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 十月初七 善无畏大师圆寂日

2022年10月31日  农历十月初七

善无畏大师圆寂纪念日

唐玄宗开元年间三位印度僧人善无畏、不空和金刚智来到中国传教,并创立中国佛教密宗,经发展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佛教史上称这三位僧人为“开元三大士”,而善无畏便位居“开元三大士”之首。


舍弃王位 出家求道


善无畏,梵名戍婆揭罗僧诃,意为净狮子。他出生在中印度,其父是乌茶国国王,从家族史来说属于释迦牟尼季父甘露饭王的后裔。


因善无畏自幼神姿异常,国王对他特别宠爱,十岁让他统帅军队,十三岁就继承了王位。兄弟不服,起兵作乱,善无畏平定了兵乱,不仅不惩治兄弟,反而将王位让给兄长,自己出家修道去了。母亲虽不赞成,也拗不过他,悄悄把传国的宝珠给了他。


到了南海滨,善无畏遇高僧殊胜招提,得其传授了法华三昧。


那兰陀寺


那兰陀寺 投师鞠多


来到那烂陀寺,善无畏将母亲给他的传国宝珠献出,缀于寺院大佛像的额上,顿时晶光四射,灿若日星。那烂陀寺乃印度最著名的寺院,寺主达摩掬多是龙树菩萨的弟子,看上去四十多岁,实际上年已八百,玄奘大师(602-664)四五十年前来这儿取经时拜见过他,那时他就是这个样子。


善无畏对达摩掬多极为恭敬,匍伏于地,投身接足,奉为根本上师。有一日,到了吃饭的时候,达摩掬多身旁立一中国装束的僧人,该僧钵中的油饵、粟饭等中国饭食尚是温热的,达摩掬多的不少弟子都啧啧惊叹:  “真是神僧,东国离我们这儿有十万里,他居然能朝夕而返?”只有善无畏看在眼里,默不作声。达摩掬多遂对善无畏说:  “你能不说,这才象个真学子的样子。”于是将《总持瑜伽三密教》传授给了他。


遵照达摩掬多的教诲,善无畏又去印度各处礼拜圣迹、广参高僧,且对种种旁门外道破滞析疑、以念制狂。等他游历数载重返那烂陀寺,达摩掬多对他说:“你跟中国有缘,现在是你去中国的时候了。”


善无畏三藏像


不畏艰险 坚持东渡


一路东行,风餐露宿,过迦湿弥罗国、乌苌国、吐蕃国,历种种险境,曾遭强盗抢劫,盗寇以刀剑斫他,肢体毫无损伤,挥剑者只闻铜声而已!


唐开元初年(713),玄宗李隆基梦中见一得道高僧来访,气宇轩昂,姿状非常。等善无畏到了长安,皇帝见到他,跟自己所梦完全相符,欣喜异常,深幸有缘,待以国师之礼,降旨宁王、薛王以下诸臣跪席迎候。


有些能调遣鬼神的方术之士,见皇帝宠信新来的西域僧人,很不服气,当着皇上的面跟他比试神通,善无畏恬然不动,而那些方术之士使尽力气,也施展不出任何功夫,不得不甘拜下风。


《大日经疏》


弘传密教 受命译经


善无畏到长安后,唐玄宗让他住在兴福寺,不久,又迁入西明寺,三番两次慰劳问候,并赐予物品,异常丰厚。


开元五年(717),玄宗诏善无畏于西明寺菩提院译经,善无畏奏请让名僧参与翻译。朝廷批准后,他先译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沙门悉达译语,无著笔受缀文),呈上玄宗。玄宗深加赏叹,又下诏将善无畏所带梵文经卷全部送到内府保存。这《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就是从《金刚顶经》梵本中摘取出来的。


早在善无畏来大唐以前,有僧人无行西游天竺,求得很多梵文经典,归国时,刚到北印度,就不幸去世了。所有经卷,由同行者带回长安,存放在华严寺中。善无畏偕同一行禅师,到华严寺检阅这些经卷,挑选了数本,尤其检到《总持妙门》一典,是过去没有翻译的。


善无畏三藏像

开元十二年,善无畏随驾入东京洛阳,奉诏于福先寺译《大日经》。此经梵本有十万颂,善无畏撮摘其要,译出《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沙门宝月译语,一行笔受缀文),译得上符佛意,下契根缘,此即唐密根本经典。又译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三卷等,并作《大日经》诸咒梵汉对译,悉昙之学由此而兴。

开元七年,另两位大名鼎鼎的密教祖师——金刚智三藏与不空三藏,亦来到大唐。因这三人同开大唐密教,又同在玄宗开元年间,故史称“开元三大士”。善无畏和一行所传为胎藏界密法,金刚智和不空所传为金刚界密法。善无畏与金刚智相遇后,二人互为阿阇黎,互相灌顶传法,于是二人皆得金胎两部大瑜伽教。金胎不二、金胎合一,即无上密教之最高奥义也。

善无畏三藏,系中国首位系统翻译密教经典者,共翻译二十八部,五十三卷。为弘扬密教,阐释教理,传授仪轨,他在东、西二京设置道场、开坛授法。其传承者有大兴善寺沙门一行,入室弟子有宝畏、明畏,俗弟子有著名文学家李华,还有从学者宝思、智严、温古、义林、喜无畏,以及新罗(今朝鲜)僧人玄超、不可思议,日本僧人道慈等。一行整理善无畏的讲授口诀成《大日经疏》二十卷,为解释《大日经》之根本论典。

开元三大士(左起依次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


神通度众 士庶倾心


善无畏曾请人在寺院里建了一座冶炉,译经之余,他亲手雕制模具,要浇铸一尊西域铜塔。有人劝他说:“庭院深隘,万一铜汁大火把寺院的房舍给烧着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他笑着说:“没问题,我知道。”到了鼓铸这一天,原先晴空忽降大雪,铜汁进红,雪花飘白,众人无不称叹。


有一年大旱,唐玄宗派遣朝廷重臣高力士召请善无畏祈雨。菩无畏对皇帝说:“今年的旱情,乃天之定数,不可强召致雨,否则必会暴雨成灾,损失更大。”玄宗说:“天旱酷暑,人畜都受不了啦,只要能下雨,总比干旱强呀。”善无畏推辞不掉,只好答应试试。


高力士受皇帝之托跟善无畏一起去圣善寺,并督促内府官员将早巳备好的幡幢螺钹等祈雨用具速速送去。善无畏见内府送来的用具,不禁笑道:“靠这就能致雨啦?”摆摆手,叫人拿走。他以自己常用的一个盂钵盛满清水,拿一柄小刀,插入水中搅动,边搅边念咒,须臾,水中出现一物,似龙,赤色,大如拇指,一会儿游到水面,一会儿潜入水底。善无畏继续搅动,继续念咒。俄顷,有白气自钵中升起,迳上数尺,稍稍引去。善无畏对高力士说:“你快回宫吧,马上要下大雨了。”高力士骑上快马,疾驰而去,回头看,只见白气升腾疾转,自讲堂而西,像一匹素练翻空而上,既而天昏地暗,电闪雷鸣。高力士跑到天津桥时,瓢泼大雨已随马而至,阵阵狂风,将街上不少大树也连根摧倒!当他奔进皇宫时,衣服早已淋得湿透。


善无畏的神功令唐玄宗深为震撼。雷雨过后,玄宗不顾帝王之尊,跪在善无畏面前,叩了三个头表示敬畏之意。


洛阳广化寺


示灭非灭 密惠众生


开元二十年(732),善无畏上奏玄宗,请求回国,玄宗优诏不许。开元二十三年(735)十月七日,祖师右胁累足而卧,示寂于洛阳大圣善寺禅室,时龄九十九岁,僧腊八十。玄宗亲自参加追悼大会,追封其为鸿胪卿,派鸿胪丞李岘、威仪僧定宾律师作监护,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十月三日,将其葬于洛阳龙门西山广化寺内庭。出殡之时,悲泣倾城,山河变色,法界凄凉。弟子李华为其刻碑立于寺内,二弟子宝畏、明畏为其撰刻偈颂,亦树于院内。


善无畏三藏早已得金刚之身,故其示寂后,全身不坏。之后历朝历代,凡遇旱涝灾害,人们向他祈请,都十分灵验。洛阳信士,常将其法体请出龛室,香汤沐浴,作为供养;洛阳城的富豪,也争相布施,赞助浴事。皇室做禳灾、祈祷时,也会派许多使臣,去作供养、布施,那些人的求愿也会得到满足。


善无畏祖师示寂之前,已是出没无常、人所难测;此番示寂,乃入于法界,生死一如,是灭非灭,故有种种征验,灵感非常,不可思议也。赞曰:

释宫尊种,龙扶出池。

舍位成道,为人天师。

度微尘众,行甘露慈。

风清热恼,月破昏疑。

法本不生,我今无得。

随方演教,聿来中国。

帝后承迎,天花满裓。

欢喜园中,唯闻瞻卜。

百千万亿,调伏其心。

灌顶自昔,声闻现今。

山王高妙,海月圆深,

示灭非灭,空悲鹤林。

伊水西山,冥冥石室,

金棺已闭,式瞻元日。

双宝绍明,教尊言密。

归我法者,因权悟实。

洛阳广化寺善无畏三藏舍利塔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学处
学处|什么是菩萨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观照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素食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分享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赏析
赏析|清早期绢地全堂佛会图
赏析|唐代线刻石雕:药师琉璃光佛坐像
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阅读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故事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视频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恭迎|二月廿一 普贤菩萨圣诞

恭迎|二月廿一 普贤菩萨圣诞

大行菩萨称普贤 重重愿海浩无边端坐示座六牙象 智慧化生七宝莲一切三昧皆自在 本来妙德尽周圆宝威来赞娑婆化 灵感神通震大千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行弥法界 位临极圣梵语为三曼多跋陀罗,翻译成中文便是“普贤...

禅诗欣赏——机关用尽不如君

禅诗欣赏——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垄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相传这是一代名诗人黄庭坚七岁时所作,表现了诗人早慧的诗才与颖悟的能力,用语浅白,却寓意不凡。夕阳西下时分,牧童吹着短笛,...

二十四节气|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二十四节气|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今日15点22分,迎来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露水更多,昼夜皆带寒意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北方的枫叶渐渐由绿变红寒...

释教三字经|沩仰宗 示圆相 暗机投 义海畅

释教三字经|沩仰宗 示圆相 暗机投 义海畅

沩仰宗以沩山灵祐(771~853)与仰山慧寂(803~887)二师为宗祖,取沩、仰二字而为宗名。灵祐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年十五即辞亲,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

禅诗欣赏——思归何必深

禅诗欣赏——思归何必深

饭覆釜山僧【唐】王维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诗的前六句写...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佛陀的两大弟子,舍利弗尊者人称智慧第一,目犍连尊者则是神通第一,两人的感情很好,他们也都出家没多久便证得阿罗汉。有一天,舍利弗与目犍连两人相邀暂时离开僧团,独自去山里修禅定,两人都进入甚深的禅定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