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以禅入茶 犹是梦中人

近日来体内烦闷,精神倦怠,无日不以茶相伴。日中一壶,晚间半盏,竟习以为常。刘琨《与兄子兖州刺史演书》: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致之。我难道也象刘越石一样,需要清茶来消解心头的积郁吗?
  茶禅一味

茶香初发,书卷才开,以茶伴禅,以禅入茶     喝茶时每每喜好翻阅禅书,或晴窗,或秋夜,或春雨,或冬雪,茶香初发,书卷才开,以茶伴禅,以禅入茶,往往自成佳趣。茶味只在一时,琼浆玉液,过颊即空,参禅也是如此。禅机稍纵即逝,只在电光石火间,快捷如箭。     《景德传灯录》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药山惟严禅师有一天饭后在园子里散步,看到寺里烧饭的饭头,就问道:你在寺院里多长时间了?饭头规规矩矩地回答说:三年了。老禅师看了他一眼,说道:我怎么一点也不认识你?饭头莫名其妙,以为老禅师参禅参糊涂了,便走开了。药山问饭头的话,全是一片拳拳之意,只是为了点悟他,只是要启发他一点灵根,说至我再么一点也不认识你时,禅机已如狂风骤雨,劈头盖脸打来,可怜饭头愚鲁,竟然饭头惘测,发愤而去。千载后读此,我为此僧叹息不已。     王老师(普愿禅师)也是位得道高僧,有一天在园子里喝茶,看见一个小和尚从小径走来,就将杯底的残茶泼了过去。小和尚回头一看,见是普愿禅师,便露齿笑笑,王老师也笑笑,并翘起一只脚,小和尚不懂,王老师便起身回了方丈。这小和尚却是个伶俐的,大概是读多了武侠小说的缘故吧,到了晚上便一个人悄悄来到方丈,大有让师父传授上乘武功心法的意味。方丈的门果然开着,王老师果然没睡,正在打坐,看见小和尚,就问道:你来干什么?小和尚行了礼,垂手道:师父今天在园子里用茶泼我,是不是要提示我什么?王老师看了他一眼,缓缓道:那么我后来翘起一只脚又是什么用意?小和尚张口结舌,无言而退。在这两则公案里,禅机不迟不早,不紧不慢,只在一时,参得透便悟,参不透便驴年也钻不出去!那个被普愿禅师泼了一身残茶的小和尚事后虽有所领悟,却已是亡羊补牢,错过了大好禅机。     秋夜岑寂,虫声唧唧,灯昏茶冷,掩卷太息:人生天地间,以无为有,以变为常,四时嬗递,悲苦交集。虽有佳茗,得之于一时片刻,过后便香消玉殒,总成空事。我佛言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天地本空,万法本空,我也空,人也空,书也空,茶也空,秋夜、虫声、忧苦悲伤也空,王老师、药山惟严、饭头、小和尚也空那么何为禅?何为茶?何为我?何为人?何为药山惟严王老师及饭头、小和尚?一切只是镜花水月、篱落蝶梦而已!     苦茶和尚评曰:冷兄几证空矣。     而我的以茶伴禅、以禅入茶也只是痴人梦语!     苦茶和尚评曰:仍是梦语,犹有这个在。     不知篱落梦醒时,蝶翅上是否染有茶香?     苦茶和尚评曰:犹是梦中人,不免著相。此是冷兄可叹处,也是世人可叹处,更是山僧可叹处。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茶味与禅味

茶味与禅味

     佛门有一句禅语:茶禅一味。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聚思悟道,通常...

禅茶与生活访谈:纯空法师谈禅茶与书画

禅茶与生活访谈:纯空法师谈禅茶与书画

    纯空法师简介:   纯空法师,俗名段志国,法号纯空,又署云居人、山僧、朽讷。1957年生于北京。幼承家学,长游艺苑,1987年留学日本,客教日本教育书艺院,19...

茶禅行道

茶禅行道

经常听到说:“茶禅一味 ”或“禅茶一味 ”,是茶意禅味还是禅意茶味? 真正的“禅味”不仅仅是坐禅之后饮茶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禅味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也就是古德所说的:“青青翠...

【禅宗文化】茶知人情味

【禅宗文化】茶知人情味

人生就是一杯茶,还是苦茶。有时候宁愿独自浅尝,也不想和他人分享,即使同人一起品味,也断然不是同一种苦涩与心境。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成了茶叶,苦、乐、甜参杂在人生的清水里,渐渐的这水便有了道味。他们终究还是...

禅茶一味:清茶皓月照禅心

禅茶一味:清茶皓月照禅心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茶作为文雅之物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不少人乐于饮茶以定神、定心、修心。纵观历代文人雅士,饮茶时他们所追求的也大都是一种品茗与心境特殊的融合。于是,禅与茶便很自然的结合...

佛手茶的名字和它所蕴含的禅意

佛手茶的名字和它所蕴含的禅意

佛手茶的名字很怪,因为佛手也是一种植物,叫做香橼。香橼,俗称香圆,又称枸橼,是芸香科常绿亚乔木,高丈余,叶互生﹑倒卵形。果实形椭圆,有香气,又称为佛手柑,这种树的叶子是不能制茶叶的。 用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