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杀生人世大恶——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


杀生人世大恶

或问:“人所造恶,何者最大?”应之者曰:“劫盗也,忤逆也,教唆也。”予曰:“是则然,更有大焉,大莫大于杀生也。”或曰:“宰杀充庖①,日用常事,何得名恶,而况最大?”噫!劫盗虽恶,意在得财,苟欢喜而与之,未必戕②人之命。而杀生则剖腹剜③心,肝脑鼎镬④矣!忤逆者,或弃不奉养,慢不恭敬,未必为阿阇⑤杨广⑥之举。况阇广所害,一世父母。而经言有生之属,或多夙世父母,杀生者自少至老,所杀无算,则害及多生父母矣!教唆者,恶积名彰,多遭察访,漏网者稀。彼杀生者,谁得而诘⑦之?则构讼⑧之害有分限,而杀生之害无终尽也。是故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间之大恶曰杀生。


注释


充庖:供作食用。


:残害、杀害。


:挖。


鼎镬:古代烹饪器。鼎,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四足的。镬,如鼎,无足。



阿阇:阇,音“蛇”。阿阇即阿阇世,为佛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子,其母名韦提希。及长,立为太子,因听信提婆达多之唆使,幽禁父王于地牢中,欲致之死,事见《观无量寿佛经》。即位后,并吞邻近诸小国,威震四方。后因害父之罪,遍体生疮,至佛陀前忏悔而平愈,遂皈依佛陀。佛陀灭度后,为佛教教团之大护法。


杨广:即隋炀帝,文帝第二子。文帝寝疾,以杨广所行无道,欲废之,广遂弑文帝,即位后沉湎酒色,奴役人民,众怨沸腾,群雄蜂起,终为宇文化及所弑。在位十二年,年号大业。


:查究、究办。


构讼:造成诉讼。



译文


有人问:“人所造的种种恶业中,哪一种罪业最大?”另一人应答道:“大概是抢劫盗窃他人财物,忤逆不孝父母,教唆他人为非作歹吧。”我说:“这些当然都是罪恶,但还有比这更大的呢,所有恶业中以杀生为最大。”有人不解地问:“宰杀动物,以充口腹,这是日用常事,怎么能算是恶?况且还是最大的恶?”咦!劫盗虽恶,目的在于得财,假使面对强盗,在无力自保的情况下,如能欢喜地将财物交出,强盗未必会杀害人的生命;而杀生则是对有情众生剖腹挖心,置肝脑于鼎镬呀!忤逆的人或者不奉养父母,对尊长怠慢不敬,未必都会像阿阇、杨广那样的举动。何况阿阇、杨广所害只是一世父母。据佛经说,凡有情众生多是夙世的父母。杀生的人自少至老一生所杀无数,这是害及多生父母啊!教唆别人为非作歹,屡次犯案,恶名昭著,多遭官府明察暗访,可以逃漏法网的极少;而杀生的人,谁去诘问他们所造的杀业呢?这样比较起来,由劫盗、忤逆、教唆构成讼案的危害有分限,而杀生的祸害却是没有穷尽啊。是故圣人曾说:天地间最大的仁德是好生。换言之,天地间最大的罪恶是杀生。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离开一切众生,不能有菩萨,也别无佛觉可成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素食
素食|养智慧
素食|冬补抗寒
素食|不须多味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在家熬粥吃吃吧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元人罗汉图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五代壁画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阅读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故事
故事|割舍情爱
故事|贫妇施豆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故事|大龟的因缘

☀视频
视频|夜夜长依慧火光
视频|朔风凛凛扫寒林 叶落归根露赤心
视频|大家心心念念的“月德呈瑞”年历是怎样印出来的
视频|岂如凌霜叶 岁暮蔼颜色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阿婆罗尊者(302)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阿婆罗尊者(30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新闻|浙江省佛教教职人员在职学历教育专科统考工作顺利完成

新闻|浙江省佛教教职人员在职学历教育专科统考工作顺利完成

2023年2月13日至14日,浙江省佛教教职人员在职学历教育专科统考工作在杭州顺利完成。▲省佛协会长光泉法师、省民宗委宗教三处三级调研员魏微、省佛协秘书长金幸祥赴现场巡考统考工作根据省民宗委《关于做好...

论坛|第十九届吴越佛教研讨会学术综述

论坛|第十九届吴越佛教研讨会学术综述

2022年11月19日—20日,第十九届吴越佛教研讨会在灵隐寺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杭州市佛教协会、杭州市宗教研究会主办,杭州灵隐寺协办,杭州佛学院、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承办。 本次会议设有杭...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念等本空②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念等本空②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念无念念,念,不是无,不是有,没有能念所念。行无行行,行菩萨道,不是无,但不许着相,也不是...

百喻经故事——踏长者口(57)

百喻经故事——踏长者口(57)

踏长者口——《百喻经》经文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于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

新闻|杭州灵隐寺壬寅兰盆胜会传供圆满

新闻|杭州灵隐寺壬寅兰盆胜会传供圆满

兰盆胜会香赞目连启教  世尊宣扬钵和罗饭利存亡  脱苦往天堂妙乐无疆  孝行永流芳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三称)南无兰盆会上佛菩萨(三称)2022年8月12日(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