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元朝时,浙江吴兴有个名叫觉岸的僧人,写了一部名叫《释氏稽古略》的书,其中记载了马郎妇的传说。

  在唐朝的宪宗元和十二年,陕西某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美貌的提篮卖鱼少女。当地的少年见了,都争着想娶为妻子。于是少女就向所有的求婚者提出要求:如果有人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我就嫁给他。

  到了第二天清晨,能背诵普门品经的人竟有二十人之多。少女说我一个女子怎么能许配二十个人哪。于是少女又给这二十个少年每人一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说谁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就嫁给谁。

  到了第三天清晨,又有十位少年能通顺地背诵金刚经。于是少女又给这十位少年每人一部七卷本的《法华经》(又名《妙法莲华经》),说如果有人能在三日内熟诵出七卷《法华经》,我就嫁给他。

  到了三日期限,只有一位姓马的少年能熟背《法华经》,于是提篮卖鱼的这位少女就答应嫁给这位马郎。

  按照当时的风俗,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当把这对新婚夫妇送进洞房时,提篮卖鱼的这位少女说自己身体感到有些不舒服,请马郎暂时出洞房,让她休息片刻。可是,未等参加婚礼的客人散去,这位卖鱼的少女竟死去了,而且眼看着少女的尸体就腐烂了。于是只好立即将少女埋葬了。

  把少女埋葬后的不几天,就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老和尚,要求见马郎新娶的媳妇。马郎告诉老和尚说媳妇病故已葬埋。老和尚要求去看马郎媳妇的坟。等到把老和尚带到马郎媳妇的坟前时,老和尚用手中的锡杖很快就把坟拨开了,等到把棺材打开,根本没有少女的尸体,棺内只有一块用黄金制成的锁子骨。

  老和尚用锡杖把黄金锁子骨挑起来给围观的群众看,并当场向群众传播佛法说:你们陕西这个地方的习俗一直是喜欢骑马、射箭,这是好斗的表现,这说明你们还不知道世上还有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佛、佛法和僧侣,这是真理的化身。你们如果不明真理,就会犯下罪障,产生种种恶报。这位嫁给马郎的卖鱼妇,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菩萨是用这种方法来教化、启迪众生明白真理,普济众生。这正体现了菩萨的慈悲威德。老和尚说完这番话之后,就腾空飞去了。

  从此以后,陕西这个地方信仰佛教的人就一天比一天的多起来了。

 

点我:

相关文章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覩,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当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托钵,看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比丘对她产生了欲念,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但茶不思、饭不想,还卧病在床,形容憔悴。师兄弟去探望...

卅年前的冤鬼现形记

卅年前的冤鬼现形记

  唐湘清居士撰  我平素敬惜字纸,因为字纸是传播文化的,敬惜字纸就是尊重文化,所以平日对于地上的字纸,常常捡拾。一九四九年服务于新竹地方法院检察处时,在厕所中捡得一团字纸,展开一看,题目是‘冤鬼现形...

佛教故事:老幼免遭沉溺之灾

佛教故事:老幼免遭沉溺之灾

  苏州皋桥地方有个姓张的老翁,素信佛法喜斋僧,奉佛善行远近闻名。万历三十九年(1611),他携带八岁的孙子,到普陀山进香礼佛,千里迢迢不辞辛劳,日行夜休,一日来到杭州钱塘江码头,欲乘船渡海。他们...

海涛法师:善有善报

海涛法师:善有善报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媳一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一天,佛陀与阿难经过他们家门前。佛陀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大门,便对阿难说:「这家人前世种下善根,但不知今世如何。...

为何团团转?因为绳未断

为何团团转?因为绳未断

  以前有位居士,在一座古寺里修行。一段时间后,他心中生疑,怀疑自己选择学佛这条路对不对呢?怀疑自己有没有修行的天分?怀疑是否真有佛的境界?  他也怀疑寺里的出家人──看他们每天似乎都很悠闲、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