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访寺院:读诵佛经的注意事项

很多人在开始学佛之后,必然要读诵佛经,研习经典。凡是佛弟子,读诵佛经,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不得污手持佛经、佛菩萨像、供养物、念珠、法器等。


二、欲读经,须先静坐少时,方合掌舒经。读经必字字分明,与心相应,不得草草涉猎。


三、读诵佛经,须着海青,或长褂,或干净衣服。


四、桌上除经与香炉、灯光外,不得放置茶水、果品、笔砚等任何杂物。


五、经上有灰尘,须用清净的纸巾或布巾拂拭,不得用口吹。




六、读经毕或休息,必将经合好,放置经柜,或以经巾覆盖。


七、如果经未一次读完,或者大部经须分几次读诵,读至何处,须用洁净的纸条或书签,夹入经内,不得屈折经角。


八、读经时,如果妄想杂念纷飞,当先合经静坐,待心静无杂念时,再继续读。


九、 若客来,应将经关合,然后言谈。有经在案,不得谈世谛语言,不得嬉笑,不得高声、喧哗、吵闹等。


十、读经时,如果咳嗽、呵欠、打喷嚏,须以手巾或袖子掩口。


十一、若读经有所领悟,待读毕后,另以纸笔记之,不得记于经文上的空白处。


十二、若书写经律,须以正楷恭敬书写,笔迹鲜洁,不得随意草书,不得前后参差不齐,脱落错误。不得以经文练字,不得随便抄经。


十三、读经时,不可仰卧倚靠,轻慢不敬,也不可案桌脏乱狼藉。不得将经书置放床头、床上、或座椅上、或地上。


十四、不可以污手、湿手持经、翻经,不可故意毁损不敬。


十五、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奉。若经籍损坏,宜速修补,令恒常如新。




十六、凡持拿经像,皆须用双手,捧之平胸,不得单手携行。自己持捧经像,不得向人作礼,并不得只手作揖及合掌,但两手捧经,齐眉一举即可。


十七、经典须放置整齐,不得狼藉散乱。


十八、经书应常检查保护,勿令老鼠蟑螂污秽作践,勿令蠹虫蛀坏朽烂。


十九、放置经书的次序,应佛经在上,其次放祖师著作。若世俗书籍则不能置放在佛经上头。


二十、到讲堂听经,应准时或提早到,端身正坐听法,目不斜视,不随便出声说话,更勿高声嬉笑,以免乱他听法。


其实,敬法,不仅只是敬经律论三藏而已,应当还包括敬衣、钵、锡杖等法器在内,而无形无相之法尤多,兹不具列。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离开一切众生,不能有菩萨,也别无佛觉可成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素食
素食|养智慧
素食|冬补抗寒
素食|不须多味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在家熬粥吃吃吧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五代壁画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阅读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故事
故事|贫妇施豆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故事|大龟的因缘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视频
视频|朔风凛凛扫寒林 叶落归根露赤心
视频|大家心心念念的“月德呈瑞”年历是怎样印出来的
视频|岂如凌霜叶 岁暮蔼颜色
视频|元正启祚 万物咸新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达摩真尊者(30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达摩真尊者(30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前文回顾:纪念|灵隐慧明照和尚行述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君的介绍,而到灵隐寺受戒了。灵隐寺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我一向是对着它很喜欢的。我出家了以后,曾到各处的大寺院看过,但是总没有象灵隐寺...

报名|2023云林文化走读春夏季活动启动

报名|2023云林文化走读春夏季活动启动

栖云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杭城春意萌动,梅花竞放,游人如织。2023年云林文化走读春夏季的首场活动“凤凰栖云”,将于2月26日与大家会面。 “凤凰栖云”为原“凤凰印象宋韵流光”走读...

禅诗欣赏——拶着通身都是眼 半窗疏影对斜阳

禅诗欣赏——拶着通身都是眼 半窗疏影对斜阳

山居诗之一【宋】雪岩祖钦禅师一杯晴雪早茶香,午睡初醒春昼长。拶着通身都是眼,半窗疏影对斜阳。“一杯晴雪早茶香”,禅僧好茶,自古如是。该诗写的是在冬去春来的时节,山中尚有积雪未融。晨光微露之际,禅师就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垢藏尊者(31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垢藏尊者(31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释教三字经|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释教三字经|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禅宗讲完了,现在讲到律宗了。律的梵语叫做优波罗叉,或者毘柰耶,翻译为调伏。或者叫毘尼,翻译为灭。还有尸罗和波罗提木叉,译为戒和别解脱。名字尽管不同,意义都可以会通。律的意义是什么呢?律是规矩,它能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