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踪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编者按


本公众号为增强与广大善信、游客互动,特开“隐踪巡觅”栏目,主要内容为信众、游客参访灵隐寺的游记(图文、视频等均可)或其他与灵隐寺、佛教等相关内容。今日刊发陈耿的投稿《学习佛法二、三事》,愿大家福慧双增、万事吉祥!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学佛的经历与体会。


来稿者请备注姓名、手机号码、邮寄地址等信息,若为公众号选用刊发,灵隐寺将于年底寄送贺年年历。


投稿邮箱:huijue2021@163.com


说起接触佛法,可能要追溯到2010年,那时候,主要是通过综合类网站的佛教文化专栏,零星地浏览佛学文章。


2014年前后,由于工作上的不顺利,经常到寺庙走走,起初全当散心。一天,一幅用毛笔书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挂幅吸引了我的注意。楷体书写的繁体汉字,对于使用惯简体汉字的我确实有难度,只能逐字辨识,犹如拉锯般的轻声朗读。这一幅《心经》仿佛有二千多字,读完它只觉得口干舌燥,额头冒汗。


第一次读《心经》,读完了却不明白其中意思,就如同“二十六个字母都认识,拼起来就不明白”。后来,抄写、诵读的次数多了,繁体汉字没了障碍,诵读也变得流畅起来。期间,还翻阅了一些讲解《心经》的书籍,慢慢地建立起了我对《心经》中般若波罗蜜多智慧的认识。


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经历,给了我更多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的机会。之后我开始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次,我从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入手,先了解《金刚经》的大概意思,有了框架认识之后,再诵读经文原文。跟很多人一样,初读《金刚经》都会被其中“A即非A,是名A”的逻辑搞蒙,不过细想又会察觉到其中的一点滋味,这也是很多人愿意深入研究的理由吧。



2015年之后,我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减少安全事故和防止人员伤害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上。业内人士常把这样的工作比喻成吃斋念佛、信善积德,自己也从中寻找到工作的意义。


当我因工作取得进步而喜悦时,一件件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又硬生生地把我拉回到痛苦的现实中,感觉到在灾害、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而且也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多少显得徒劳。


在消沉的日子里,佛法给了我答案,我用“悲智愿行”鞭策和激励自己,并把它融合到安全员的培训内容中,分享给更多人。现在,我更喜欢把宣讲安全知识比喻成“播撒安全种子”、“开启窗户,让安全照亮工作与生活”。


佛法存在于生活、工作中,愿大家信受奉行。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观照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佛是崇拜偶像吗——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上)

☀开示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素食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素食|吃热汤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南宋禅画《药山李翱问答图》欣赏

☀阅读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故事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故事|无言的感化

☀视频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视频|雨歇千峰翠 烟飞万木稀
视频|秋夜步月
视频|遥想吾师行道处 天香桂子落纷纷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山水空流山自闲

禅诗欣赏——山水空流山自闲

游钟山【宋】王安石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诗读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诗从游山入手,看山而“不厌山”,以至将山买下,在山终老此生。在漫长的终老过程中,只见山花开山...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今天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这是一个为了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平等和对妇女权利的保护也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道风永存 慧灯无尽——悼念印旭法师

道风永存 慧灯无尽——悼念印旭法师

3月27日上午,我正在丽水松阳参加活动,突闻印旭法师圆寂的噩耗,内心感到非常震惊和哀恸。我与他相识二十多年,今以此文以示哀悼。印旭法师,俗姓丛,名中馗。1974年出生,1990年剃度出家,1992年受...

故事|路要自己走

故事|路要自己走

佛陀在印度北方一个叫舍卫城时,有位年轻人每天晚上都会来听佛陀说法,可是好多年过去了,他的修行还是没有很明显的进步。一天晚上,年轻人早早就来到了佛所,发现只有佛陀一个人,便走向佛陀说:“佛陀,我心中常常...

禅诗欣赏——何处江村人夜归

禅诗欣赏——何处江村人夜归

秋江【宋】寂寥道潜禅师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这首《秋江》将秋江由黄昏至初夜时的氛围凝练为宁静与寥廓,表现了一位心境空幽清澄的禅者对大自然诗意的独特把捉。夕阳正...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在佛教义理之中有着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如佛教的“放生”思想就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体现着佛教的“慈悲”精神,保护一切有情,以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从历史的发展背景来看,放生既有源于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