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为何没受戒的人也要持戒?

为何没受戒的人也要持戒?

五戒前之杀盗淫妄四条,乃性戒,无论受戒不受戒,皆不可犯。犯之均有罪过。但未受戒者犯之,则按事论罪过。受戒者犯之,则于事上论罪之外,又有犯戒一层罪过。

受戒也要持戒,不受戒也要持戒。非未受戒,便可不持戒也。以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名大妄语,其罪极重。)名为性戒,其体性当戒故。饮酒一戒,名遮戒(遮,止也),唯受戒者,不可饮。未受戒者,饮之无罪。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754页 复施元亮居士书三)

本站附文: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克论其要,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此三法,互摄互融,不容独立。而初心入道,则持戒一事,尤为要务。故楞严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是以如来初成正觉,即说梵网经菩萨戒。俾一切菩萨,并梵释诸天,与夫王臣士庶,若僧若俗,迨及娼优奴婢,三途恶道一切众生,同皆受持。是知此戒,乃如来炼圣烹凡之大冶洪炉也。良以六道众生,虽则尊卑贵贱,种种不同。而一念心性,尚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由宿世善恶各异,致使今生果报不同。如来鉴本遗迹,以故普劝受持。倘能依教奉行,则宿世恶业,可以顿消。现生福慧,速得圆满。初则了妄即真,次则唯真无妄。自可复本心源,亲证妙性矣。故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又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此如来金口为一切众生所保任者,可不信乎。(《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疏注节要跋》)

在家念佛人为什么要以五戒为根本?

戒为佛法基址。在家念佛人如能以持五戒为根本,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迨至临终,感应道交,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佛法法门无量,无一不以戒为基址、净土为归宿者。汝二人既欲皈依三宝,当须认真持佛净戒。在家人以五戒为根本。但五戒前之杀盗淫妄四条,乃性戒,无论受戒不受戒,皆不可犯。但未受戒者犯之,则按事论罪过。受戒者犯之,则于事上论罪之外,又有犯戒一层罪过。酒戒乃名遮戒,以佛遮止,不许人喝。未受戒者喝,无罪过。若喝而妄为,则在所为之事上论罪。故虽未受戒,亦不宜喝。若受戒者喝,则止得犯戒之罪耳。然既发心皈依三宝,固当五戒全持。佛大慈悲,虽有一二三四随人意受之例,然此系有势不能持之事,不可以此自宽。言事不能持者,如屠儿不能持杀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349页 复王(雨、雪)夕居士书)

 

点我:

相关文章

圣辉法师: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圣辉法师: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中午好!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2006年4月...

【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指亲情、友情、爱情。父母对儿女的情是最纯粹的,就是只有付出没有想要回收。爱情就比较复杂,真正的爱情是付出,但是很少有这样子的爱情,多半的爱情是占有是控制,因为人...

【三观】是什么意思?佛教三观是指哪三观?

【三观】是什么意思?佛教三观是指哪三观?

佛教三观是指什么?佛教三观是什么意思?  三观,在佛教中有多种解释,一是指天台宗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二是指华严宗三观(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三是指南山三观(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

传喜法师:修行是一个严肃的生命课题

传喜法师:修行是一个严肃的生命课题

修行是一个严肃的生命课题 慈悲心如果是一个产品的话,那要好好的检验,哪一个慈悲心过关了,盖一个章合格产品。修慈悲就像唱歌一样,这个喉咙的嗓音也是需要练的。我很...

净空法师对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净空法师对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尊敬的网络、电视机前诸位同学,大家好! 闻许多同学迷于通灵、超度附体者,几近失去理智,忘失学佛初衷,殊为可叹! 净空于讲席中多次向大家报告,佛陀教育之宗旨,乃教...

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

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

①佛说:若要活得随意些,只能活得平凡些;若要活得辉煌些,只能活得痛苦些;若要活得长久些,只能活得简单些;若要活得幸福些,只能活得糊涂些。②时光老了,人心淡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