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极乐世界的最低要求是什么?

常暘法师:往生极乐世界的最低要求是什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最低要求是什么?

  信愿持名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但是这个概念很笼统,那我们怎么样来调伏我们的心地?后面还有两句话叫: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要把你的心调到这样的一个频道,然后临终的时候能执持名号,那你就可以感应道交。

  但是我们一般凡夫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感召,就是一种感应,或者说是一种磁场的吸引力。你的磁场吸引力越强,就说明你越难往生。因为你跟娑婆世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你怎么能往生呢?如果我们想要往生,我们不但要忏悔业障,勤修四重,这是一个基础。但最重要的是要把你对娑婆世界的爱取要调到最低。

  思想比业力更重要,所以往生净土的人思想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比方,一般人学佛他只求做个好人,他追求安乐道,所以他只要做布施、持戒、忍辱就好了。他有福报,他喜欢什么,他就可以买什么,因为福报大,但是,如果你想要往生,那就不是这样子。你要开始回光返照,就问自己:这个东西真的需要吗?这个东西是来满足你的妄想,还是来满足你修道,对你的身心世界有帮助?你这个问题一问,那就很好了。

  因为你过去是被妄想、感觉带着走,但是你今天你会反问自己:这些东西对我们有价值吗?如果没有价值,你不但在消福报,而且还在增强你妄心的力量,那你真心的力量在哪里呢?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反问它的时候,其实想想只要对我们修道有帮助,对于我们成就出离心、菩提心有帮助,那你这样的福报花下去是有价值的。如果你花下去还是在增长你的妄想,那你是背道而驰的。

  这就是佛教当中讲到的真妄交攻。你要开始在你的心中有一道这样的力量。有些对我们往生净土不吉祥的,你要给它说打住。所以每一次人事的现前,你能不能成功的调伏,这就是你去积累一种往生的力量。一方面把娑婆世界的吸引力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为我们往生多做一些事情。

  正常的人对娑婆世界充满了希望,对极乐世界也向往,这是多数人的心态。所以他临终的时候有两股力量会出现:一是贪恋娑婆,二是寻求极乐。这两种力量发生冲突,正常的情况下,贪恋娑婆的力量是我们习惯性的东西,它的力量会强。所以很多人为什么没有往生?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我们修行的时间也很短,在我们的习性当中没有什么力量。我们娑婆世界的人自然而然是念贪、念嗔、念痴,像极乐世界的人他是自然念佛、念法、念僧,这就是习性上很大的区别。如果现在,紧要关头你的习惯性都能顺从西方极乐世界,顺从你的菩提心,顺从你修道,那你就很吉祥。正常的推论我们是娑婆世界的力量强,所以我们还在流转。

  我们以前不知道对我们的爱取说打住,你也没有用心去调伏它。如果你不调伏它,就等于是在随顺它。种子的力量它是没有第三种可能的。所以你一定要明白,如果我们造了业以后一定要忏悔,如果你不忏悔,这个罪业就会增长广大。

  你说:哎,我没有忏悔,但是我也没有在造作了呀!其实你不用造作,你造了以后只要没有忏悔,自然每天都在增长。所以诸位要知道,生命是没有模棱两可的一个空间,要么调伏要么就随顺它,没有第三种情况。

  所以这就是我们要重视的,你要么就是被娑婆世界拉着走,要不你就往生净土。这两种力量,我们必须让娑婆世界的业力沉淀下来,就是让它刹车。我们虽然做不到断惑,但是你一定要让它他刹车。它这边刹车了,你这边生起一种欣求极乐世界的心,它才会有力量。这个心态是我们往生最低的标准。

  往生净土,它的思想建设会大于业力,所以我们对现行的业力,你只要忏悔、调伏就可以了,但是对思想的建设是必须要调到这个频道,没得商量。这样的话,我们才真正能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开智慧花结慈悲果

开智慧花结慈悲果

一、开智慧花结慈悲果大家有没有听过一首歌:《心是莲花开》,生命的花朵开了,生命也就有智慧了。我常常看着花思考,怎样才是生命的花朵绽放呢?导游带领大家参观寺院的时候都这样讲:“头...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修短随意愿。这是表示极乐世界众生寿命也有长有短吗?不是说极乐世界众生都是光寿无量吗? 宏海法师答: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寿命无量这是没问题的,但阿弥陀佛...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们如果每天以拜佛的方式,有没有起到忏悔的同等作用?谢谢! 净界法师答:大乘的忏悔必须有三个条件:忏悔、皈依、发愿。因为你忏悔的过程,一定要仰仗佛菩萨的加...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问: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结缘《地藏经》,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大安法师答:修行净土法门,宜专精。善导大师提出专修的五种正行:一心专门读诵净土经典;一心观想忆念阿弥陀佛...

寺院由谁管理?居士可以管理吗?

寺院由谁管理?居士可以管理吗?

寺院由谁管理?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父的依宿处,我们修建寺院,没有师父居住,那么,寺院的意义是什么呢?   佛弟子们都应该懂得:唯有僧宝才可以住持佛法!唯有...

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教职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和《中国佛教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