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三界轮回与无法回净土的原
浅说三界轮回与无法回净土的原因 药师山紫云居士 前言 诸如以上种种行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对于生命、寿命的认知观念实在有待加强,一般人不知「无常」如影随形、生命渺小脆弱,一口气吸不上来生命即告终了,除非在此一生中,能以有限的身命修法身慧命,使「寿」能永住而超脱三界轮回,安住空性常、乐、我、净寂静法性之中或永住净土,那才能永保福寿安康。即使一生之中无法修行完全有所成就,却也可如实了知自己多生多世永续的在修行,终有一日可成就法身慧命。 <p<>下列为一些佛法知见与观念,愿提供有缘者参考:</p<> (一)《佛说见正经》的开示 但「寿」可以无穷尽,只要修行者以有限生命的人身修出神识见光明、了脱生死,可了知三界或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能说出神识是有颜色、大小、长短。凡夫是因为经过中阴身及六系闭,使人不能记得以前所做之事,只能依业缘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不止。 (二)《八大人觉经》的开示 (三)修行的重要 1.释尊以一大因缘入世间费时四十九年说法无数、开示很多经典,其中最特殊的就是教导众生解脱法以了脱生死入空性,希望众生都能觉醒不再迷真入妄,能由体悟人生苦短而修四圣谛、观十二因缘、修大乘法……等以了脱生死、超脱轮回,不再沉沦于三界六道中。 2.释尊开示的实修经典以《圆觉经》、《金刚顶经》、《无上依经》……等属修行成佛(涵盖上求佛法了脱生死及出菩提路下化众生渡生成就)的无上密意经典。 3.释尊开示的净土经典如西方《阿弥陀经》、东方《药师经》或其他阿閦净土、兜率净土……等经典对我们都很重要。有净土根器的众生,修行以净业三福求生净土,如《观无量寿佛经》中开示韦提希,以十六观修行可以投生净土,或以上、中、下三品求生实报土或边缘化土等继续修行……。各种经典不胜枚举,众生根器不同教授方法不同,然以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是为非常方便及严谨的法门(净土法门也是修行解脱及渡生的方便法门)。 一、出离三界以实修为要 修行面对的无明、习气、因果、业障、怨气、五情、五阴炽盛……即四难、四障、四惑等,都是我们需要花费长时间去克服的问题。依经典所说,须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的心念转变才能成佛,若以修行次第则须要历经五十七阶位才可修成佛,若以欲修行了脱生死来说,也要到初地才能达到不退转位,如此才能继续在菩萨道上克服一些劫数,历经无有生死(消除微细烦恼)阶段直至八地,十地渡生时能学习如幻及自在无碍,心性安住光明平等、任运自在、游戏神通、幻化无量(化佛),在十方世界中学习帮助有缘众生出离三界。 佛以平等及无量慈悲心放光加持一切众生,但众生自己若有烦恼垢障遮盖,则无法受到佛力加持,因此众生只有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痛苦无量,以致终有一日会无语问苍天:「为什么是我?我到底做了什么孽而受此果报?」内心哀怨悲泣痛苦不已、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此时若能翻然悔悟,到佛前诚心礼佛、供佛或求助观世音菩萨,以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力「有求必应」,必定能引渡回佛门受到救助,方可有解脱之法! 二、由《无上依经》看三界中的四种惑、四种惑障、四种障、四种难、四种生死(因在世间无奈的问「为什么?」可在此处了知一二)。更须改变自己的心态面对四惑、四障、四难,更正修行方法来解决问题,自可不受生死果报。 (一)四种惑(障菩提果) (二)四种惑障(不能证得如来法身无上菩提) (三)四种障 (四)四种难 (五)四种生死 (六)修行方法 三、修行方法 2. 小乘法:修四圣谛、观十二因缘……等。 3.大乘密法:修各种三昧、禅定、十般若、如幻、神通、渡生方便法、一切种智成就。 四、笔者对「无法回净土之原因」的一些认知 2.习气重:执着人间名闻利养的习气过重。 3.人间执着(痴迷):以人间法执事求功名利禄,并以此炫耀人生的价值,忘失净土清净心。 4.邪见:执着外道邪见,如相信算命、星座、运气、神我……等,不知诸法如幻,不能证悟本心、空性、如来藏,不能如实了知净土的真相。 5.福报少:自私自利不做公益、不回馈社会,只贪图个人享受,计算个人利益而不利益他人,只做一点点的有相福报就自以为傲。 6.心恶(负面想法多):因善种少,做任何事情皆存有偏激、固执的心态、负面心思多。且受骄慢、卑劣慢及嗔恨影响,所行之事皆偏向三恶道的行为,以致无法回净土。 附注:往昔所作诸恶业深入名色中,今日所受果报或许会在禅定中一一显现(《金刚经》所云之妄念),修行时需花费很长的时间克服此现象。并非所有人皆有能力以定力压制妄念,此时可以长期用忏悔法及正向学习,使名色中的名相渐改变。 五、修回净土的方法 1.发心回净土:只是初发心想回净土而已,边缘化土都不一定到得了。 2.求生回净土:向往净土清净,对人间事感到厌烦,因此想回净土,须一心净信方可回净土。 3.带业回净土:自认业障不少而开始修行念佛、禅定、消业。不敢奢想回实报庄严土,只想到边缘化土(凡圣同居土)即可,但净业三福不可少。 4.长住净土:情缘对长住净土有很大的影响。如天人界不再有情缘的众生,为净土天人清净大众住花苞。菩萨正八地修行者无情缘等可长住净土,入宝塔中修行。十地菩萨住处为实报庄严土的大宝阁中,安住大宝莲花上。空性修行者住常寂光土。小乘住方便有余土。 5.自建净土:菩萨学习佛的大悲心,以慈、悲、喜、舍心将福种、智种应用在建立小小的净土,紧靠着佛的大净土,如此亦可学习接引众生回净土,此净土也分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 六、总结 1.凡夫:若不修禅定、三昧、不解开内心种种烦恼,那种修行只是小小的人天福报,无法了脱生死,仍会落入三界六道轮回。 2.修行人(包括小乘、菩萨道修行者):因修有漏业及无漏业(微细烦恼),仍有生报难及过失难,在此三界内了却因果业报,但仍受重罪轻受果报。 3.大乘修行者(佛身入人身):如释尊以等觉身来娑婆世界,是以愿力来世间渡生。l 一般要超脱三界须正八地修行者,五情问题已了,由此不再生死轮回,才可修一切种智成佛或虹化成就,再来世间随缘渡生。如此才能真正安住三昧、自在无碍、平等广大、无量无边、以游戏神通幻化入十法界各道中渡生。 在三界六道的人道中有释尊所留下的经典开示教法,在世间修行福报累积快速,若珍惜宝贵人身好好修行,可以修成佛身,不枉费来此世间一场。 若有发大愿,愿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渡生的修行者,更应该修持一些世间特有之法,如本心不染着、如幻法、渡六道有情众生的方便法及转生系统修持法,如此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学习佛菩萨的渡生方便法,为众生服务,直到成佛,此为不可多得的大悲心菩萨道的菩萨。 最后愿人人都能在此人界以人身修成法身、在人界可修回净土、众生皆可回净土、众生皆能修成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共入佛道。 七、「故事」后记 2.阿珠其母长期吃素,常在道场中念佛,晚年得痴呆症,行为怪异,家人怀疑认为「念佛也不能永远保佑老人康健!」。 3.小倪祖母八十六岁,长期吃素、念佛、供佛、供僧,晚年大病九天醒来后不再拜佛,行为异常,家人怀疑:「为何佛不保佑?怎么回不了净土?不是说念十句佛号,即可回净土吗?」 4.某某大师晚年时全身插管,不显瑞相,是否修行有问题? 5.某某同修祖母九十五岁,往生时只是一睡不起,没有病痛,是否去了天国或净土? 6.某某同修才三十五岁,职业为工程师,却得了癌症,常自问:「为什么是我?」 以上提出几则往生者当时的现象或重病显现的症状,但世间人说法多种,人云亦云,对学佛的效益充满各种疑惑,此因牵涉前世因果、业力,非一时能诉说清楚,若还有疑问请参阅《无上依经》:四种障、四种难、四种生死,勿再抱怨及疑惑。 自始至终,法界公平性仍在三界六道执行,请早日修行莫迟疑!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 有一个农夫,他有一头驴子,这头驴子不小心掉到一口井里去了,这个农夫绞尽脑汁想把这头驴从井底救出来。但是几个小时过去了,放绳子、吊啊,都弄不上来,驴子在井里痛苦地哀... 唐朝时有一个著名的“三车和尚”,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路过一深山老林,见一茅屋紫气缭绕,料有异人在内。进去一看,有一老僧在入定,头上、身上都长满了野草。玄奘... 原作者:中国人很好year我一直是个福气很薄弱的人,面相手相骨相都是一副贫贱相,到现在,我还是不敢穿膝盖以上的裙子,不敢露出两条腿,一露出来就有点像那种缺乏营养的... 信众:请问师父,如果诵经的时候妄念很多,会不会影响诵经的功德?请师父开示。 仁炟法师开示:初学佛的人诵经的时候和打坐的时候经常打妄想,这都是正常现象,随着... 正见,是持戒的方向 佛法修行主要分为戒和见两部分,并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似乎两不相干。其实,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戒的清净有助于见的禅修,另一方面,见地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