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三字经|造诸论 施甘露





龙树菩萨离开龙宫后,随缘行化,摧伏各家外道,广弘大乘正法,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及《中论》五百偈,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令大乘佛教大行于天竺,被他感化的婆罗门外道不计其数。


龙树菩萨的著作非常丰富,如《大智度论》《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劝诫王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故有“千部论师”的美誉。这许多的论都是本着佛陀的意旨,为众生解黏去缚、却除热恼,所以称为施甘露。


龙树菩萨的学说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介绍到中国后,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他不仅是禅宗西天二十八祖中的第十四祖,其思想也是中国三论宗的义理支柱,还是天台宗的理论根源。其他各宗学说源于龙树菩萨思想者亦多,故被尊为“八宗之祖”。


释教三字经 · 前文回顾

无始终 无内外 强立名 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证者谁 释迦尊 大悲愿 示诞生

处王宫 求出离 夜逾城 人不知

入雪山 修苦行 六年来 习寂定

从定起 出山来 坐树下 心镜开

启大教 说华严 尘刹海 现宝莲

愍凡愚 不能听 隐尊特 显劣应

说阿含 第二时 四谛法 接小机

证四果 出生灭 演方等 破法执

第四时 谈般若 二乘转 教菩萨

开显圆 法华会 学无学 得授记

涅槃经 最后说 显真常 扶戒律

五时教 如是说 亦融通 亦分别

化道圆 归真际 双树间 吉祥逝

荼毗后 分舍利 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大迦叶 命阿难 结集经 石窟间

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正法隆 外道丧

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溯源流 知宗派 宗有十 分大小

成实宗 六代盛 高僧传 可为证

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此二宗 是小乘 律小大 七大乘

传心印 为禅宗 佛拈花 迦叶通

授阿难 为二祖 次第承 皆可数

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十四祖 名龙树 入龙宫 华严遇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释教三字经|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俱舍宗,即依《俱舍论》而立的小乘宗派。相对于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其学者被称为俱舍师。《俱舍论》是天亲菩萨造的。天亲菩萨印度的原名婆薮槃豆,佛灭度以后九百年左右,出生于北印度阿...

二十四节气|小雪——云物凄凉小雪初

二十四节气|小雪——云物凄凉小雪初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唐·戴叔伦《小雪》立冬后的天气,原还有些冷暖不定小雪一到,阳光便收起最后的温暖人们也裹上了厚实的冬衣此时北方多地迎来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但都...

素食|净心

素食|净心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禅宗永嘉集》本日食单凉拌菠菜山药青瓜炒木耳番茄蘑菇豆角煨面-凉拌菠菜-材 料菠菜300g、生姜、酱油、麻油、焙香的白芝麻、红辣椒适量做 法1、菠菜...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接触佛法之后,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词就是“发心”,发心即是发愿心,这个愿心简单来说就是学佛的目标与理想,是行者修行方向的引导。虽然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愿力也是有大有小,但是只要发起正愿,就能引发我们朝着目...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金刚藏尊者(369)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金刚藏尊者(36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禅诗欣赏——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禅诗欣赏——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遗偈【民国】弘一法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的这首偈诗言辞简约而意蕴丰厚。“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君子之交谊高雅纯净,看起来像水一样清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