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今年是云林志工团古筝组成立的第二年,回顾两年来的学筝学佛之路,感恩之情满溢。因为与佛有缘,让我能够在灵隐寺成为一名志工;也因为与筝有缘,让我从一位古筝小白,在学习与历练中能够成长,有机会上台演奏供养三宝。


2020年的9月,我在“云林志工”的公众号上看到古筝志工招募的报名通告,“筝音扬清曲,妙指拂轻弦”的招募文案,一下字就吸引了我。带着疑虑、忐忑我报了名,参加了面试。

幸运的是,在百余人的报名中,我被云林志工团古筝组录取了!从此我开始了古筝学习之路。

第一次上课戴义甲

记得第一次开课,老师细心地为大家讲解古筝的历史、古筝的构造,以及小白必学之戴古筝的“义甲”。第一次戴“义甲”,我们好奇又笨拙,“义甲”绑得歪歪扭扭。老师的教导让我知道,小小的“义甲”却是学筝之基础,戴好“义甲”不仅能保护自身的指甲,还能让弹出来的筝音清脆、流畅。

每周一次的学筝之旅让我万分期待,每次去往灵隐寺的路上内心满是欢喜。积累一周的心情与练习,希望在两小时的课程中得到升华与被认可。更令我期待的是寺院的山水殿宇、花草鸟虫,甚至是寺院里的素食,都能令我感受到是佛菩萨慈悲的流露。



英馨老师带队的五位古筝老师轮流给我们上课,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不厌其烦地教授,从最基础的指法、记谱开始,到逐渐能够成段、成曲地练习。一起学习古筝的师兄们也同心协力,爱护好我们的学习乐器与场地,每次学习前后,大家自觉地整理场地、摆放收拾古筝与谱架;从一开始慌乱的倒码,到现在已能镇静有序的摆放,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与师兄们的默契。



疫情期间,寺院关闭山门,我们开始了线上的教学,每周一次的回课、老师的点评,让我们的学筝课程从未间断。从最基本的勾托抹指法,到完整地弹奏一首曲子,期间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有时练习磨破了指尖,按压琴弦时的刺痛让我无法忍受。我询问了老师与师兄们,其实在那段时间,同组的每一位师兄或早或晚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他们都默默地忍受了,还笑着对我说“痛了缠上胶布再练,等磨出茧子也就不痛了”。

没有亲手付诸时间与努力的练筝人,永远也无法了解皮肉与琴弦摩擦的涩痛,也永远法感受痛过后由心而生筝曲的美妙之处。



两年来的古筝学习,让我对学习古筝总结了三点心得:

一、对学习古筝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

弹奏古筝要发自内心,用心去体会,找感觉去驾驭,用对它挚爱的心态去演奏。每次坐在古筝前,心情就平和了许多,听着手指下流淌着筝音,一切思虑都抛于脑后,沉浸在高山流水般美妙的音阶中,任思绪和着琴音时而翻越在雾霭的崇山峻岭之中,时而奔腾在潺潺的明亮小溪间,时而徜徉在幕色沉沉的湖水边,时而忧伤戚意,时而愉悦平和,时而情意绵绵,形成一股凝神聚气的心流,忘了何时忘了何方,享受着筝音带来的美妙的感受。就这样,练习的时间就很快的过去了。



二、学习要不急不躁,张弛有度。

古筝上手快,但真的要弹好,要做好长期不懈努力的准备,不急不躁是关键。记得练习双手配合以及摇指的时候,一开始都会觉的好难,觉的是艰难的无法逾越的难关,就会很着急,而越急越弹不好,琴音不稳,节奏浮躁。这时候保持平和的心态就很重要,弹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三、坚持练习,精进不懈。

在一天一天放平心态、发自内心的坚持练习后,突然有一天,双手配合和摇指感觉也不是那么的难,也能弹的象那么回事了。当然要从能弹到弹好,还是要有不急功近利的平和耐心的心态去练习。这是一个点滴累积的过程,在不断练习中一点点进步,不断去接受新的挑战,也是在培养我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细想一下,学佛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中,佛陀就以琴为喻讲解了修行的方法。

一位沙门深夜用功诵读迦叶佛的《佛遗教经》,他的声音很悲恸、紧张,自己很惭愧,想要退却道心。佛问他:“你以前在家时,曾经做什么事情?”沙门回答说:“爱弹琴。”佛陀便对他说:“弹琴时,琴弦如果松缓了,会怎么样呢?”沙门回答说:“那就弹不响了。”佛陀又问:“如果琴弦太紧了,又会怎么样呢?”沙门回答说:“那琴弦就会断了,声音就断绝了。”佛陀问:“琴弦松紧适中,不紧不松,怎么样?”沙门回答说:“那么,琴的各种音调都有了,就会很和谐悦耳。”佛陀说:“沙门修习佛道也是这样,你的心境如果能调整合适,不紧不慢,不急不慌不懒惰,那么就可以修成佛道了。在修道时,如果急躁暴烈,身体就会疲倦,意念就会生出种种烦恼来,道业就会退失。只要你清净自己的心境,心安意乐,道业就不会退失,必然会成道。”



可见生活处处有禅机,学一门乐器也能以佛法的智慧让我们领悟其中的奥义,这正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正如古人所说的:“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练,则无所不通。”

筝音清雅,妙融于佛法中,筝音起落,每个音符都禅意盎然。

如今古筝组一期的志工们已经能够合奏表演《大悲咒》、《观音灵感歌》等佛曲,我们也将迎来古筝组第二期的新志工,希望他们能坚持与沉淀下来,以世间最美好的音声,供养三宝,广种福田。

1




请至杭州灵隐寺入口处右转

云林志工团】办公室咨询报名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观照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素食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分享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赏析
赏析|唐代线刻石雕:药师琉璃光佛坐像
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阅读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视频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撰文|轻舟(古筝组)

摄影|一叶 轻舟

编辑|慧容

责编|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并且法相名词多以万计,更不容易从各个名相之间得到系统的认识。但是,假如我们能够从某些有系统性的名相去学习,而弄清楚其意义和联系性,也很容易克服这一困...

禅诗欣赏——又得浮生半日闲

禅诗欣赏——又得浮生半日闲

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语,又得浮生半日闲。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体现悠闲禅趣的名诗。一位饱受尘世之苦的士人,受凡俗打扰,竟然连春来春去都无心去理会;当他得知春天...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不定心所有四个,即悔、眠、寻、伺这四个心所,于识、界、性等皆不定故,所以得名不定。不像遍行的触等定遍诸识,以悔等四法,唯第六识中有,余识皆无;亦不如别境的欲等定遍诸地,以悔眠唯在欲界,寻伺二禅以上即无...

新闻|癸卯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 杭州灵隐寺举行皈依法会

新闻|癸卯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 杭州灵隐寺举行皈依法会

2023年3月10日,癸卯年农历二月十九,恭逢观世音菩萨圣诞,杭州灵隐寺举行皈依法会,礼请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为信众传授三皈依。上午八时许,前来求受皈依的善信们齐集灵隐寺紫竹广场,灵隐寺常法法师为大家...

禅诗欣赏——汉经融藏典 教理叩禅关

禅诗欣赏——汉经融藏典 教理叩禅关

题汉藏教理院【民国】太虚大师温泉辟幽径,斜上缙云山。石谷喧飞瀑,松杉展笑颜。汉经融藏典,教理叩禅关。佛地无余障,人天任往还。“温泉辟幽径,斜上缙云山”,汉藏教理院选址于重庆缙云寺,环境清雅,山高林密,...

华严法会|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华严法会|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十大愿即“普皆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而趣向于所期之目的地,谓之回向。所期之目的有三处:第一回向菩提,回转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趣向于佛果菩提,是谓回因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