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②

前文回顾: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①


悭:耽着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蓄为业。


秘是秘藏,吝是吝惜,即悭的异名。财即资其荣位等事,皆名为财。法即理教行果,皆名为法。悭吝的人,于财于法皆秘藏吝惜,不能惠施求者,所以产生鄙蓄的行业。鄙是鄙恶,蓄是蓄积,正是悭的体相。


悭是贪爱一分为体,离贪无别相用。


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矫是不实。诡诈即虚伪。矫诳的人,为了获得财利名誉,心怀异谋,没有功德,矫现有德,是诡诈现相的邪命事业。


诳以贪痴一分为体。


谄:为罔他故,矫说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


险是不实,曲是不直。谄由的人,为了贪图名利,罔冒他人,虽事不合,曲顺时宜,矫说方便,为取好他人的意思,掩藏自己的过失,而伪现特异的威仪,使师友不能认识他的本来之相,所以不堪任师友们的正教诲训。


谄是贪痴一分为体:贪名利故,谄是贪分;无智故谄,即是痴分。


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通恼为业。


由对于有情所,没有悲愍心,所以损害逼恼有情。嗔障无嗔,正障于慈;害障不害,正障于悲。嗔能断物命,害俱损他,是嗔害别相。


此亦嗔恚一分为体,离嗔无别害相用。


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骄,染依为业。


自盛事,即暂获世间荣利长寿等事,便深生染着,心恃高举,骄醉傲逸,由是生长一切杂染污法,所以说染依为业。


此亦是以贪爱一分为体,离贪无别相用。


以上十种,名为小随烦恼。


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对于自己没有自尊心,对于有漏无漏的善法没有宝贵敬重心的人,即是于自身、于善法都无顾念者,自然地就会轻视和远离有贤德的人,拒绝善法,不羞耻过恶,而生诸恶行了。


这是反惭的相用,准惭相翻应知。


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对于世间的道德、法律、兴论等,皆无顾忌的人,就会崇拜有暴恶行的人。爱重恶法,不羞耻过恶,而生起一切的恶行。


这是反愧的相用,准愧相翻应知。


无惭、无愧,是中随烦恼。轻拒贤善,崇重暴恶,是这两法的别相,不耻过恶,是两法的通称,所以这二法各有自体。不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有轻拒善及崇重恶义,故此二法,俱遍恶心。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上)

☀观照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借彼威德 生我福德——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中)

☀开示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开示|太虚大师:离开一切众生,不能有菩萨,也别无佛觉可成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①

☀素食
素食|补嘴空
素食|吃热汤
素食|养智慧
素食|冬补抗寒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南宋禅画《药山李翱问答图》欣赏
赏析|义县奉国寺壁画
赏析|北齐铜鎏金弥勒倚坐佛像
赏析|弘一法师手书《佛说阿弥陀经》

☀阅读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故事
故事|无言的感化
故事|慧眼观六道
故事|割舍情爱
故事|贫妇施豆

☀视频
视频|遥想吾师行道处 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视频|斜阳竹树影萧萧
视频|夜夜长依慧火光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开示|憨山大师:学道十要

开示|憨山大师:学道十要

学道人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第二要办一片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不被妄想攀缘以夺其志。第三要将从前夙习恶觉知见,一切洗尽,不存一毫。第四要真真放舍身命,不为死生病患恶缘所障。第五要发...

观照|钦仰礼拜供养 蠲除我慢习气——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下)

观照|钦仰礼拜供养 蠲除我慢习气——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下)

七、以净念正念,排除一切染念俗念十法界中,六凡四圣的依正二报,无量无边,其所以千差万别,皆是因为心念不同所致。在一切有情心体之中,若无念者,即不落在任何阶级,若一念起,即是生处。此中染念俗念生在世间,...

恭迎|七月廿九 地藏菩萨圣诞

恭迎|七月廿九 地藏菩萨圣诞

地藏大慈悲  誓愿永无尽期所化成佛数难思  犹秉声闻仪直待狱空生度尽  方肯示证菩提恳祈冥显施恩资  海会预莲池地藏菩萨是谁?地藏菩萨,为梵文Ksitigarb...

历史|清初曹洞宗寿昌、云门二系的传承及太平天国后江南禅宗尊宿——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五)​

历史|清初曹洞宗寿昌、云门二系的传承及太平天国后江南禅宗尊宿——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五)​

寿昌(在江西新城今黎川县)、云门(在浙江绍兴)二寺,在明末并称为曹洞中兴道场。入清以后,寿昌慧经的法嗣无异元来、永觉元贤、晦台元镜等,各振一方。元来住江西博山,其道大行。门下出宗宝道独、栖壑道丘、星朗...

禅诗欣赏——竹下真僧在定中

禅诗欣赏——竹下真僧在定中

观壁卢九想图【唐】包佶一世枯荣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夜阑鸟鹊相争处,竹下真僧在定中。无论是枯是荣,到头一死,并无区别。“世间白发最公道,贵人头上不曾饶”,从此再看种种悲哀欢乐,在时间的流逝中,谁也不...

法讯|2022年杭州灵隐寺水陆法会通启

法讯|2022年杭州灵隐寺水陆法会通启

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结合发展起来的。梁武帝由梦僧启示,后又得宝誌公劝说,因而披阅大藏,创立仪文,于天监四年(505)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