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禅心凉,无禅茶不香


圆悟克勤(1063一1135)是宋代的高僧。宋高宗曾召他入宫,应对佛法。高宗很赞赏他的修为,赐他法号“圆悟”,后人便称他为圆悟克勤。

宋徽宗政和年间,圆悟克勤禅师应请住持夹山灵泉禅院。

法眼宗传人道原编撰《景德传灯录》,汇集了禅宗一千多位禅师的机缘法语。后来,雪窦重显禅师选取100则悟道机缘,分别赋诗赞颂,撰《雪窦百则颂古》,这是反映云门宗、法眼宗富有文学氛围和诗歌情调的禅风的集大成之作。圆悟克勤禅师很看重这本书,在夹山寺期间,评唱了雪窦重显禅师所着的《颂古百则》。所谓评唱,指在前人拈颂的基础上,对于公案和拈颂再加阐说评议。

圆悟克勤禅师的评唱,经门人记录、汇编、整理成《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简称《碧岩录》,共10卷,并以夹山的又名“碧岩”,作为书名。《碧岩录》问世后,被禅林誉为“禅门第一书”。

不久,圆悟克勤禅师奉诏移居金陵等地,向世人传授碧岩宗法。石门夹山的茶风和禅光,也得以熏沐吴越大地。

圆悟克勤的弟子虎丘绍隆,听说师父将去云居山入住,即赶来金陵与师父叙别。圆悟克勤禅师给虎丘绍隆写了嗣法证明。日期落款于建炎二年(1128)二月十二日,纸面长61,5厘米,宽30厘米,这幅墨迹整版纸面充满着禅机。

后来,这幅墨迹不知何故被装入桐木圆筒中,传入到日本。这幅墨迹被裁为两段,后半部分下落不明。据考,禅僧一休宗纯(1391一1481)得到这幅墨迹的前半部分,一休传给村田珠光(1423一1502)。

村田珠光得到后,在自已设计的茶室里挂上这幅墨迹。这是日本茶室张挂墨迹的首创之举,而这幅也意味着是禅者的墨宝。珠光悟出了“佛法存在于茶汤”一一即“茶禅一味”的道理,遂使日本茶道与禅宗之间有了法嗣关系。

珠光临终时,把墨迹交给弟子宗珠,并留下遗言:“在忌日里张挂圆悟墨迹,用茶盒装入茶,为我点一碗茶”。

有一种传说,日本禅僧一休所得的是圆悟克勤书“茶禅一味”条幅,是日本弟子荣西将《碧岩录》和“茶禅一味”墨宝传入日本。荣西于南宋末年先后两次到中国,达24年之久。他回日本后写成《吃茶养生记》一书,成为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

是否是圆悟克勤的“茶禅一味”墨迹,可以存疑。但是,圆悟克勤禅师继承了善会禅师的茶禅思想,在夹山寺潜心研究了禅与茶的关系,从禅宗的观念品味茶的奥妙,认为禅与茶在思想内涵上有共通的地方。《碧岩录》即有“衲僧家。到这里亦不可执着,但随时自在,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该书中有多处这样的阐述。

圆悟克勤禅师在夹山寺,书就《碧岩录》,悟出茶禅一味之道,并得以流传,茶与禅更是形影相随,正所谓“有茶禅心凉,无禅茶不香”。

在日本,夹山境地一一“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偈联,一直是日本茶道场馆的挂轴,日本僧人都知道这一偈联出自中国石门夹山寺,也都认为“茶禅一味”四字是从中国传来的,并奉为日本茶道之魂。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用花和茶诉说光阴的故事。

用花和茶诉说光阴的故事。

插花,见于茶席中也历史悠久。宋代,人们已将“点茶、挂画、插花、焚香”作为“四艺”,同时出现在品茗环境中。至明代,茶席中摆置插花十分普遍。《瓶史》中写到: 茗赏者而上, 谈赏者而次, 酒赏者而下。...

【禅宗文化】茶,是平民文化

【禅宗文化】茶,是平民文化

说起喝茶,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特高雅的文化,只有文化人才能表达出饮茶的雅趣,其实饮茶是否高雅,完全看的是自己,而不是所表达出来的什么。茶,是一种平民文化,只有真正怀着一颗平民的心,才能真正体会到茶的妙...

茶之灵性

茶之灵性

茶是有灵性的,很多时候有些人认为茶不就是水嘛,干嘛讲究那么多?但是你用虔诚的态度去面对它,那么它就会给你难以言喻的美妙感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茶的灵性。茶有灵性。茶的灵性若与其灵未冥、其性未合、其...

茶叶中到底有多少营养物质

茶叶中到底有多少营养物质

新鲜的茶叶中含有75-80%的水及20-25%干物质。但是就在这25%的干物质中含有成千上万的天然营养元素,主要是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色素、脂肪酸等。茶叶中...

请记住!好茶不怕开水烫!

请记住!好茶不怕开水烫!

  茶界有一派,建议用沸水(近100度)泡茶,那么,好茶真的不怕开水烫吗? 一、老茶,必须沸水泡。   这里所说的老茶,主要指存放10年以上的普洱和黑茶。   1、可杀菌。   ...

佛手茶的名字和它所蕴含的禅意

佛手茶的名字和它所蕴含的禅意

佛手茶的名字很怪,因为佛手也是一种植物,叫做香橼。香橼,俗称香圆,又称枸橼,是芸香科常绿亚乔木,高丈余,叶互生﹑倒卵形。果实形椭圆,有香气,又称为佛手柑,这种树的叶子是不能制茶叶的。 用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