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三字经|传僧璨 为三祖 信心铭 超今古





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不详。据史料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来舒州司空山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


初祖达磨传法给二祖之后,自于少林托化西归,二祖慧可于是一边随宜传法,度化众生,一边寻求法嗣,以付祖衣。北周武毁佛期间,二祖与林法师为伴,护持经像,隐藏民间,并一度南下到舒州司空山隐居。


到天平二年(535),二祖遇见了僧璨禅师。当时僧璨禅师已经四十多岁了,并且得了很厉害的风疾。前来礼拜二祖,可能就跟他身染重病有关。病苦的折磨使他感觉到自己罪障深重,必须彻底忏悔。


禅师问二祖:“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

二祖回答道:“将罪来,与汝忏。”

禅师沉吟了很久,回答道:“觅罪不可得。”

二祖道:“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禅师又问:"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

二祖道:“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禅师听了祖师的开示,言下心意豁然,欣喜道:“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


二祖听了禅师的回答,非常器重,当即给他剃发,收为弟子,并说:“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僧璨禅师悟道当年即前往光福寺受具足戒,从此以后,他的风疾也渐渐好转,并侍奉祖师两年多的时间。


有一天,二祖告诉僧璨禅师道:“菩提达磨远自竺乾,以正法眼藏并信衣密付于吾,吾今授汝。汝当守护,无令断绝。”又为他说了一首偈颂,偈曰: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

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说完把祖衣交给了僧璨禅师,并叮嘱:“汝受吾教,宜处深山,未可行化,当有国难。”


僧璨禅师道:“师既预知,愿垂示诲。”


二祖道:“非吾知也。斯乃达磨传般若多罗悬记云‘心中虽吉外头凶’是也。吾校年代,正在于汝。汝当谛思前言,勿罹世难。然吾亦有宿累,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时传付。”


二祖付法完毕,即离开司空山,前往邺都酬债。


僧璨禅师于是谨遵师旨,没有急于出来大肆弘扬祖师禅法,而是韬光养晦,往来于司空山和皖公山之间,过着一种隐修的生活,长达十余年。


《信心铭》是三祖僧璨大师作的有关禅宗的文章。全文共五百八十四字,从“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至“言语道断,非去来今”而止。本篇思想强调远离一切对立、差别、是非得失之妄念,而住于平等自在之境地。这篇文章内容系歌颂信心不二、不二信心之境界,于禅门中,常被用来讽诵,可謂字字珠玉,超越今古。


释教三字经 · 前文回顾

无始终 无内外 强立名 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证者谁 释迦尊 大悲愿 示诞生

处王宫 求出离 夜逾城 人不知

入雪山 修苦行 六年来 习寂定

从定起 出山来 坐树下 心镜开

启大教 说华严 尘刹海 现宝莲

愍凡愚 不能听 隐尊特 显劣应

说阿含 第二时 四谛法 接小机

证四果 出生灭 演方等 破法执

第四时 谈般若 二乘转 教菩萨

开显圆 法华会 学无学 得授记

涅槃经 最后说 显真常 扶戒律

五时教 如是说 亦融通 亦分别

化道圆 归真际 双树间 吉祥逝

荼毗后 分舍利 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大迦叶 命阿难 结集经 石窟间

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正法隆 外道丧

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溯源流 知宗派 宗有十 分大小

成实宗 六代盛 高僧传 可为证

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此二宗 是小乘 律小大 七大乘

传心印 为禅宗 佛拈花 迦叶通

授阿难 为二祖 次第承 皆可数

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十四祖 名龙树 入龙宫 华严遇 

传世间 法雨澍 造诸论 施甘露

廿八祖 达摩尊 来东土 示性真

离文字 要亲证 有慧可 得心印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一笑还从掌握来

禅诗欣赏——一笑还从掌握来

手影戏【宋】惠明法师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诗的首两句直接描写手影戏的表演,“三尺生绡”言“戏台”之小,“全凭十指逞诙谐”,揭示手影戏的种种风趣表演都只是表演者...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传入中国经历了一段波折。唐初武德年间,中天竺瞿多提婆携带细毡上画象、结坛手印经本进献高祖,但“太武见而不珍”,结果其僧抑悒而归。贞观年中又有北天竺婆罗门僧持梵本奉进,唐太宗即敕令智通共梵僧翻译...

2022灵隐回眸⑥——以文化润教为载体 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2灵隐回眸⑥——以文化润教为载体 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③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④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强化数字赋能激发活力⑤以弘法利生为家务...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日本大德寺、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分别藏有周季常、林庭的《五百罗汉图》,此图原有百幅,六幅早佚。辗转流传,已近800余年,成为我们研究南宋道释人物画的第一手资料。周季常、林庭珪本为宁波地区的民...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威仪多尊者(313)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威仪多尊者(31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历史|元代僧人著作——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十一)

历史|元代僧人著作——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十一)

元代僧徒的著述,虽不及唐宋之盛,但如禅宗僧徒行秀的《从容录》、明本的《中峰广录》、普度的《莲宗宝鉴》、德辉的《敕修百丈清规》、庆吉祥的《至元法宝勘同录》、念常的《佛祖历代通载》、觉岸的《释氏稽古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