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小时候从没听说过癌症,现在这么多癌

问:上师,我们小时候从没听说过癌症,现在这么多癌症是怎么来的?

答:学佛之后,好处很多。比如,不杀生、多放生的好处,可以让你身体硬朗健康,少病长寿,特别是奇奇怪怪的病,会很少遇到。佛陀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后,首先告诉弟子们:勿杀生!这就给了佛教徒保护自己的良方妙法。

一个人杀生过多是会短命的。现在虽然看起来相比从前长寿的人多了,毕竟我们小时候,人口才6—8亿,现在已经近14亿人口,里面多些长寿的人是很正常的。但是现在,很多人还来不及出生,就被堕胎弄走了。

堕胎的人数比往生的人数多很多。各种疾病都比以前多了。我们小时候,哪来那么多癌症?

可能是以前的医疗技术不太好,所以没有发现。而我的工作会让自己有很深的感受,每天都面对几个罹患癌症,或者精神抑郁的众生,或者是形形色色的死亡,大多是弟子们的亲朋好友。

这比以前多多了。我们小时候,哪听过什么抑郁症,三高也没有,各种富贵病也很少,现在却比比皆是。

生活水平优越了,各种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也产生了出来。为什么呢?

这牵涉到我们自己的贪婪与欲望。因为欲望,人们经常会造作杀业,因为嗔恨心杀生的也很多。

比如战争,为了争地盘仇杀彼此的也不少。但是最可怕的是:愚痴!贪嗔痴里的痴迷。

比如一些打着宗教名义的邪知邪见非常可怕。他不告诉你杀生是坏事,你甚至可以拿起武器,为了你所谓的信仰去发动战争,鲜血满地的“圣战”,这就很可怕了。

人们甚至会认为因此而杀生,可以投胎到天堂,会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如果所谓的宗教彼此利用自身或对方的不足愚昧而行,造作更大更多的杀戮,就可以说是极其恐怖了。所以,佛陀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从他在这个世界上成佛到现在,近2600年的时间里,只要有佛教徒的地方,大家都尽力地约束杀生,提倡救生、放生、护生。

除了约束杀生以外,还有对如偷窃等十不善业的约束。在藏地,几乎全民信教,有没有小偷?有。但是长期的惯偷比较少。小朋友偷东西的肯定有,大人偷东西的比较少。

但是,我经常强调的是,为了偷东西而杀害人的行为,基本在藏区找不到。他不会看你的包很名贵或者有几万块钱,先杀你,再抢你的包。

马尔康算是个小城市,有没有杀人犯?也有。大部分都是喝了酒打架斗殴造成的,或者是外地人。这是因为,如果他们是佛教徒,会很珍惜福报,他会想一想:冒着下地狱、堕恶道的风险去偷钱、杀人,值得吗?

有个故事很有意思,在马尔康我们的居士盖了一个嘉绒大酒店,往来的很多人都住过。在楼上的一个保险箱里,放了一两万块钱,有一次被偷走了。过了大概十几天,小偷被抓住了,是个藏族男孩。

警察审问他的时候问道,“你怎么去偷东西?”他说最近缺钱,看来看去不太有人管的,也就是嘉绒大酒店的保险柜。

他说,“我上了楼,在楼上先对着昌列寺磕了三个头。忏悔我的罪业,希望我将来有机会、有能力还上这笔钱,然后我才把保险柜给撬开的……”小偷先对着庙磕三个头,再偷东西。

听警官讲起这件事,我一方面觉得可笑,一方面觉得他也有可敬的地方。最起码,他的人格还是健全的。他偷东西之前,先知道偷东西不好,对着庙的方向,磕三个头忏悔。类似这种,就是佛教最大的好处之一——约束自己,保护自己,要做坏事的时候,会掂量一下,一个人和一个包的价值。权衡一下,你就会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出自己的选择。

 

点我:

相关文章

苦才是人生,越执著,失去越快

苦才是人生,越执著,失去越快

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幸福,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到头来很容易空欢喜一场。倒不如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在为之努力的同时,对于得到多少...

末法时代众生福报越来越差,为何生活越来越好?

末法时代众生福报越来越差,为何生活越来越好?

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在佛经上形容娑婆世界的众生“饮苦食毒”,佛竟然说得出来!佛怎么会说出来的?饮食是我们六道凡夫不能够缺少的,我们今天的饮食是什么?饮食是“苦”...

看言情小说折损福报的经历

看言情小说折损福报的经历

看言情小说折损福报很多女生都喜欢看言情剧和言情小说(有些男生也是),那看了这些会怎样呢?小编看了这个故事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啊!我叫黎晨(化名),27岁,研究生刚毕...

德森法师:许我贼住比丘谈毗尼么

德森法师:许我贼住比丘谈毗尼么

许我贼住比丘谈毗尼么(一九四叁年八月一日)不慧幼失问学,长好偷安,根机陋劣,知识暗钝。虽信佛四十余年,披缁叁十余载,形虽出家,心不入道。于如来宣演宗教律之高深法门...

海涛法师:受三皈依、五戒、菩萨戒,是否一定要吃

海涛法师:受三皈依、五戒、菩萨戒,是否一定要吃

海涛法师开示:如果按照《梵网经》:「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受菩萨戒就要吃全素。受五戒如果...

做人淡而久香,不争,不俗

做人淡而久香,不争,不俗

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所谓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