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听经闻法,为什么还是不开智慧?

我每天都在听经闻法,就不开智慧为什么?

  虽然每天都在听经闻法,但就是智慧不生。我估计原因就是法不入心。有些人可能每天都在听,但是真正能入心的很少,大部分是入脑,然后睡一觉又忘了。

  这样的问题主要来自哪里呢?其实有慢法。现在很多人因为网络发达,闻法听开示好像都很简单,来得太容易就不珍惜。甚至多数的人,一边做着其他的事情,一边听经闻法,像这样肯定是不会有好效果。

  很多人觉得一边干活一边做随便听,或者一边开车一边听,总觉得是好事。其实表面上来讲,那确实你利用干活的时间,又能熏陶一下,但是他会有后患。这是很笼统的很浅表性的概念,可能会停留在大脑,但是听了以后,现在的人内心又比较浮躁,当第二次再讲这个话题的时候,可能你就没有耐心去听了。

  其实佛法的一个概念,你是要想办法把它听明白,然后入到心里面去,用这内在的改变来带动我们外在的行为。如果你这个法不入心,实质上所有的法听过你都是投种,只是给自己种一点善根。你如果只是停留在种善根,断恶修善,你今生想得到佛法的利益本身就是很少。

  如果我们致力于要进入到第二步破迷开悟的话,那你法一定要入心。要以法导情,以法导事,这就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你连法都入不了心,你还是一个糊涂人,你做事还是凭着自我感觉,你没有标准,你也不知道用什么心情来推动这件事情,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所以,在这里倡导大家,如果你真的是在做事情,那你就念佛号。但是你要听经闻法,你一定要端身正坐,静下心来安安静静的把这个法理解进去。你要想办法把这些概念听明白,而不是被动的等着别人把你讲明白。

  如果一个人学习是被动的,你也不会得到法益。你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时候,这个法容易入心。因为我们听法者没有求法之心,也没有渴望法的这种心。那所有的言语到这里来,就会停留在你的表层,随风即逝。如果真正能入心的人,有时候看到一句话或者一个法语,你眼睛是会发亮的。这种发亮就是智慧之光,就是我们内在的觉性之光。

  打个比喻讲:我们内心有一个觉性之光,它好像就像太阳一样的,但是这种光被外在的乌云遮住。我们第七意识、第八意识都是杂染的,都是乌云密布。那这个乌云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因为造作了一些恶行,干了一些杀盗淫妄酒的事情,所以导致你这个污染很严重,(觉性)见不到阳光。

  那我们要排除这种乌云跟雾霾的问题,你从哪里解决呢?就是要从我们前面的五根,你让它们不要去做一些污染自己内心的事情,要遵守法律,遵守道德。你只有如理如法以后,你的乌云就会越来越薄。就像我们这个环境被污染了,你要让这些工厂慢慢地关闭。就像我们杀盗淫妄酒一样的,你不在这方面下手,那种杂染是不会排除的。

  所以当我们五根越来越如理如法的时候,你的第六意识必然会生起正念,那第七意识会发出正愿,最后第八意识装进去的种子都是清净的善法,那乌云它总有一天会见日。所以我们很多人闻法,当得到法的大利益的时候,你内心是会生起那种光明觉性之光。

  当你见到这束光的时候,其实你就得到了法喜,那你在法上面就会欢喜的用功。很多人他听经闻法是被迫的苦恼的,就是因为他没有得到这种利益,他内在的觉性之光没有打开。没有打开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你的五根没有持戒。

  当我们知道这个关系以后,你就会知道你的下手处。你要用第六意识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然后你去做正确的事情。让那些不正确的不如法的事情,慢慢地关闭远离。最终你的内心就会越来越清透,内心杂染越少,你的智慧之光才可能生起。它就是这样的一个原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说智慧是无往而不利的法宝

佛说智慧是无往而不利的法宝

编者按:   世界上什么最宽广使你感觉漫无边际?什么使你感到最无助?什么使你最痛苦?什么又无时无刻枝叶滋长般侵扰着你?佛用最生动的比喻回答了你。 【原文】   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如何补救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如何补救

问: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请人助念,他有何方便来补救? 净界法师答:哦,这个很麻烦,因为痴呆症,第六意识,最重要是第六意识,你没办法跟他沟通。第六意识,一个人痴呆以后,他第六意识的门几乎关掉了,完全...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巍巍壮观的摩诃菩提寺最早应为公元前三世纪大兴佛法的阿育王所建。公元前一世纪的著名巴尔户特佛塔(Bharphut stupa)的石头栏柱上,就刻有此寺庙浮雕的外形,从浮雕的图案可以看出有金刚宝座及菩提树...

不顾家人生病,自己到寺院做义工有功德吗

不顾家人生病,自己到寺院做义工有功德吗

问:有个女孩家里父亲和弟弟生病了她不管不顾,自己到寺院去做义工,这样对吗?有功德吗? 宏海法师答:如果真是父亲和弟弟生病了也弃之不顾,去做义工就不太适合了。现前的家人就需要你服务,何必舍近求远?况且,...

克制贪心欲望!今生来世可获得十种功德

克制贪心欲望!今生来世可获得十种功德

【原文】   休息贪欲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身根不缺;二者口业清净;三者意不散乱;四者得胜果报;五者得大富贵;六者众人乐观;七者所得果报眷属不可破坏;八者常与明人相会;九者不离法声;十者...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问: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贵到老;有的人则是终其一生努力奋斗,到头来还是潦倒以终?请问大师,人的贫富贵贱、穷通有无,到底是由谁来主宰的呢? 星云大师答:世间为何有贫富、贵贱、智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