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财宝。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声名。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前一章说明追求五欲当中的“名”,是有损无益的。本章说明财与色,对我们的法身慧命伤害更大。虽然此处只列举了三种,没有谈到五欲中的食与睡,其实已经包括在里面了。


钱财和色欲,众生都是恋恋不舍,念念不忘,舍不得放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生一切所需要的,都缺少不了金钱;而色欲则能顺应我们的情意,因此人们才会贪恋不舍。但是,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轮回生死不能出离,也是因为对于五欲的贪着。


对于贪着五欲,有害无利的道理,佛陀以比喻来加以说明。五欲好比是刀刃上的一点点蜜,众生只感觉到它非常好,却不知道它的危险性。这蜂蜜只有一点点,还抵不上一顿饭能够让我们吃饱,无知的小孩子不知道刀刃危险,看见刀刃有蜜,就用舌头舔,把舌头割破了。


同样的道理,财和色对我们众生而言,也有这样的危险性,我们追求财色,得到之后其实只能获得一点点暂时的满足,因此而希望求得更多,总是没有止境地追逐,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不断地造业受报,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息,没有办法解脱。


对于五欲应当要看淡,要能够放下,否则的话,等于是舔刀口的蜂蜜一样,或有小甜,更有大患。佛陀如此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我们要用心学习,才能有所受用。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唐神龙元年(705)石灰岩 通高82.3公分芝加哥艺术研究所藏佛倚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脚分踏于升起二莲花上。高肉髻,髪作漩涡纹,脸形方圆,眉眼细长,颈刻三道纹,体型壮硕。外披...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今天是农历腊月廿三,为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小年”,也是佛教监斋菩萨——大圣紧那罗王菩萨的圣诞。按照我们平常的理解,厨房不过是后勤保障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不可或缺,却也并不起眼,为何还会有专门的“监斋菩萨”...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净悟尊者(316)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净悟尊者(31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新闻|暑热炎炎,关爱老人——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送清凉

新闻|暑热炎炎,关爱老人——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送清凉

2022年8月9日上午,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的爱心志愿者们带着一份份防暑降温的清凉大礼包,来到杭州市拱墅区十五家园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敲开独居、孤寡老人的家门,把清凉送到老人手中,将关爱送到老人...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前文回顾:在古今的圣贤豪杰,他们对于人生都抱有一种改良的目标,努力进行于改善。至于改善的阶段,约可分为下列五种:1生活之改善人在世界上,脱不了经济与政治:人群的社会生活,非经济不为功;至于政治,它能调...

禅诗欣赏——去住本寻常 春风扫残雪

禅诗欣赏——去住本寻常 春风扫残雪

临终偈【宋】王随画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这是北宋时宰相王随的临终偈语,他谒首山省念禅师而开悟,这首偈语则表达了他对死亡的超脱。对世人来说,生死无疑是件大事。可是“无常迅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