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威仪多尊者(31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三百一十三尊至第三百二十八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壹拾叁尊

威仪多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威仪多尊者铜像

诗 偈



千江万河向东流,天涯游子尽望乡。

不是故园休停歇,殷勤孝奉双高堂。


偈解


千江万河都向东流入大海,各地游子都心系故乡。不是家乡不要停留,应当早日回到故土,殷勤尽孝,奉养高堂。


此偈教导我们,修行应当练习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而不是无止境地向外寻求,攀援外境。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面露威严,浓须卷发,左手高举法器。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壹拾叁尊威仪多尊者,威仪,指威严之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




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为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之仪则,亦即日常之起居动作须谨慎,禁放逸与懈怠,以保持严肃与庄重。佛教中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皆不出行、住、坐、卧四者,一般以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之四威仪,最为重要。


尊者规度具足,慎行无误。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能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无论是坐于床、地或者坐卧于枯草干叶之上,心中常念供养佛法僧宝,调协心思,排除世俗恶业的干扰。


尊者举手投足,无不循规合度,慎行无误,终于证得果位。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受胜果尊者(309)

心胜修尊者(310)

会法藏尊者(311)

常欢喜尊者(312)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处处逢头路 头头是故乡

禅诗欣赏——处处逢头路 头头是故乡

定风波【宋】神照本如法师处处逢头路,头头是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更思量。这是神照和尚豁尔开悟时所作的偈颂。诗中的故乡是指禅者所悟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众生本具之佛性。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引导众生回归自...

历史|清代的刻经事业——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三)

历史|清代的刻经事业——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三)

清代的刻经事业,在顺治、康熙(1644—1722)年间,民间各地所刻的僧传、语录等都集中于嘉兴楞严寺,当时发行的有《续藏经》九十函,二百三十七部,《又续藏经》四十三函,一百八十九部(见1920年北京刻...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心无轻疏世间高龄皆父母年老不孤天下晚辈尽儿孙中国历来重视敬老孝亲,“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敬老孝亲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作为佛弟子,不仅要孝养亲生的父母,而且视一切众生曾为过去父母,将...

释教三字经|南岳下 一马驹 踏杀人 遍寰区

释教三字经|南岳下 一马驹 踏杀人 遍寰区

据《六祖坛经》记载,六祖大师与怀让禅师的对话中,曾预言:“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这预言中马驹就是马祖道一禅师。马祖道一(709—788),唐代禅僧,南岳怀让法嗣,六祖下第二世。俗...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欲、胜解、念、定、慧五个心所,缘各别的境相而得生起,故名别境。这五个心所,不像遍行五法周遍行于一切境起,只能对于各别的所乐(欲),决定(胜...

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磨大石——《百喻经》经文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释义有一个人,每天很勤劳地磨一块大石头,经过几年的功夫,把它磨成一个小戏牛,结果只能当玩具,没别的用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