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文化:紫砂壶理想的注茶器



茶艺文化-盘中的紫砂壶与茶杯生活
  紫砂壶长久以来,即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它优良的使用功能,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即有所记载。明清两代人们认为茶壶之所以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关于越宿不馊的说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备受人们青睐。那么,得到一支紫砂壶该如何为其开壶呢?我们听听王艳奎怎么说。     首先拿到一把紫砂壶后,先用凉水对其进行24小时至30小时的浸泡,这样做可以为紫砂去掉土腥味。接下来需要注意的是,一把壶只沏一种茶。因此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这样养壶,养出的变化很稳定,泡出的茶水也很稳定。泡茶时,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也就是常说的润壶。在茶海旁边最好准备一块茶布,经常用茶布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容易堆积茶垢,影响紫砂壶的品相。壶内勿常常浸着水,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使用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值得注意的是:清洗紫砂壶时不要用洗洁灵或其他化学物浸泡,紫砂壶还应该躲避烟尘,化学物品容易将茶壶内积存的茶香清洗掉,烟尘容易使壶面失去光泽。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清水洗刷,并用热水烫一下,打开盖子干燥放置即可。需要特别注意一点的是,朱泥类茶壶应该在60℃至70℃的温水中浸泡,再用来沏茶,这样对养壶更有利。     王艳奎特别提醒说:紫砂壶之所以名扬四海,那是因为它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因此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拿在手中不会出现烫手的感觉。茶壶之所以不易爆裂,这是因为烧制壶的温度往往超过1100℃。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也决非偶然。这就是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之所以特别喜爱用紫砂壶的原因。王艳奎同时还强调,收藏者收藏紫砂壶应该从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来考量,尤其是实用性,应该关注壶的容量,壶把是否容易端拿,壶盖与壶口的贴合度是否足够紧致,壶嘴出水是否流畅等,应该依据个人习惯挑选适合自己的紫砂壶。     现在市面上出现很多廉价的紫砂壶,它们是真的吗?记者请王艳奎对此进行分析点评。他说:从制作工艺上看,所谓廉价的紫砂壶大多采用灌浆技术制成,其中掺杂有杂砂,并且加入了石灰等东西,因此价格越做越便宜。收藏者选择时应该注意泥面纹理和接口位置,如果是纯手工制作的作品,一定会留下设计者的个人符号,手工壶内壁有从中心圆点向四周的放射状线,属于加工工艺过程中形成的。     再有可以通过触摸来观察紫砂壶。真的紫砂壶摸上去手感细腻,但掺杂了陶土的壶手感便会粗糙,这主要是因为分子结构不同表现出来的。转动壶盖,能够听到丝丝或者沙沙的清脆声,反之其他材料制成的产品的声音则不会如此悦耳。
点我:
标签: 禅茶文化

相关文章

禅味人生:茶与佛门之间的因缘

禅味人生:茶与佛门之间的因缘

茶禅是以阐释茶与佛门之密切因缘。真意乃茶禅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境界。禅在梵语中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千百年来,茶道、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虽断犹续,无论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不使接触...

茶树菇炒云南小瓜的做法

茶树菇炒云南小瓜的做法

茶树菇炒云南小瓜的做法  原料:  茶树菇、云南小瓜、红椒。  调料:  素蚝油、盐、生抽、蘑菇精、生粉水、香油。  做法:  1、茶树菇剪去头尾取中间段,云南小瓜洗净切片,彩椒洗净切菱形。 ...

禅堂中的茶道

禅堂中的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而且从文献中看,唐代禅门吃茶之风极其普遍,...

素食推荐:绿茶豆腐
品味茶中的“苦、静、凡、放”

品味茶中的“苦、静、凡、放”

茶多出自深山幽谷,得益于山野宁静的自然环境,秉性高洁,不入俗流。 凡朴 • 凡朴香生活...

泡茶一定要用沸水才有浓香?那可不一定!

泡茶一定要用沸水才有浓香?那可不一定!

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