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财宝。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声名。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前一章说明追求五欲当中的“名”,是有损无益的。本章说明财与色,对我们的法身慧命伤害更大。虽然此处只列举了三种,没有谈到五欲中的食与睡,其实已经包括在里面了。


钱财和色欲,众生都是恋恋不舍,念念不忘,舍不得放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生一切所需要的,都缺少不了金钱;而色欲则能顺应我们的情意,因此人们才会贪恋不舍。但是,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轮回生死不能出离,也是因为对于五欲的贪着。


对于贪着五欲,有害无利的道理,佛陀以比喻来加以说明。五欲好比是刀刃上的一点点蜜,众生只感觉到它非常好,却不知道它的危险性。这蜂蜜只有一点点,还抵不上一顿饭能够让我们吃饱,无知的小孩子不知道刀刃危险,看见刀刃有蜜,就用舌头舔,把舌头割破了。


同样的道理,财和色对我们众生而言,也有这样的危险性,我们追求财色,得到之后其实只能获得一点点暂时的满足,因此而希望求得更多,总是没有止境地追逐,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不断地造业受报,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息,没有办法解脱。


对于五欲应当要看淡,要能够放下,否则的话,等于是舔刀口的蜂蜜一样,或有小甜,更有大患。佛陀如此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我们要用心学习,才能有所受用。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持善法尊者(308)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持善法尊者(308)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此八苦,前七苦有过去者,有未来者,有现临其境者;至第八五阴...

2023年杭州寺院年票办理指南

2023年杭州寺院年票办理指南

2023年寺院年票办理指南寺院年票  发售时间  2022年11月15日—2023年10月31日,上午8:30~下午16:30,除春节假期外其它节假日照常办理。2022年...

“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拟入选作品公示

“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拟入选作品公示

大愿晨曦 储成胜 摄影由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浙江省佛教协会、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办,杭州市佛教协会、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协办,杭州灵隐寺、浙江省文联传媒中心承办的“祝福亚运...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不定心所有四个,即悔、眠、寻、伺这四个心所,于识、界、性等皆不定故,所以得名不定。不像遍行的触等定遍诸识,以悔等四法,唯第六识中有,余识皆无;亦不如别境的欲等定遍诸地,以悔眠唯在欲界,寻伺二禅以上即无...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冬月初四 印光大师往生纪念日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冬月初四 印光大师往生纪念日

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