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三字经|造诸论 施甘露





龙树菩萨离开龙宫后,随缘行化,摧伏各家外道,广弘大乘正法,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及《中论》五百偈,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令大乘佛教大行于天竺,被他感化的婆罗门外道不计其数。


龙树菩萨的著作非常丰富,如《大智度论》《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劝诫王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故有“千部论师”的美誉。这许多的论都是本着佛陀的意旨,为众生解黏去缚、却除热恼,所以称为施甘露。


龙树菩萨的学说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介绍到中国后,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他不仅是禅宗西天二十八祖中的第十四祖,其思想也是中国三论宗的义理支柱,还是天台宗的理论根源。其他各宗学说源于龙树菩萨思想者亦多,故被尊为“八宗之祖”。


释教三字经 · 前文回顾

无始终 无内外 强立名 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证者谁 释迦尊 大悲愿 示诞生

处王宫 求出离 夜逾城 人不知

入雪山 修苦行 六年来 习寂定

从定起 出山来 坐树下 心镜开

启大教 说华严 尘刹海 现宝莲

愍凡愚 不能听 隐尊特 显劣应

说阿含 第二时 四谛法 接小机

证四果 出生灭 演方等 破法执

第四时 谈般若 二乘转 教菩萨

开显圆 法华会 学无学 得授记

涅槃经 最后说 显真常 扶戒律

五时教 如是说 亦融通 亦分别

化道圆 归真际 双树间 吉祥逝

荼毗后 分舍利 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大迦叶 命阿难 结集经 石窟间

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正法隆 外道丧

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溯源流 知宗派 宗有十 分大小

成实宗 六代盛 高僧传 可为证

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此二宗 是小乘 律小大 七大乘

传心印 为禅宗 佛拈花 迦叶通

授阿难 为二祖 次第承 皆可数

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十四祖 名龙树 入龙宫 华严遇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日照明尊者(371)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日照明尊者(37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历史|清代弘扬净土的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七)

历史|清代弘扬净土的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七)

净土为清初以来佛教各宗的共同信仰。最致力弘扬者以行策、省庵、彻悟、瑞安、悟开、古昆、印光等为代表人物。行策(1628—1682)字截流,住常熟普仁院,创七日念佛法,著有《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为清...

故事|月氏国王与三智臣

故事|月氏国王与三智臣

久远以前,月氏国国王栴檀罽尼吒结交了三位智慧的贤者,第一位是马鸣菩萨,第二位是摩吒罗大臣,第三位是遮罗迦医生。国王对这三人非常礼遇,他们常随左右,时时提供智慧的建议。一天,马鸣菩萨向国王说:“如果国王...

新闻|杭州佛学院举行2022年秋季开学典礼

新闻|杭州佛学院举行2022年秋季开学典礼

9月4日上午,杭州佛学院2022年秋季开学典礼在法云校区禅堂举行。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倪卫东,浙江省民宗委宗教三处处长郭家明,杭州市民宗局二级巡视员周晓明,杭州市民宗局宗教处副处长舒修明,浙江省佛教协会...

“千江印月 宋韵重光”——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

“千江印月 宋韵重光”——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

灵隐寺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是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之一。灵隐寺虽处“仙灵所隐”之地,仍以“慈悲、包容、感恩”的精神,践行人间佛教,社会教化。浙江云林书院与杭州多个街道单位合作,致力于社会文化共建,...

禅诗欣赏——野草闲花次第生

禅诗欣赏——野草闲花次第生

烟暖土膏【宋】虚堂智愚禅师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虚堂禅师的这首诗勾画出一幅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早春耕作图,极力点染“盛世太平”的环境氛围,象征禅师清净心性的证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