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寒热温凉,四季饮茶有讲究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

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各种药物都具有各自最基本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毒性”、“归经”等。

从“四气”来分析,一般来说茶属微寒,偏于平、凉,具备清热、解毒、泻火、消暑等药效潜力。

从“五味”来看,茶味苦、甘,如《新修本草》中对茶有“甘、苦、微寒、无毒”的描述。由此可见,总体上茶性质偏凉,同时也比较平和,适应性广,无毒副作用。

然而,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季节的茶叶、茶树的不同部位等都将影响茶的药性。相对而言,不发酵的绿茶性偏寒,完全发酵的红茶性偏温,半发酵的乌龙茶及后发酵的黄茶类、黑茶类的“四气”处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从另一个角度看,刚炒制出来的新茶,不管是绿茶还是红茶,均含有火气,多饮可使人上火。茶叶配伍成各种复方后,其方剂的药性则因多种药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变化万千。

那么不同季节饮茶的区别在哪里呢?一起来看看吧。

春天

属温,人们经过漫长的冬季,“内热积贮”,因此应注意驱寒御邪,扶阳固气,此时宜饮花茶。因为花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浊,具有理气、开郁、和中的作用促进机体阳气的生发,并能振奋精神,消除春困。

夏天

属热,赤日炎炎,气候闷热,出汗甚多,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因此必须补充大量水分,此时宜喝绿茶。因为绿茶性味苦寒,清鲜爽口,具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和消食利导等作用,暑季饮用,对健康大有好处。

秋天

属凉,有萧杀之象,空气渐渐干燥,人们感觉皮肤、鼻腔、咽喉干燥不适,这叫“秋燥”,此时宜喝清茶。色泽绿润,内质馥郁,不寒不热。秋凉饮之,可以润肤、除燥、升津、润肺、清热、凉血,于金秋保健十分有利。

冬天

属寒,朔风凛冽,天寒地冻,寒气袭人,人的机体处于收引状态,新陈代谢迟缓,容易罹患“寒病”,此时宜饮红茶。这种茶,叶红、汤红,醇厚干温,滋养阳气,增热添暖,芳香不收。还可以去油腻,舒肠胃,有助于冬季养生。

有些茶叶,如茉莉花茶、龙井茶、普洱茶、碧螺春,还有其他一些茶,也不必拘泥季节,一年四季均可饮用。

点我:
标签: 禅茶文化

相关文章

懂茶入门,闻香识茶

懂茶入门,闻香识茶

茶叶的香型虽说没有标准,香气的主观认识应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客观是什么,是茶叶的特征,工艺。如大家常说肉桂的桂皮香,老枞水仙的青苔或粽叶味等等,这是其品种特性所决定的,茶树分乔木型和灌木型,水仙是乔...

禅茶一味:人生如茶 静心以对

禅茶一味:人生如茶 静心以对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喝茶是一种心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真我时刻,手执香茗,心素如简,人淡如茶。半盏清茶,观浮沉人生。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在茶的深深禅意中,做不去惊扰他人幸福的人,用茶的完...

饥饿时 千万别喝这个茶

饥饿时 千万别喝这个茶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于静茹“苦荞茶是什么茶?”当人们第一次接触苦荞茶时,难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苦荞茶其实并非像绿茶、红茶、花茶、黑茶、白茶等传统意义上的茶而是一种炒米茶,它不是从茶树上摘下的叶...

品味茶中的“苦、静、凡、放”

品味茶中的“苦、静、凡、放”

茶多出自深山幽谷,得益于山野宁静的自然环境,秉性高洁,不入俗流。 凡朴 • 凡朴香生活...

隔夜茶居然这么牛!您知道吗?

隔夜茶居然这么牛!您知道吗?

茶 • 凡朴香生活...

【禅茶文化】心有千千结,茶独一缕香

【禅茶文化】心有千千结,茶独一缕香

漫天的落叶,都开始了狂舞,北风和冬雪,也已在通往人间的路上加快了脚步。入暖室,一杯茶,掌心中水意流动。看波纹一圈,一圈,又一圈地荡漾开去,仿佛一瞬间落入了无解的心事。但茶,到底还是清寂的。不似酒那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