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为什么千僧千卷不如一僧一卷?

  南宋时的有朋法师,字牧庵,浙江金华人,天生记忆力强。参拜车溪择卿法师,日夜殷勤请教,后来完全体悟择卿法师所传的法要。


  有朋住持仙潭寺的时候,专门宏扬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当时天衣寺的持法师正好托钵到境内,于是入寺听讲,很震惊地说:‘这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讲经。 ’于时,恭敬地礼拜后才离开。
  当时有一位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人薛氏,他的媳妇早死,经常现形在家中,家人斋戒、礼请、供养千僧,为她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超度,并请有朋法师讲解该经。
  法会圆满后,媳妇附体别人说:‘感谢翁婆的一卷经,我已经得解脱了。 ’公公问:‘我们请了千位僧人一起诵经,为何只说一卷呢? ’媳妇回答:‘有朋法师所诵的那一卷就是了,师诵时不接世语,兼解义为胜。 ’
  后来,有朋法师又迁到能仁寺。晚年住持延庆寺,开座讲经日益兴盛。南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十二月三日,坐在“青玉轩 ”屋内,叫弟子们讽诵《观无量寿佛经》,诵到“真法身观 ”时,忽然命大众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接着留下偈颂而往生。(译自《佛祖统纪》)

  评:天衣寺的持法师,是一个有道高僧,也是当时佛教界德望最高的人,讲经法师,若无真修实证,断难得到他的赞美!
  有朋法师的事迹,足以证明,明经要旨,依义起修,随修证理,为自为他,才能具获佛经的殊胜利益。假如对佛经既没有解行证的功夫,又不能三业清净的一心一意(心无杂念)持诵,只是牙牙学语般,有口无心的念念,自然千僧千卷,不如一僧一卷!
  怎样才是三业清净呢?
  第一、平时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或修净业,或修其它法门外,在诵经前,沐浴更衣,漱口净手,然后静坐片刻,涤除妄念。
  第二、或端身正坐,或跪在佛前,凝视经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朗朗而读,句句分明,字字清楚,换句话即是,口里念得清楚明白,耳朵听得明白清楚。这样自有事半工倍之效,读经的人不可不切实注意。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不在父母身边该如何关心他们

不在父母身边该如何关心他们

问:有一个关于养儿防老的问题。在年轻一代,这已经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困扰。年轻一代虽然也很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很多人,他们注定在青年到中年这个阶段,没有办法陪在父母身边去尽孝因此很害怕父母会有一些失...

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很多人对放生有这样一个疑问:市场需求量是固定的,按照市场供求平衡理论,买下一部分物命放生,商家会养殖和捕捞更多的动物来销售。这样看来,放生并没有减少杀业,反而刺激了更多的养殖和捕捞,那么这样放生还有...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藏经有什么方法?依循什么次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安法师答:什么样的人能够通读?那你首先要了解你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应该是了生脱死,圆成佛...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问: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至心就是至诚心。确实这是往生的先决前提。至诚心,我们业力凡夫也是可以作得到的。它不是谈一个水平、功夫问题,至诚心就是:你要老实。其实至诚心对于一个愚夫愚妇,更能作...

是不是念佛的人越多效果越好?

是不是念佛的人越多效果越好?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不要以为自己念这句佛号效果不大,不能产生作用,这种想法就错了。念佛功效之大小,不在人数多少,而在念佛人的真诚心与心量。   若念佛人没有私心,没...

出离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标准

出离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标准

问:出离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标准? 达照法师答:出离心有狭义和广义的。狭义的出离心就是我要了生死。这人在生死轮回当中受很多的苦,有我执,要把我执破掉了生死,彻底无我,超越这个自我,这是狭义的出离心。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