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霜降——一夜霜寒木叶秋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清·黄琬璚《如梦令·晓向高楼凝望》


霜雪相传是由青女吴洁(吴刚之妹)掌管

每年农历九月十四,青女下凡来到人间

站在青要山的最高峰上,手抚七弦琴

清音徐出,霜花也随琴音飘然而下

掩埋和荡涤世间的一切不洁

千百年来,人们只要目睹霜降大地

便知金秋已近尾声,凛冬将至

明日18:35,迎来秋天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



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
夏则为露,冬则为霜
温则为雨,寒则为雪
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
既然“皆由地发”,怎称为“降”呢
其实霜降之名只是用来形容这个时节
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
此时北方入冬在即,风刀霜剑严相逼
该飘零的飘零,该潜藏的潜藏
而南方大部分地区正值三秋大忙
霜降见霜,米谷满仓
霜降节气若有霜,来年定有好收成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豺狼将所猎之物先祭而后食
以兽祭天,为报本也

二候草木黄落
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
天地间种种尽皆展示着深秋萧瑟

三候蜇虫咸俯
蜇虫也开始减少日常的活动
蜷缩在洞中不动不食
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清冷是暮秋的一半,而丰盛是另一半
霜,就像自然的最后一道催化剂
成就了味觉上的甜熟与视觉上的斑斓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正值柿子成熟,皮薄肉鲜味美
嶙峋枝条上挂着的那一只只小红灯笼
远远望去,仿佛暗夜深处的明灯
为已觉寒意的人们带来“柿柿如意”的希望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景物荣枯的对比愈发明显
从金黄到枯黄,目送着一个季节的流失
心底那一抹悲情也不由自主地氤氲着


其实,四季更迭的规律便是如此
既有生意盎然,便难免萧条衰败
矢志修行者的生命好像
深秋时节删繁就简的树
舍得、放下,主动落去不必要的枝叶
清傲独立、淡然物外

漫随霜叶论浮沉,独向空林幽处寻
柏子树残亲见道,桂花香发已明心
世间名利有清浊,物外烟霞无古今
好展襟怀包万象,云高水瘦示秋深
——颛愚观衡禅师






云林节气




立春——瑞草生嘉运 林华结早春
雨水——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惊蛰——沉沉寂寂绝施为 触着无端吼似雷
春分——趁取春光 还留一半 莫负今朝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谷雨——一年弹指又春归
立夏——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小满——枇杷黄后杨梅紫 正是农家小满天
芒种——阳月渐收芒种雨 西风吹老稻花秋
夏至——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小暑——熏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大暑——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立秋——萧飒凉风与衰鬓 谁教计会一时秋
处暑——新凉直万金
白露——叶下和秋吹 惊看两鬓毛
秋分——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霜降——繁霜降兮草木零
立冬——一点禅灯半轮月 今宵寒较昨宵多
小雪——寂寥小雪闲中过 斑驳轻霜鬓上加
大雪——红炉焰上看飞雪 刹刹尘尘海岳寒
冬至——玉律声中 又报新阳
小寒——晓日初长 正锦里轻阴 小寒天气
大寒——岁暮天寒宜思归 免教客子梦魂飞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百喻经故事——月蚀打狗(84)

百喻经故事——月蚀打狗(84)

月蚀打狗——《百喻经》经文昔阿修罗王,见日月明净,以手障之。无智常人,狗无罪咎,横加于恶。释义从前,有一个阿修罗王,他看见太阳、月亮很明亮,就用手遮住它。没有智慧的普通人,看到月蚀就打狗,以为是天狗吃...

开示|印光法师:病中法语

开示|印光法师:病中法语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

百喻经故事——夫妇食饼共为要(67)

百喻经故事——夫妇食饼共为要(67)

夫妇食饼共为要——《百喻经》经文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即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言。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正观敌色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正观敌色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这里则是更加详细地阐明,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用功...

报名|云林文化走读“南山漫步” ——观湖光山色旖旎,听南屏晚钟悠扬

报名|云林文化走读“南山漫步” ——观湖光山色旖旎,听南屏晚钟悠扬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本周,浙江云林书院将组织“探寻历史文脉,走读东南佛国”2023春夏季活动“南山漫步——观湖光山色旖旎,听南屏晚钟悠扬”文化走读活动。“南山漫步”走读路线,起自西湖博物馆,穿过钱王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须达那尊者(32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须达那尊者(32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