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

佛法的参悟并非一朝一夕。太虚法师曾说过,中国汉传佛教的特质在禅。

南北朝时期,因国家的分裂而形成了南北社会不同的风气和文化。南方佛教承东晋以来玄学化的传统、偏重义理;北方佛教,由于受当时北方民族粗犷少文的影响,比较注重禅定。

天台宗三祖慧思法师从天台宗二祖慧文禅师学法,专心修禅,结合《法华经》意,悟得法华三昧,是一名禅定和义理并重的大德。慧思为糅和南北佛教,率领从徒南下,在光州的大苏山暂时住下来传教。

智者大师听到这个消息后,前往大苏山向慧思学法。自此,智者大师便在慧思的指导下潜心修炼。

这期间,慧思法师常让智者大师代他讲法。智者大师讲法滔滔不绝,辨析佛理,阐微掘幽,受到众僧的佩服。这与在后来智者大师创建以《法华》为中心的天台宗学说,密不可分。

永阳王陈伯智劝说智者大师前往京都建康说法。而热闹的京都,并非是感悟佛法的最佳之地,智者大师认为清净隐修实乃天台山莫属。遂即动身前往天台山。天台山条件艰苦,智者大师则带领僧人白天农禅、晚上清修,四时坐禅、六时礼佛,体现“农禅并重”的禅风。

智者大师用“定慧等持”来让身心和合。在天台山上,他一个经题谈九个月,无需看稿,直接以心中智慧的流露为众人开示。“禅”通于“禅定”的定或者说“定慧”的定,智者大师可谓是定慧等持。

创立宗派以后,他时常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弘扬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道理。又对古印度的佛教发展历史进行了中国化的表达,对释迦佛的说法时期进行了判教。教导我们归于一心一念,一心三观、一心三谛,用统一的理论去看待世间的所有人和事。

智者大师所建立的天台宗,止观双运,教观总持便是对南方重义理,北方重坐禅的最好总结,其根本就是禅定特质的表达。

天台宗以自宗为圆教,别的宗属前三教,智者大师将佛教教义加以精密的调整,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展示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

智者大师以横跨时空的思维和高超的智慧建立起一个宗派,其过程令人叹为观止。

印光大师云:智者大师,释迦之化身也。

智者大师的一生经历了四个朝代,两度贵为帝王之师。但他始终坚守作为一个僧人的本分,致力于佛法的修学,不遗余力地弘扬佛教文化,将毕生修学传承给后人。

天台宗作为第一个中国佛教宗派,是智者大师以《法华经》为主建立的,其思想将佛教的中国化运动在理论上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紧随其后不久,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相继建立。

佛法教理,博大精深,义理幽玄。智者大师建立的天台宗,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在朝鲜和日本,也广为流传。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返回列表

上一篇:律宗简史

下一篇:天台宗的起源

相关文章

面对违缘对境的时候该怎么办

面对违缘对境的时候该怎么办

问:修行人面对违缘、对境的时候怎么办? 达真堪布答:当面对违缘、出现对境的时候,要保护自己的内心。先稳定下来,心不要动。若是心不动,什么障碍都没有;内心一动,就开始有障碍了。本来没有什么事,自己的内心...

常见佛教名词释疑

常见佛教名词释疑

网友:法师您好,佛法僧中的僧具体指什么?仅代表出家人嘛?感恩。 学诚法师:僧为梵语,意译为和合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传统佛教中,指受过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团体而言,现在也包含了沙...

宏海法师:学佛答疑

宏海法师:学佛答疑

性仁法师致感恩辞: 在没有请法师回答问题之前,我先讲几句话。这次特别感恩上宏下海法师慈悲,到这边给我们同修带来佛法的甘露。让我们在菩提的道路上,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通过法师的开导跟演讲,让我们增加了信...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问: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时候工作任务是并行处理的能力,综合性部门更是如此,那么这种能力每天要花掉8个小时的需要,所以比其他的人更具优势才能显现出来这种能力。但是矛盾是什么呢,这...

正宗佛珠为什么要做佛事?如何做佛事?

正宗佛珠为什么要做佛事?如何做佛事?

如何做佛事?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  课诵、闻法、讲经、布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罗蜜,都是佛事。  但是在中国一般的民间生活中,并没有做佛事...

出离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标准

出离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标准

问:出离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标准? 达照法师答:出离心有狭义和广义的。狭义的出离心就是我要了生死。这人在生死轮回当中受很多的苦,有我执,要把我执破掉了生死,彻底无我,超越这个自我,这是狭义的出离心。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