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财宝。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声名。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前一章说明追求五欲当中的“名”,是有损无益的。本章说明财与色,对我们的法身慧命伤害更大。虽然此处只列举了三种,没有谈到五欲中的食与睡,其实已经包括在里面了。


钱财和色欲,众生都是恋恋不舍,念念不忘,舍不得放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生一切所需要的,都缺少不了金钱;而色欲则能顺应我们的情意,因此人们才会贪恋不舍。但是,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轮回生死不能出离,也是因为对于五欲的贪着。


对于贪着五欲,有害无利的道理,佛陀以比喻来加以说明。五欲好比是刀刃上的一点点蜜,众生只感觉到它非常好,却不知道它的危险性。这蜂蜜只有一点点,还抵不上一顿饭能够让我们吃饱,无知的小孩子不知道刀刃危险,看见刀刃有蜜,就用舌头舔,把舌头割破了。


同样的道理,财和色对我们众生而言,也有这样的危险性,我们追求财色,得到之后其实只能获得一点点暂时的满足,因此而希望求得更多,总是没有止境地追逐,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不断地造业受报,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息,没有办法解脱。


对于五欲应当要看淡,要能够放下,否则的话,等于是舔刀口的蜂蜜一样,或有小甜,更有大患。佛陀如此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我们要用心学习,才能有所受用。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七月十九 莲宗三祖般舟承远大师往生日——国土空旷 各宜勉力

纪念|七月十九 莲宗三祖般舟承远大师往生日——国土空旷 各宜勉力

七月十九  净土三祖承远大师往生纪念日羸形垢面,侍弥陀傍。法照神游得观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门墙,心法永传扬。01祖籍绵竹 学道成都承远大师(712—802),四川绵竹县人。起初学道...

法讯|癸卯年杭州灵隐寺传授五戒通启

法讯|癸卯年杭州灵隐寺传授五戒通启

佛陀一代言教是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纲纪,三学之中以戒学为基础,持戒修定,依定发慧,可知戒律在整个佛教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佛教的戒律体系一直发挥着维系佛教千年传承的历史使命。应广大信众挚诚祈请,杭州...

纪念|正月廿二 见月律师圆寂日——道继南山知有在 千华台上再来人

纪念|正月廿二 见月律师圆寂日——道继南山知有在 千华台上再来人

2023年2月12日  正月廿二见月读体律师圆寂纪念日绛衣斜搭半横身,高竖光幢启后尘。道继南山知有在,千华台上再来人。读体律师,号见月,是明末清初重兴律宗的巨匠,世称见月律师。俗姓许,明万历...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今年是云林志工团古筝组成立的第二年,回顾两年来的学筝学佛之路,感恩之情满溢。因为与佛有缘,让我能够在灵隐寺成为一名志工;也因为与筝有缘,让我从一位古筝小白,在学习与历练中能够成长,有机会上台演奏供养三...

开示|憨山大师:学道十要

开示|憨山大师:学道十要

学道人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第二要办一片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不被妄想攀缘以夺其志。第三要将从前夙习恶觉知见,一切洗尽,不存一毫。第四要真真放舍身命,不为死生病患恶缘所障。第五要发...

百喻经故事——与儿期早行(78)

百喻经故事——与儿期早行(78)

与儿期早行——《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夜语儿言:“明当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儿闻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既至彼已,身体疲极,空无所获,又不得食,饥渴欲死。寻复回还,来见其父。父见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