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财宝。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声名。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前一章说明追求五欲当中的“名”,是有损无益的。本章说明财与色,对我们的法身慧命伤害更大。虽然此处只列举了三种,没有谈到五欲中的食与睡,其实已经包括在里面了。


钱财和色欲,众生都是恋恋不舍,念念不忘,舍不得放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生一切所需要的,都缺少不了金钱;而色欲则能顺应我们的情意,因此人们才会贪恋不舍。但是,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轮回生死不能出离,也是因为对于五欲的贪着。

对于贪着五欲,有害无利的道理,佛陀以比喻来加以说明。五欲好比是刀刃上的一点点蜜,众生只感觉到它非常好,却不知道它的危险性。这蜂蜜只有一点点,还抵不上一顿饭能够让我们吃饱,无知的小孩子不知道刀刃危险,看见刀刃有蜜,就用舌头舔,把舌头割破了。

同样的道理,财和色对我们众生而言,也有这样的危险性,我们追求财色,得到之后其实只能获得一点点暂时的满足,因此而希望求得更多,总是没有止境地追逐,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不断地造业受报,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息,没有办法解脱。

对于五欲应当要看淡,要能够放下,否则的话,等于是舔刀口的蜂蜜一样,或有小甜,更有大患。佛陀如此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我们要用心学习,才能有所受用。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标签: 灵隐寺
阅读剩余的69%

相关文章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传入中国经历了一段波折。唐初武德年间,中天竺瞿多提婆携带细毡上画象、结坛手印经本进献高祖,但“太武见而不珍”,结果其僧抑悒而归。贞观年中又有北天竺婆罗门僧持梵本奉进,唐太宗即敕令智通共梵僧翻译...

释教三字经|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释教三字经|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东汉孝明帝永平三年,孝明帝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看到皇宫的宫殿上面,有一个金人,颈项有一圈圆光,而且浑身都是金光灿灿的,很自在地飞来飞去。第二天早上,孝明帝就召集文武百官询问此梦。当时朝廷...

二十四节气|惊蛰——阳气初惊蛰 韶光大地周

二十四节气|惊蛰——阳气初惊蛰 韶光大地周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当春天的第一声雷惊醒冬眠的动物古人便把这天叫做惊蛰而被惊醒的却不止是蛰伏土中的小生灵还有昏昏欲睡的人们和漫山遍野如霞似锦的花樱花粉、李花白、菜花黄在这万物喧闹斗艳的惊蛰春...

新闻|“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在杭州灵隐寺开幕

新闻|“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在杭州灵隐寺开幕

3月1日上午,“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在杭州灵隐寺开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袁荣祥,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鲍秀英,浙江省台办主任庄跃成,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参访寺院:为佛弟子须敬经像

参访寺院:为佛弟子须敬经像

很多佛弟子刚开始学佛时,虽然有猛利的发心,但是于日常的行仪则少有注意。学佛,原本是超凡入圣的事业,有一分恭敬,即有一分道德,想要自修有得、深入佛道,则必须要行仪审慎。凡是佛弟子,见佛像时,无论塑像画像...

百喻经故事——出家凡夫贪利养(74)

百喻经故事——出家凡夫贪利养(74)

出家凡夫贪利养——《百喻经》经文昔有国王,设于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洗净。不洗净者,驱令策使种种苦役。”有婆罗门,空提澡罐,诈言洗净。人为着水,即便泻弃。便作是言:“我不洗净,王自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