的,道理还是思维层面的东西。经文是用来修行,你慢慢的念,自然能得到身心的安乐。

以前的人念经,很精进勇猛。比如法华经可以念十万部。有个人在普陀山出家,很精进,每天念地藏经,上午三部,下午三部,晚上三部。你慢慢去念,念的过程,自然就感受不一样。也是转化身心的一种方式,因为佛经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把吃苦当成吃补

星云大师:把吃苦当成吃补

人,大多数都喜欢尝甜头,不欢喜吃苦。其实,人生本味,酸甜苦辣,百味杂陈。有人喜甜,有人爱酸,有人吃苦,有人好辣;一桌佳肴,有酸甜苦辣,能够各食其好,各取所需,皆大欢喜!“酸甜苦辣”既是人生本味,如果...

如何挽回一个人

如何挽回一个人

分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回忆,也许你很爱他,可是他并不爱你了,在追究原因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好好的分析下这个人是否值得你去挽回,因为如果他不爱你了,即使挽留回来也没有任何意义,迟早还是会再次分手...

佛教故事:罗汉菜:到阎罗王前求索儿命

佛教故事:罗汉菜:到阎罗王前求索儿命

到阎罗王前求索儿命在法句喻经中说:从前有个婆罗门,少年出家,到了六十岁还不能得道,依婆罗门法,六十不得道,即可回家娶妻。这位婆罗门便归家娶妻居住,不久便生得一端正可爱的儿子,长到七岁大,攻书上学都很...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问:曾闻老恩师云:观世音菩萨经,唯有普门品才是真实,其他(高王经白衣大士咒等)皆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不是观音经,为何白衣大士咒亦记载在佛经上呢?(江宽玉)答:高王经咒等,...

个人利益与佛法相对立时,应如何取舍?

个人利益与佛法相对立时,应如何取舍?

有一次,和一位远方师姐微信聊天,谈到了共修的殊胜时,师姐竟然很是郁闷,她说:“我们这个地方现在共修不方便了。”“为什么这样说?”我感到很疑惑。“唉,之前的共修场所没有了。”这位师姐唉声叹气地说。“为...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91-19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91-195)

191、庄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惠施在魏国当相国,庄周跑去要与他会面。惠施听人说,庄周这次来魏国的目的,是想取他相国之位而代之,所以十分紧张,命令官兵在都城搜捕了三天三夜,但还没抓到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