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泡茶,越来越好喝!


喝一杯好茶固然心旷神怡,但如果能喝一杯自己亲手泡的茶,满足感会更强烈的。可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泡茶高手呢?

【选择一个舒适安静的喝茶环境】

好环境可以让身心安定下来,这是品茶学茶泡茶的首要前提。心静处即是道场,心安处即是家园。心浮气燥是泡不出好茶的。

【邀请两三位懂茶的朋友共饮】

在没有完全懂茶前你应当经常参加或邀约茶会,这可是学习的好机会,当然也不要太小气,多拿出几泡自己收藏的茶和大家一起分享才更快乐。

【多喝多学多记多走动】

如果感觉自己还不懂,可以约上朋友一起到有一定规模的或茶技公认的茶店,依价位,从低到高对比着喝,一分钱一分货,因为每个价位的茶都有它的特点。

【虚心学习请教,互通旁类】

不要想一夜学成,泡茶首先要求有虚心、耐心,是真心想懂茶,想学习茶文化。有了这样的学习心,多方接触学习,泡茶自然会加速学会。

【谨慎处理自己的主见】

喝到一定量时要形成自己的主见,泡的茶是否好喝完全是因个人口感而定。如果有人泡的茶比你泡的更让你感觉良好,那么就应该用心向他学习,嘴巴不会骗你。

【尽量吸收各种观点,不断丰富自己的茶叶知识】

茶叶的品种太丰富,同一款茶还各有千秋,而泡法也不尽相同,应适时而变。但是基础知识必须牢记,比如区分岩茶的水仙、肉桂,普洱茶的生茶、熟茶、新茶、老茶,乌龙的铁观音、黄金桂等要学会分辨。

【理论联系实践,不断用行动改变自己】

茶最终是通过冲泡完成品饮,如果不亲自动手,这其中的许多体会是无法感受的。比如出汤时烫手这个问题,多少年的前辈,不小心也还是会有烫到手的情况,只有动手了、认真了、多加练习了,才会有所进步。

【泡茶的最高境界是:生活茶】

同时,茶叶可高可低,关键是当下是否快乐。如果你用心为身边亲人、朋友奉上一杯茶,此刻茶是否好喝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享受了当下愉悦的幸福时光。

传统的饮茶习惯就是让我们在凡尘俗事中保持一颗正直平静的心,上对父母下对朋友,以茶为媒真心相对。茶,随意喝就好,平常人以平常心喝平常茶。

(来源:中国茶文化知识)

上微信、易信关注【网易佛学】公众号,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订阅【网易佛学】频道。获取更多资讯,了解佛学动态,精华尽在【网易佛学】。

点我:
标签: 禅茶文化

相关文章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世间最好的默契,不是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茶可以天天都在喝,但喝茶的心情不是天天都有的,匆忙的脚步,浮躁的心,当有一杯茶来涤荡阴霾,重塑情怀。喝茶既是一种简单的行为,也蕴含了深深...

吉祥茶仙子携“吉祥茶”参加吉祥

吉祥茶仙子携“吉祥茶”参加吉祥

  第八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生活禅-吉祥茶会,在长兴吉祥寺殿前的河北吉祥茶席,可谓细嚼吉祥茶,清风有味 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在大唐贡茶院吉祥寺就中国禅茶文化...

有茶禅心凉,无禅茶不香

有茶禅心凉,无禅茶不香

圆悟克勤(1063一1135)是宋代的高僧。宋高宗曾召他入宫,应对佛法。高宗很赞赏他的修为,赐他法号“圆悟”,后人便称他为圆悟克勤。宋徽宗政和年间,圆悟克勤禅师应请住持夹山灵泉禅院。法眼宗传人道原编撰...

佛是茶的升华 茶是佛的禅心

佛是茶的升华 茶是佛的禅心

  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佛与茶的共同诉求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茶则是洗净上面的污垢,不留一丝细痕。茶是人、神、佛共同的饮品,是天...

素食推荐:乌龙茶香粽子

素食推荐:乌龙茶香粽子

乌龙茶香粽子...

东坡煎茶 禅为诗家切玉刀

东坡煎茶 禅为诗家切玉刀

    伟大的诗人毕竟伟大。苏东坡不仅深明茶理、茶道,而且凭一个艺术家特有的感觉,对茶道的艺术境界自有特殊感觉。其《汲江煎茶》便写出了月夜临江烹茶的独特妙趣:月夜里,在江边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