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92岁杨先生临终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安然

【念佛感应录】92岁杨先生临终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安然往生

杨先生因父亲嗜赌,败光家产,家计陷入绝境。他务农之余,为人拉牛车运砖块维持家计,将失去的田产赎回,分配给兄弟,各自努力耕耘。杨先生育有子女九人,一生为衣食奔忙,鲜有机缘听闻佛法。

杨先生92岁时生了一场重病,虽然病入膏肓,但意识清楚,学佛的孙女请法师开示。法师为杨先生方便皈依,并开示六道轮回及娑婆世界的众苦、阿弥陀佛度众生的愿力、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及如何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听完法师的开示后,杨先生跟着家人齐念阿弥陀佛。照顾他的家人太累,睡着了,唯独他还虔诚念佛,使尽了最后力气。

杨先生双手合十拜佛,媳妇见状有异,上前关注,杨先生告诉媳妇,阿弥陀佛来过两次了,“我允他了(台语,即答应佛要随佛往生)。”并对子孙抱怨,“真的有阿弥陀佛耶!为什么你们以前都没告诉我?”不久后,杨先生在念佛声中往生。

生命有生有灭,人除了身命,还有慧命,永无生灭。只要有一口气,就念一声佛,行住坐卧,不离阿弥陀佛,当临终一声阿弥陀佛出口,人一生的行业也就随着最后一声佛,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

(2009年9月11日《人间福报》 壬子)

按:

真有弥陀佛,真有极乐界。

临终前方知,为时亦非晚。

可怜多少人,至死终不知。

 

点我:

相关文章

能利法师:佛教诚信观

能利法师:佛教诚信观

佛教诚信观 武昌佛学院 能利 “信”,即人言也,《说文》曰:“信,诚也。”即人言必诚也,就是说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但现在,如果是人的言论,你信不信呢?可能...

《百业经》:(23)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得金色身

《百业经》:(23)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得金色身

  《百业经》:(23)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

钦山文邃禅师悟道因缘

钦山文邃禅师悟道因缘

  澧(li)州(治所在今湖南澧县)钦山文邃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福州人。少年时依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百丈禅师之法嗣)受业,当时岩头全奯、雪峰义存禅师亦在大慈座下参学。岩头和雪峰通过观察文邃禅...

净空法师:佛来接引,不是一个人来,一定有很多人

净空法师:佛来接引,不是一个人来,一定有很多人

佛来接引,不是一个人来,一定有很多人同来。上辈往生的,所见与佛同来的都是诸佛;中辈往生的,有菩萨、有阿罗汉、也有诸天人民,这情形就不一样了。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些统...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由于众生不能直接体悟本无生死的寂灭心性,而...

杨曾文教授: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使命和社会关怀

杨曾文教授: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使命和社会关怀

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使命和社会关怀 编辑:杨曾文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使命是实践人间佛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在加强自身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