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记录

释迦摩尼佛涅盘后的大约600年(公元前29年)由于长期的战争,加上大规模的特大旱灾,佛教僧团在内忧外患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下又一次出现内部分裂,由于第三次结集后佛教传播地域广阔,第四次结集在南北两派的历史记载中虽然最后都产生了对于三藏的理解跟注释,但细节略有差异。

南传上部佛教历史记载(主要在锡兰国,当今斯里兰卡周围)

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在玛杜勒的阿卢寺(现斯里兰卡玛德勒附近光明寺)坤德帝沙大长老领导下召集了五百学识渊博,精通并能熟背某部佛经的阿罗汉长老诵读历代口口相传的三藏经典。

众罗汉步入经堂,仿照第一次结集的仪式开幕之后,坤德帝沙说道:“诸位法师!今有经律二藏,当以何为先?”法师们齐声答日:“长老,律藏乃佛教之生命所在,唯律藏健全,佛法才能久住,因之先诵律藏为好。”于是请优波离师徒系统的法师到首位,开始唱诵律藏诸经。律藏唱诵完毕,又依次唱诵了经藏和论藏。法师们发音清晰,声音宏亮,八万四千条经文逐一唱诵完毕,完成了本次结集的第一项任务。

以往在印度进行的三次结集,都是诵唱经文而已。而这次却没有就此而止,唱完之后紧接着开始了更加艰巨的工作—将经文及其注疏全部记录在贝叶(棕搁叶)上,这才是本次结集的特殊意义所在。他们将三藏及其注疏分成若干部分,交给善于刻写的长老同时分别进行刻写,一式二分。刻定之后又交给法师们集体校阅。连说唱带刻写,这次结集共进行了三年三月三周三天的时间。

阿卢寺的这次大结集破天荒的第一次为世界各国佛教徒提供了书面的巴利语三藏经典,为佛经的保存传播,学习研究,为佛教和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北传佛教历史记载(主要在印度西北部贵霜王朝,当今克什米尔周围)

公元70年左右,迦腻色伽一世在迦湿弥罗召集了500大阿罗汉,在世友尊者的主持下,详审三藏经典,此次结集的最大成果是《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这一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核心论藏。

五百个人互相地研究,仔细地审定,不对的不要它,把好的保留下来,造了一共三十万个颂来解释三藏。第一个十万颂造就了《优婆提舍论》,解释素怛缆藏(经藏);第二个十万颂造就了《毗奈耶毗婆沙论》,解释毗奈耶藏(律藏);最后十万颂造就了《阿毗达磨毗婆沙论》,解释阿毗达磨藏(论藏)。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石函缄封,建塔藏于其中。

因为历史战乱的原因,经藏的十万颂跟律藏的十万颂没有翻过来,现在印度本土也没有了,而解释论藏的十万颂已经翻过来了,就是玄奘法师翻的《大毗婆娑论》,翻译后差不多是二百卷。

《大毗婆沙论》全文二百卷,至唐·玄奘始完全译出,这是此论最详尽正确的汉文译本,它的梵本十万颂系由玄奘亲从印度赍归。玄奘于永徽年中(650~655)翻译了《婆沙》系统的《阿毗达磨显宗论》、《顺正理论》和与此有关的《俱舍论》后,即从显庆元年(656)七月二十七日在长安大慈恩寺翻经院开始宣译此论,沙门嘉尚、海藏、神昉、大乘光笔受,神察、辨通执笔,栖玄、靖迈、慧立、玄则缀文,明珠、惠贵、法祥、慧景、神泰、普贤、善乐证义,义褒、玄应正字,至显庆四年七月三日于西明寺翻译完毕,成二百卷,内分八蕴(旧译犍度,即篇章之意),每蕴又有若干纳息(旧译跋渠,或译云品)。这就是对于《发智》本论八篇四十三品的逐一广释,并备列众说,显示宗义,形成为说一切有部的教理渊海。而玄奘这一译本也就是此论现存的唯一善本。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问: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谁都可以。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学佛是每个众生的本份事,是你本具的。只要通过佛教给我们的一些方法,把我们的一些障碍拆除,我们当下就是。所以我们要内重己灵,本...

 正念使浮躁远离。

正念使浮躁远离。

正念使浮躁远离。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法师答:对于什么是诽谤正法?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上给我们做过开示。 比如有的人讲课,讲着讲着你听着不对,然后你去劝别人别听了。至于这个人讲的对还是不对...

“金莲花”璀璨绽放 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圆满闭幕

“金莲花”璀璨绽放 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圆满闭幕

2019年11月7日下午,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协办,宁波市佛教协会、宁波雪窦山佛教协会、浙江佛学院承办的“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雪窦山麓浙江佛学院太虚大讲堂...

不邪淫有什么好处?不邪淫的利益

不邪淫有什么好处?不邪淫的利益

(一)个人方面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说:世人若离邪行(邪淫),即得四种智所赞法(四种好处)。何者为四?一、诸根调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完好)。二、永离諠掉(断除一切烦累困扰)。三、世所称赞...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一个人想修行的时候,一定会碰到障碍。碰到障碍的话,不要在它面前退却,你得想方设法超越、克服这个障碍。那具体的障碍就具体分析了。 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居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