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

本无一法,谁论熏炼。

往返无端,追寻不见。

一切莫作,明寂自现。

前际如空,知处迷宗。

分明照境,随照冥蒙。

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去来自尔,胡假推穷。

生无生相,生照一同。

欲得心净,无心用功。

纵横无照,最为微妙。

知法无知,无知知要。

将心守静,犹未离病。

生死忘怀,即是本性。

至理无诠,非解非缠。

灵通应物,常在目前。

目前无物,无物宛然。

不劳智鉴,体自虚玄。

念起念灭,前后无别。

后念不生,前念自绝。




三世无物,无心无佛。

众生无心,依无心出。

分别凡圣,烦恼转盛。

计校乖常,求真背正。

双泯对治,湛然明净。

不须功巧,守婴儿行。

惺惺了知,见网转弥。

寂寂无见,暗室不移。

惺惺无妄,寂寂明亮。

万象常真,森罗一相。

去来坐立,一切莫执。

决定无方,谁为出入。

无合无散,不迟不疾。

明寂自然,不可言及。

心无异心,不断贪淫。

性空自离,任运浮沉。

非清非浊,非浅非深。

本来非古,见在非今。

见在无住,见在本心。

本来不存,本来即今。




菩提本有,不须用守。

烦恼本无,不须用除。

灵知自照,万法归如。

无归无受,绝观忘守。

四德不生,三身本有。

六根对境,分别非识。

一心无妄,万缘调直。

心性本齐,同居不携。

无心顺物,随处幽栖。

觉由不觉,即觉无觉。

得失两边,谁论好恶。

一切有为,本无造作。

知心不心,无病无药。

迷时舍事,悟罢非异。

本无可取,今何用弃。

谓有魔兴,言空象备。

莫灭凡情,唯教息意。

意无心灭,心无行绝。

不用证空,自然明彻。




灭尽生死,冥心入理。

开目见相,心随境起。

心外无境,境外无心。

将心灭境,彼此由侵。

心寂境如,不遣不拘。

境随心灭,心随境无。

两处不生,寂静虚明。

菩提影现,心水常清。

德性如愚,不立亲疏。

宠辱不变,不择所居。

诸缘顿息,一切不忆。

永日如夜,永夜如日。

外似顽嚣,内心虚真。

对境不动,有力大人。

无人无见,无见常现。

通达一切,未尝不遍。

思惟转昏,迷乱精魂。

将心止动,转止转奔。

万法无所,唯有一门。

不入不出,非喧非静。




声闻缘觉,智不能论。

实无一物,妙智独存。

本际虚冲,非心所穷。

正觉无觉,真空不空。

三世诸佛,皆乘此宗。

此宗豪末,沙界含容。

一切莫顾,安心无处。

无处安心,虚明自露。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

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慧日寂寂,定光明明。

照无相苑,朗涅槃城。

诸缘忘毕,诠神定质。

不起法座,安眠虚室。

乐道恬然,优游真实。

无为无得,依无自出。

四等六度,同一乘路。

心若不生,法无差互。

知生无生,现前常住。

智者方知,非言诠悟。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圆瑛法师:提倡素食聚餐会
开示|虚云老和尚: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②

☀素食
素食|无事
素食|过年怎么招待亲朋好友,这几道灵隐美食安排上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素食|放下

☀分享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赏析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赏析|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赏析|五世纪北魏石雕定光佛立像碑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阅读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阅读|富贵留恋人
阅读|他非不足辨 己过当自修

☀故事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故事|凡眼不识菩萨
故事|金色比丘尼

☀视频
视频|杭州灵隐寺天王殿弥勒菩萨像
视频|月德呈瑞 玉兔迎春
视频|生日祝福 福寿延绵
视频|灵隐问禅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恭迎|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恭迎|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灵隐寺大雄宝殿海岛观音像✦  ++2022年10月14日  农历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禅诗欣赏——安心是药更无方

禅诗欣赏——安心是药更无方

病中游祖塔院【宋】苏轼紫李黄瓜林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村路上紫李黄瓜一阵阵芳香,乌纱帽白夏布道袍十分清凉...

二十四节气|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二十四节气|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今日15点22分,迎来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露水更多,昼夜皆带寒意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北方的枫叶渐渐由绿变红寒...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唐神龙元年(705)石灰岩 通高82.3公分芝加哥艺术研究所藏佛倚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脚分踏于升起二莲花上。高肉髻,髪作漩涡纹,脸形方圆,眉眼细长,颈刻三道纹,体型壮硕。外披...

防护|年前返乡,这些防护要点你得知道

防护|年前返乡,这些防护要点你得知道

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

禅诗欣赏——一切不如心真实

禅诗欣赏——一切不如心真实

布袋和尚偈【五代】契此和尚即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居士问布袋和尚:“弟子愚鲁,如何得见佛性?”和尚便以此偈作答,十分巧妙。他的这种“即心是佛”的主张,正是禅宗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