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论宗祖师记——第一代高祖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梵名曼殊师利,简称文殊,汉泽“妙德”,义为万德圆明,能彻悟诸法实性;又译“妙吉祥”,因出生之际,家中出现十大祥瑞征兆。这十大征兆是:天降甘露、地涌七珍、仓变金粟、庭生莲花、光明满屋、鸡生凤子、马产祥麟、牛生白犊、猪诞龙豚、六牙象现。文殊菩萨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与世尊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的婆罗门种姓家中,生时即有宝覆盖其身,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

《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弥勒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大乘佛教中,文殊是诸大菩萨之首,与普贤常侍佛陀左右,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又为七佛之师。常见的文殊造像,顶有五髻,表示智无上无得之相。五智是法界体性智、大圆简易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放《般若经》一部,表示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烦恼,喻如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或坐莲花台,表示清净无染,或有乘狮子吼或孔雀,表示威猛。

文殊菩萨,十地行满,等觉大士。又是古佛再来,权现为因位菩萨,协同释尊教化众生。如《首楞严三昧经》说:“文殊菩萨过去久远劫来早成佛道,号曰龙种上佛。”《央崛魔罗经》说:“北方去此四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常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应供、正等觉,彼如来者即是文殊师利。”文殊菩萨,分身无量,遍十方界,化度众生,在释迦菩萨众中为最上首,号称大智,德智深远,除诸如来,无能及者。在《华严》会上,教导善财发菩提心,南寻访道五十三参,即身成就,《法华经》中,化度龙女一生成佛。亲对如来宣说般若,深蒙世尊赞扬。佛陀所说方等大教,无不以妙吉祥而为上首。文殊分身十方,有缘娑婆,示生天竺,辅佐能仁,佛灭度后,犹住世度生。

如《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说:“佛告跋陀婆罗,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华……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年,当至雪山,为五百仙人,宣畅敷演十二分教,教化成熟五百仙人,悉令得不退转,而后方入涅槃。”又《华严经》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又《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说:“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名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佛在世时,文殊菩萨受佛嘱咐,护持正教,令法化不绝。佛灭度后四百余年,方始潜化,此是佛经悬记。以后马鸣、龙树相继而出,皆蒙佛授记,大乘佛法得以弘传。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惟贤老和尚佛学问答集

惟贤老和尚佛学问答集

1、没有般若的修行都是外道这句到底对不对?禅定中出现景象应如何看待?到底是好还是坏? 答:外道不外道,就看有没有正见。有正见的修,也就是依照般若的修行作观察,般若主要就是讲无我,我是生死根本。注意这个...

佛说智慧之人善于调理身心

佛说智慧之人善于调理身心

【编者按】   你有一技之长吗?这是自食其力的根本。你希望多才多艺吗?这样就会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去为众生做事。你的内心清净安定吗?佛陀告诉我们调身、定心才是根本。 【原文】   弓工调...

修净土的人如何静坐

修净土的人如何静坐

问:专修净土的人静坐时,吸阿弥,呼陀佛,还是不管呼吸,只专注在阿弥陀佛圣号上? 大安法师答:专修净土的人静坐时,可以随着呼吸来念阿弥陀佛,吸的时候,念阿弥,呼的时候,念陀佛。如果是六字,那么吸的时候念...

如果总担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会真的往生不了

如果总担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会真的往生不了

问:《印祖文钞》说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而《大宝集经如来会》上说:于自善根不能深信,以此因缘于五百岁住宫殿中,不见佛,不见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两者是否冲突? 大安...

佛顶尊胜陀罗尼广咒(带读音梵汉对照)

佛顶尊胜陀罗尼广咒(带读音梵汉对照)

佛顶尊胜陀罗尼广咒 唵。部隆。莎贺。唵。曩谟 婆誐嚩帝、萨哩嚩、怛赖路枳也。 钵啰底、尾始瑟吒野。没驮野帝、曩莫。怛你也他。唵。部陇、 部陇、 部陇。 输达野、输达野。尾输达野...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问: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一片光明的世界,没有任何有形的事物存在,只有活跃的思维,感觉无比愉快。其实只有几分钟,但感觉过了很久。请问师父,这是观音菩萨给我示现极乐世界的境界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