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他非不足辨 己过当自修——圭峰宗密禅师座右铭


座右铭

圭峰宗密禅师

寅起可办事,省语终寡尤。

身安勤戒定,事简疎交游。

他非不足辨,己过当自修。

百岁既有限,世事何时休。

落发堕僧数,应须侔上流。

胡为逐世变,志虑尚嚣浮。

四恩重山岳,锱铢未能酬。

蚩蚩居大厦,汲汲将焉求。

死生在呼吸,起灭若浮沤。

无令方服下,翻作阿鼻由。


相关阅读:

纪念|正月初六 贤首五祖圭峰宗密禅师圆寂日——为教之祖 为禅之表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众姓迎春吉祥普佛通启

法讯|杭州灵隐寺癸卯新春供佛斋天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圆瑛法师:提倡素食聚餐会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①

☀素食
素食|无事
素食|过年怎么招待亲朋好友,这几道灵隐美食安排上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素食|放下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赏析|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阅读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阅读|富贵留恋人

☀故事
故事|大龟的因缘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故事|凡眼不识菩萨

☀视频
视频|初看历日新年近 喜见山林骤雪飞
视频|杭州灵隐寺天王殿弥勒菩萨像
视频|月德呈瑞 玉兔迎春
视频|生日祝福 福寿延绵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恭迎|八月廿二 燃灯佛圣诞

恭迎|八月廿二 燃灯佛圣诞

八月廿二  燃灯佛圣诞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大智度论》燃灯佛,俗称燃灯古佛。梵文音译提和竭罗,《瑞应经》译作锭光佛,《大智度论》则译作燃灯佛,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

赏析|观音经变图卷

赏析|观音经变图卷

此敦煌图卷《观音经变图卷》是横卷式的连环故事画。其故事内容是《妙法莲华经》(七卷本)中的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述观世音菩萨以神通力救济诸般苦难,游诸国土以三十三现身度化众生。此卷为伯希和当...

二十四节气|处暑——新凉直万金

二十四节气|处暑——新凉直万金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宋·苏泂《长江二首·其一》处暑,一个带着过渡意味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在北方,暑气至此告一段落浓云变淡,天高气爽凉意已被秋...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寒露时节天渐寒,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乃今有扶佛人士,其未学佛之前,或急公好义,或恤贫喜施,或扶危济困,或崇善持正,虽未能契真性之妙净,而心意不觉常不自期于净也。逮其既闻佛法之后,劣先时之善行...

禅诗欣赏——又得浮生半日闲

禅诗欣赏——又得浮生半日闲

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语,又得浮生半日闲。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体现悠闲禅趣的名诗。一位饱受尘世之苦的士人,受凡俗打扰,竟然连春来春去都无心去理会;当他得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