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玉琳通琇禅师题《药师日课》语

予辞恩绝尘,不暇披览。偶入藏,阅《药师如来本愿功德》,不觉手额失声,愿人人入如来愿海也。或问:何于此经惊叹如是?告之曰:予见世人,顺境沦溺者不一,富贵可畏,甚于贫贱。今此如来,使人所求如愿,遂从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则欲于王臣长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摄。不乘如来愿航,何从济乎!


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谓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


癸巳之夏,山居不宁,偶奉亲归养江上。晏如程君以刻成《药师日课》见示,此出人意表。是经流传已久,编成日课,未之闻也。乃得之吾江之善士,为之助喜。信能修持,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学处
学处|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
学处|什么是菩萨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观照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开示
开示|弘一法师: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素食
素食|秋三月 静心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分享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赏析
赏析|观音经变图卷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赏析|清早期绢地全堂佛会图
赏析|唐代线刻石雕:药师琉璃光佛坐像

☀阅读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故事
故事|戒贪得自在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视频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历史|清代的刻经事业——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三)

历史|清代的刻经事业——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三)

清代的刻经事业,在顺治、康熙(1644—1722)年间,民间各地所刻的僧传、语录等都集中于嘉兴楞严寺,当时发行的有《续藏经》九十函,二百三十七部,《又续藏经》四十三函,一百八十九部(见1920年北京刻...

百喻经故事——偷犛牛(46)

百喻经故事——偷犛牛(46)

偷犛牛——《百喻经》经文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踪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在尔此村不?”偷者对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答言:“无池。”又...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下)

前文回顾: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上)面对婆罗门的质疑,佛陀并未急于解释,而是伸出宽大又很长的舌头,覆盖在脸上,让它停在发际间。接着,佛向婆罗门说:“如果你看过经书的话,谁若有这样的舌头,你想他会不会撒...

素食|补嘴空

素食|补嘴空

立冬的大地,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在寒冷的天气里,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运动方面,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可以在向阳的地方,在晨光下锻炼,以感到舒适愉悦为好。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生冷,...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世人最慈悲的...

百喻经故事——摩尼水窦(94)

百喻经故事——摩尼水窦(94)

摩尼水窦——《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竟,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欲令其人从水窦出,其人错解,谓“摩尼珠”,...