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女子在寺院里供养几千两银子,还不如几文钱?

  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的《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一书

  心满则满 心半则半

  昔有某氏女入寺, 欲施而无财, 止有钱二文, 捐而与之, 主席者亲为忏悔;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寺院里想做供养。可是,这是个贫女,身上只有两文钱,她把仅有的两文钱都拿出来供养了寺院,寺院的老方丈亲自为她出来诵经祈福回向。

  及后入宫富贵, 携数千金入寺舍之, 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

  后来,过了几年,这个女子被选到宫里做了贵妃。有一次,她“携数千金入寺舍之”,这次到寺里,大概是来还愿的;年轻的时候在寺里烧香许愿,这一生果然富贵了,再到寺里来烧香还愿,带了许许多多的财物来布施。这次老方丈并没有亲自为她诵经回向,而是请他的弟子代为她诵经回向。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 师亲为忏悔, 今施数千金,而汝不回向, 何也?

  贵妃就非常不理解,前去问老方丈说:从前我就只是供养两文钱,您还来亲自为我忏悔诵经回向,今天我来寺里,供养了几千两银子,您为什么没有为我诵经回向啊?贵妃的意思是说:从前供养两文钱,您都亲自为我回向;现在供养几千金,自然就更要殷勤酬谢啊。

  曰:前者物虽薄, 而施心甚真, 非老僧亲忏, 不足报德; 今物虽厚, 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 令人代忏足矣。  

  贵妃以供养的多少论功德,老方丈以施心的厚薄答复她。老方丈说:从前你到寺里来烧香拜佛供养两文钱,虽然微薄,但施心十分的真诚,不是老僧亲自给你忏悔诵经回向,不足以报答你的恩德!现在供养虽然丰厚,但施心不像从前那样真诚,所以请我的弟子代为你回向就足够了。这里我们要仔细想想。

  贵妃先前是贫女的时候,心十分的虔诚,虽然只是两文钱,却是全心全意地供养。这个善心一发,两文钱出手,却是沉甸甸的分量,老方丈不能不来为她诵经回向。人心真诚有这样大的感动力量。这个善心真诚,布施虽少,得的福却是圆满的。

  后来做了贵妃,心态变得傲慢,带着富贵贡高傲慢的习气,德就损掉了;这个时候来拜佛,实际上修的福才半善而已。

  所谓“我慢高山,不存德水”,有傲慢摆在心里,供养心也大大不如以前那样虔诚了。

  所以,老方丈不必亲自来为她诵经回向。当然,这可能也是老方丈在以善巧方便教化她。

  总之,行善不尽心尽力,即使供养千金,也是半善;善心圆满,全心全意,即使布施两文钱,也是满善。懂得这一条道理,我们行善,不是着重在外相上,而是要注意自己的心。每做一件善事,都要让善心圆满,就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所说的那样: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名、不图报,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做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也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12)集聚母──雄辩获胜合家证果

《百业经》:(12)集聚母──雄辩获胜合家证果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12)集聚母──雄辩获胜 合家证果  一时,佛在王舍城。爱达下些拉的地方,有位莲藏国王,在他统治的这片土地上,举国祥和安宁,财富圆满,无病无灾;...

禅坐的方法

禅坐的方法

  祇园精舍的比丘每天晚上都要禅坐,禅坐之后,佛陀照例要讲解禅定的好处或者禅定的意义,这样比丘们在修习禅定时,才不致走火入魔,而有助于禅坐的功夫。  这一天,新出家的弟子对于禅坐的法要不能有效地掌握,...

莲宗十三祖 印光大师

莲宗十三祖 印光大师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1年)。  讳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人。幼随兄读儒书,颇以传承儒家圣学自任,应和韩欧辟佛之议。后来,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即投...

死后的去处

死后的去处

  在现实世间里,人们除了关注衣食住行等日常事务外,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生从何来,死归何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有一次上午,许多比丘前往一个叫“那梨迦”的村落里乞食。一些村民对比丘们说,...

海涛法师:寒山拾得问答

海涛法师:寒山拾得问答

  有一日寒山禅师问拾得禅师一个问题,说:  “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样做才好呢?”  拾得禅师回答他:  “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

英雄难过美人关!他两世因贪爱美色而险丧命

英雄难过美人关!他两世因贪爱美色而险丧命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豪富贵族长者,家中七宝盈溢。长者妻子产下一位男孩,相貌端正庄严,世间少有。长者夫妇非常高兴,于是请来相师为其占卜吉凶,相师占卜后告诉长者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