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出家的条件是什么?印祖为什么不鼓励出

595、《往生咒》需要学梵文吗?怎样持咒利益大?

学固宜学,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

《往生咒》梵文,学之亦甚好。但不得生分别心,谓此略文为非。一起此念,则一大藏所有咒,皆生疑心,谓为未合佛意。须知译经之人,皆非聊尔,何可以他译不同,便藐视之乎?千余年持之得利益者,何可胜数。岂千余年来之人,皆不知梵文乎?学固宜学,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又持咒一法,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以无义路,故能息分别之凡情,证本具之真智。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50页 复张云雷居士书二)

596、出家的条件是什么?印祖为什么不鼓励出家?

古人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乃真语实语,非抑将相而扬僧伽也。良以荷佛家业,续佛慧命,非破无明以复本性,宏法道以利众生者,不能也。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不能修。持斋念佛者多,推其效则法道兴隆,风俗淳善。此则唯恐其不多,愈多则愈美也。至于出家为僧,乃如来为住持法道,与流通法道而设。若其立向上志,发大菩提,研究佛法,彻悟自性,宏三学而偏赞净土,即一生以顿脱苦轮,此亦唯恐不多,多多则益善也。若或稍有信心,无大志向,欲藉为僧之名,游手好闲,赖佛偷生,名为佛子,实是髡民。即令不造恶业,己是法之败种,国之废人。倘或破戒造业,贻辱佛教,纵令生逃国法,决定死堕地狱,于法于己,两无所益。如是则一尚不可,何况众多。

古人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乃真语实语,非抑将相而扬僧伽也。良以荷佛家业,续佛慧命,非破无明以复本性,宏法道以利众生者不能也。今之为僧者,多皆鄙败无赖之徒。求其悠悠泛泛,持斋念佛者,尚不多得,况能荷家业而续慧命乎?今之佛法,一败涂地者,以清世祖不观时机,仰遵佛制,革前朝之试僧,永免度牒,令其随意出家,为之作俑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42页 复泰顺谢融脱居士书二)

597、五伦中为什么没有列老师?

师有成我之德者,则属于父;诱掖奖劝,以达其材,则属于兄;丽泽互益,则属于友。孟子谓师也父兄也,故五伦之中,不列其师。

夫人生大伦,其数唯五: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而父生,师教,君食,三者相等。何五伦之中,不列其师?不知师有成我之德者,则属于父;诱掖奖劝,以达其材,则属于兄。孟子谓师也父兄也。次则丽泽互益,如二月互照,二手互援,则属于友。(朋从二月,友从二手,古文友作“ ”,又,手也, 系又之变体,)故佛门每谓寻师访友。(《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61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点我:

相关文章

怎么能怀上孩子?怀不上孩子怎么办?

怎么能怀上孩子?怀不上孩子怎么办?

本来,生儿育女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而今的社会却由于种种原因,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高到15%,也就是说100个家庭当中,便有着15对父母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宝宝,于整个家...

呷绒多吉上师:一颗糖,我们必须要真正地吃到它,

呷绒多吉上师:一颗糖,我们必须要真正地吃到它,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34):如果我们对佛法感兴趣,想要进一步修行佛法,首先就要皈依。什么是皈依,为什么要皈依,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皈依,皈...

【菩萨戒】-菩萨戒是什么

【菩萨戒】-菩萨戒是什么

菩萨戒 (佛教解释)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

净空法师:清净心中常生智慧

净空法师:清净心中常生智慧

他既然说他的心常生智慧,就晓得他的心是多清净。我们学从哪里学,不就明白!一定要从清净心学,清净心中常生智慧。智慧现前,无法不知、无法不明了、无法不通达,这就快了,...

体慧法师:念佛 持戒 发愿(西安3月10日法会

体慧法师:念佛 持戒 发愿(西安3月10日法会

西安3/10开示 台湾宝岛慈光寺体慧长老开示 会念佛绝对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有人不修行还好,一修行脾气特别大,俗话讲:老修行人脾气特别大。为什么?没有念到佛...

呷绒多吉上师:千万别再堕胎了

呷绒多吉上师:千万别再堕胎了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146)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是城市里面很多人,堕胎很严重,希望今后不要再堕胎了!堕胎不仅会影响你今生的事业、健康、生活,还会影响你今后儿女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