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记录

释迦摩尼佛涅盘后的大约600年(公元前29年)由于长期的战争,加上大规模的特大旱灾,佛教僧团在内忧外患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下又一次出现内部分裂,由于第三次结集后佛教传播地域广阔,第四次结集在南北两派的历史记载中虽然最后都产生了对于三藏的理解跟注释,但细节略有差异。

南传上部佛教历史记载(主要在锡兰国,当今斯里兰卡周围)

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在玛杜勒的阿卢寺(现斯里兰卡玛德勒附近光明寺)坤德帝沙大长老领导下召集了五百学识渊博,精通并能熟背某部佛经的阿罗汉长老诵读历代口口相传的三藏经典。

众罗汉步入经堂,仿照第一次结集的仪式开幕之后,坤德帝沙说道:“诸位法师!今有经律二藏,当以何为先?”法师们齐声答日:“长老,律藏乃佛教之生命所在,唯律藏健全,佛法才能久住,因之先诵律藏为好。”于是请优波离师徒系统的法师到首位,开始唱诵律藏诸经。律藏唱诵完毕,又依次唱诵了经藏和论藏。法师们发音清晰,声音宏亮,八万四千条经文逐一唱诵完毕,完成了本次结集的第一项任务。

以往在印度进行的三次结集,都是诵唱经文而已。而这次却没有就此而止,唱完之后紧接着开始了更加艰巨的工作—将经文及其注疏全部记录在贝叶(棕搁叶)上,这才是本次结集的特殊意义所在。他们将三藏及其注疏分成若干部分,交给善于刻写的长老同时分别进行刻写,一式二分。刻定之后又交给法师们集体校阅。连说唱带刻写,这次结集共进行了三年三月三周三天的时间。

阿卢寺的这次大结集破天荒的第一次为世界各国佛教徒提供了书面的巴利语三藏经典,为佛经的保存传播,学习研究,为佛教和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北传佛教历史记载(主要在印度西北部贵霜王朝,当今克什米尔周围)

公元70年左右,迦腻色伽一世在迦湿弥罗召集了500大阿罗汉,在世友尊者的主持下,详审三藏经典,此次结集的最大成果是《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这一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核心论藏。

五百个人互相地研究,仔细地审定,不对的不要它,把好的保留下来,造了一共三十万个颂来解释三藏。第一个十万颂造就了《优婆提舍论》,解释素怛缆藏(经藏);第二个十万颂造就了《毗奈耶毗婆沙论》,解释毗奈耶藏(律藏);最后十万颂造就了《阿毗达磨毗婆沙论》,解释阿毗达磨藏(论藏)。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石函缄封,建塔藏于其中。

因为历史战乱的原因,经藏的十万颂跟律藏的十万颂没有翻过来,现在印度本土也没有了,而解释论藏的十万颂已经翻过来了,就是玄奘法师翻的《大毗婆娑论》,翻译后差不多是二百卷。

《大毗婆沙论》全文二百卷,至唐·玄奘始完全译出,这是此论最详尽正确的汉文译本,它的梵本十万颂系由玄奘亲从印度赍归。玄奘于永徽年中(650~655)翻译了《婆沙》系统的《阿毗达磨显宗论》、《顺正理论》和与此有关的《俱舍论》后,即从显庆元年(656)七月二十七日在长安大慈恩寺翻经院开始宣译此论,沙门嘉尚、海藏、神昉、大乘光笔受,神察、辨通执笔,栖玄、靖迈、慧立、玄则缀文,明珠、惠贵、法祥、慧景、神泰、普贤、善乐证义,义褒、玄应正字,至显庆四年七月三日于西明寺翻译完毕,成二百卷,内分八蕴(旧译犍度,即篇章之意),每蕴又有若干纳息(旧译跋渠,或译云品)。这就是对于《发智》本论八篇四十三品的逐一广释,并备列众说,显示宗义,形成为说一切有部的教理渊海。而玄奘这一译本也就是此论现存的唯一善本。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问: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西医)无法治疗的么?佛法是如何治疗的? 宏海法师答:阿弥陀佛!关于我讲到身病和业障病。总而言之都是一个业力,因为我们的色身是四大假和而成的,四大不调的时...

佛教传入中国,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佛教传入中国,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唐代进入鼎盛时期可以从佛教经典的翻译角度来诠释佛教经典的汉译,历时悠久,卷帙繁复,事业庞大,是我国翻译史上最灿烂光辉的一页。从翻译年代之久远和翻译作品之庞大来说,可以说是世界文化史首屈一指的大业。《四...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的相关要求和《中国佛教协会章程》...

经常出现妄觉该怎么办?

经常出现妄觉该怎么办?

问:尊敬的法师,末学从六、七岁起,一直到现在,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片段,就是正在说话、做事、独处、群居时,忽然就莫名其妙地觉得一切都不是真的,自己也不是真的,像在梦中一样,但思维如常,行事如常,如不关注,...

《大宝积经》完整介绍殊胜微妙的西方极乐世界

《大宝积经》完整介绍殊胜微妙的西方极乐世界

《大宝积经》完整介绍殊胜微妙的西方极乐世界!往生极乐净土4种方便法,不唯单指念佛  1、【极乐世界人的寿命】  佛告阿难:“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如大目揵连,经百千亿那...

贪鄙悭吝的有情众生将是这样的下场

贪鄙悭吝的有情众生将是这样的下场

  你身边有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那样的人吗?你是一个金钱至上的人吗?你觉得吝啬的人福报会多吗?要学佛就要发菩提心,要有慈悲心,要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吝啬的人内心充满贪欲,不能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